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死亡

小女孩对这场桃花雨很期待。

她从化形后还没离开过地宫, 外面的一切都让她好奇,什么东西都能吸引到她,尤其是这种听起来就很好看的东西。

“我问问。”

她把小桃花拍到一边, 转头去问何清浮怎么办, 但话还说出口,她就发现何清浮的表情好像很难过。

“你在为国事不开心?”小姜厌问道。

何清浮摇头。

小姜厌“哦”了声,没再问。

她自顾自分析起来:“我也怕被除妖师发现,而且你作为皇帝跟妖怪混在一起, 应该不能拿上台面吧?”

“百姓很可能会因此怕你, 说不定还会猜测你被我附身了。”

小姜厌最近听陈熙鹤讲了不少故事, 其中有个画本就是关于狐妖祸乱朝政的,虽然她的立场是国家灭亡关狐妖什么事, 全是皇帝昏庸无能, 但旁人可能和她的思路不一致。

而且现在姜国的情形不太好。

作为姜国皇帝,姜赤溪现在一点乱子都不能出, 必须稳住民心。

不过小女孩又实在很想看桃花雨,她想了想,还是试探性地问道:“我能让一根红线跟你出去吗?”

“就跟之前那样黏在你的衣服上。”

“气息很弱的,应该不会被除妖师发现。”

何清浮沉默许久,拒绝了这个请求。

“还是有可能被发现。”

“皇宫内没有除妖师,再加上你在地宫藏着, 所以才没被找到,”她低头看小女孩,轻声道,“外面除妖师很多, 他们很有能力,你一旦被发现会很危险。”

小女孩点了点头。

她没再纠结这点, 直接转头看向小桃花:“看不了。”

“我不能离开这里。”

小桃花很可惜:“那刻是我最好看的时候。”

小姜厌:“你真臭美。”

小桃花甩起花瓣:“我就臭美那一下!”

“之后我就会变秃,花落了,叶子也会慢慢掉光,我的神识只能附在花朵上,所以春末以后,我就不能再找你玩了。”

小姜厌:“哦。”

小桃花凑到女孩旁边:“不过明年还能再来。”

“等我再长几年,有能力化形了,那会儿我就有足够的妖力可以随时随地开花了,我可以一直找你玩,我开的花也能随时找你玩。”

“反正——”

小桃花得瑟道:“春末以后,你不要太想我。”

小女孩表情嫌弃,她把小桃花拨拉到一边:

“还化形。”

“你那么大一棵树,化了形全姜国都能知道,到时除妖师都来找你,你肯定不敢化形。”

小桃花:“……”

“好吧,也是。”

一阵插科打诨,小女孩想离开地宫去外面看看这件事就被揭了过去,何清浮沉默地坐在一旁,片刻,她抬头望了陈熙鹤一眼。

此时陈熙鹤目光探究,轻皱着眉打量她。

“你似乎不是为国事担忧。”

他试探地问道。

陈熙鹤的心思是真的细腻,何清浮提起十二分的精神,笑着摇摇头:“最近太累了。”

“好像什么东西都能让我担忧。”

说罢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跟大家道别:“边疆最近冲突不断,我还有奏折没看完,就先走了。”

小女孩摆了摆手。

何清浮上前摸了摸她的脑袋,转身离开了地宫。

回到寝殿后,她坐在床上,殿外的月色照进门窗,何清浮孤零零地靠着床,一动不动,片刻,她露出一抹很苦涩的笑。

【哪里有化形呢。】

冰凉的月色下,她伏于桌案,把自己的思绪陈列在纸上。

【等到下个傍晚,姜国会连降三天暴雨,天雷劈向镇国寺,一夜之间草木荣枯,台阶上的小草冒出新芽,满树桃花都枯败。】

【没有春末,等不到春末了啊。】

*

姜厌把手里的日记本放在一侧。

因为在墓室里待的时间太久,她许多的记忆都模糊了,不过这段记忆是她为数不多比较深刻的一段。

如今她翻阅着何清浮的日记,这段记忆再次浮现,从本来就很清晰变得更为清明。

她也终于明白那些奇怪的神情都代表了什么,还有那些想说却未说的话。

想了会儿后,姜厌顺着文字往下看去。

那夜的何清浮很后悔。

【不该把桃桃带给厌厌认识的。】

她在日记里写道:【一年前我曾想过这件事,那时的我不知道是让厌厌不曾有朋友好,还是有了朋友却失去好。】

【她当时很想有朋友,于是我的思绪便偏向了后者。】

【但厌厌只有这一个朋友,她只有这一个朋友。】

何清浮认真写着所思所想:

【如果还有春末…】

【如果还有春末,那一切都好说,只是随身携带一根红线罢了,我带来的符文也能遮蔽气息,基本什么种类的符文我都带了,以前还觉得自己准备太多,现在竟然想用都用不上。】

【今天看他们聊天,把未来聊得那么远,却每一句话都无法实现。】

【我在现场真的很难撑下去。】

姜国现在政局实在是忙,边境不断传来信,何清浮的时间有限,停下笔,收好日记本后,她就躺回床上,把身体控制权交给了姜赤溪。

所幸她控制身体意识的时候,姜赤溪的意识是有选择权的,要么和她共享视线,要么就选择睡眠,而姜赤溪从来都选择休息,隔绝掉外界的一切,所以不会因为何清浮的活动就身体疲惫彻夜不眠。

十几分钟后,宫女来剪烛心,而后服侍姜赤溪起床。

姜赤溪用凉水洗了脸后,披着衣服坐在窗前看奏折,何清浮透过她的眼睛,可以看到所有文字内容。

现在不仅是楚国时不时挑衅了,还有萧国。

姜国正好在两个国家之间,边境线上衔接两国,现在他们开始合作谋划,准备说服更强大的魏国,把姜国瓜分。

有部分消息是楚寒枝传来的。

“魏国目前态度不明,但应该会拒绝,毕竟隔得远,魏王也不是蠢的,要是搞个瓮中捉鳖,他也得不到好处。”

“现在楚国情形也有趣,我那个弟弟是个扶不上墙的东西,日日在殿上发火,前些日子还杀了一个上谏的大臣,啧啧。”

“最晚明年就会开战,”她在信里写道,“在此恭祝女帝大获成功,楚国总归是要乱的,我希望它能乱得更快些,毕竟这样我才有机可乘——”

“不是吗?”

姜赤溪把这封信放在烛心上烧了。

她与楚寒枝有着最隐蔽紧密的关系,她最知晓对方的处境,对方也最知晓她的,因为相似,所以理解,再加上目前利益几乎趋同,所以双方达成了结盟。

楚寒枝希望楚国大乱,不是看不到百姓苦楚,而是楚国总要乱,如今皇帝昏庸无道,她要楚国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