第311章 无忧药房15

江墨舟走后,宋秋暖偶尔会坐在他那个座位,望着他出神的方向看,想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只能看到街尽头的十字路口车来车往,以及路口两座高楼大厦。

一座是华耀酒店大楼,一座是和邦金融大厦。

看到酒店大楼,就想到了赵舒雅母子,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了,一个月没来买药,应当是好消息吧。

第一个编织的小老虎有点丑,积攒经验,宋秋暖重新织了一个更好的,连带着给嫂子的保胎药一起寄了出去,回来便看到一个孕妇徘徊在店门口。

她进门不久,药房开门,这个孕妇就进来了。

“我知道这个药店不一般。”孕妇进来便说,语气神秘却又自信。

宋秋暖点头,不置可否。

这个孕妇她眼熟,来去好几次了,头一回要买叶酸,宋秋暖这边没有,推荐了其他的药,但被嫌弃价格昂贵就走了。后来可能和其他客人一样,慢慢回过味发现这个店不寻常,于是又来了。

但她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几次都只是进来看看,并没有开口买药。

宋秋暖并不在意她的“参观”,经常是坐在那自做自的事,不理会。

这次,这位孕妇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宋秋暖客气微笑:“您想买什么药?”

“生子药!有吗?”

宋秋暖视线往下落,落到了她大大的圆肚子上:“你不是已经怀孕了?”怀不上的要生子药可以理解,都有孕了,买生子药干什么?

女人连忙解释:“不是生孩子的药,是生儿子的药。”

宋秋暖表情有些维持不住:“生儿子的药?”

孕妇用力点头,声音放得极低:“我第三胎了,前面两个女儿,我们全家就想要个儿子儿女双全,但是我这一胎肚子圆圆的,反应也和前两次一样,估计还是个女儿,您这边是有神通的药店,肯定有小说里说的那种生儿子的药吧?”

她试图极力卖惨,以获得宋秋暖的同情:“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过来了,要是再生女儿,我不可能生第四胎了,三个丫头,心里总是个缺憾……前段时间我听到公公和我老公说,如果又是个女娃,要送人,以便再生一个……到底是我的骨肉,我怎么舍得啊……”

宋秋暖听得额头一跳一跳的:“儿女都是福,你们生第三胎的时候就该有准备是个女儿,三朵金花也很好,为何非要儿子不可?”

孕妇红了眼睛:“我知道有什么用,我公婆我老公,都想要儿子!再说了,女儿是好,可不已经生了两个了,就像生个男孩凑个好字,这也没错啊!”

宋秋暖点头:“想儿女双全是没错,可你这肚子都至少六个月了,孩子性别早就确定了,你想要生子药扭转性别,还说若是女儿就要送人,这还没错?”

孕妇不耐烦起来:“我花钱买药,你就告诉我,你有没有生子药不就行了?”

宋秋暖断然说:“没有!我有治不孕不育的生子药,没有事先确定男女胎的生子药,更不会有半途更换胎儿性别的生子药!”

孕妇大受打击,再三确认:“真的没有?”

宋秋暖:“没有。”

孕妇扶着肚子失魂落魄地走了。

宋秋暖望着她臃肿的身影直摇头,嘴里说得好听,恶人都是老公和公婆,说到底,这女人自己同样嫌弃肚子里可能是个女儿,一心想生个儿子。

无忧药房开店至今,积累不少类似孕妇这样发现店铺不寻常的客人,他们最初或拿了试用装,或暗自记在心里却没有立刻买药,但过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上门求药。

三月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位中年人。

他是第一次来,但一来就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像他这样仿佛本就知道无忧药房的情况,宋秋暖是第一次见,心中有猜测,便也就问了:“您知道这家药房?”

中年人拿出手机递给宋秋暖:“我在病友论坛里看到的,虽然很多人不信,但是我不想放弃一线希望,所以过来看看。”

宋秋暖接过手机看了这个论坛里的帖子。

这是一个癌症病人分享小组,有人发了一个帖子,说在中山西路有一家药店名“无忧药房”,如果你能看到他的招牌,就可以进去买药,她的药可以治愈癌症,但病情不同,代价不同。

这种帖子,很快就被打成了神棍广告贴,楼主也被认为是个骗子,整个楼都被禁止回复了。

宋秋暖把手机递回去:“您也得了癌症?”

中年人叹了一声:“是,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好,谁想到突然就被告知人生已经是倒计时了。”

宋秋暖观察他言谈举止,应该是个文化挺高的人,涵养也不错,心中好感微升:“帖子说的是实情,我这里的确有治疗你们这种病的药物,也的确是分档次的。”

中年人苍白的脸上浮现红晕,他虽然一直表现得沉稳镇定,但听到自己还有活着的希望,还是不能免俗地激动起来。

“我进门看到了,一级药一千,特级药一万,是吗?”

宋秋暖点头又摇头:“如果你的病情还能控制,是这样;如果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那就要用另一种药,而这种药,代价非常大。”

中年人再次恢复了冷静,沉吟了一下,说:“癌细胞已经扩散……这种情况怎么说?”

宋秋暖就像对待鼻癌青年一样,给了他一个选择题:“常规药,坚持服用,能多活几年看你的身体状况而定,以你的身体机能和年纪,应该不会超过十年;另一种药,可以治愈,但是,必须要用你未来的全部财富来换。”

她详细解释了,这两个代价的区别。

中年人发了一会儿呆,确认:“真的有治愈癌症的药物?”

宋秋暖点头。

中年人眼中绽放出光芒:“那我若是要两颗呢?”

“你为什么要两颗?”

中年人不语。

宋秋暖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问:“卖药不卖身份不明人,您要不先自我介绍一下?”

中年人倒是坦荡:“李v栋,是个教书匠。”

宋秋暖可不觉得他真的是个普通的教书匠,立刻拿出手机搜索这个名字。

网络上关于“李v栋”的信息可比他这一句话的自我简介丰富多了,著名学者,著名学府教授、院长,某奖章获得者,是个生物学家。

宋秋暖缓缓放下手机:“您是真的得了病需要药,还是来我这里拿药去研究?”

李v栋的目光并无闪烁,十分坦然:“是真的病了,我把病历都带来了,若是不信,你也可以看――”他抬手,抓住头顶的帽子一扯,露出了光头,又把袖子挽起,给宋秋暖看手臂上的针眼。

宋秋暖看了一圈,接过病历查看,发现是最难搞的胰腺癌,不仅发现得晚,而且胰腺和其他器官不同,是移动的,也意味着癌细胞早就跑遍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