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正文完结

由于裴逸的身份特殊, 所以两人结婚的时候很低调,只是去军部做了登记,然后在帝国皇帝的见证下正式结为了伴侣。

结婚后, 裴逸把自己多年未休的假加上婚假一起用掉, 在海角镇和冉溪一起窝了足足两个月。

这两个月,冉溪彻底知道了,什么叫“没羞没臊的生活”。

那棵不正经的“花好月圆树”, 每两天至少能结10颗果子。

就这样,裴逸还嫌弃对方结果结得太慢,试图用精神力催它结得多一些。

看到这幅场景的冉溪倒吸一口凉气,拽住裴逸的手腕道:“不用了!别再长果子了!”

裴逸先是露出遗憾的表情,随即眼里闪过惊喜的光,听话地收手了。

第二天, 冉溪头埋在枕头里, 欲哭无泪外加咬牙切齿:“我是说不用再催它长果子!不是说可以不用果子!”

裴逸一边小心地为他按摩着, 一边委屈巴巴地说:“可是……果子用完了嘛……”

“而且最后明明是你……”

冉溪恨不能将枕头砸在对方头上,又知道这人其实说得没错, 只能恨恨道:“好了别说了!”

这件事, 最后以两人齐心合力照顾花好月圆树,让它每两天结12颗果子告终。

*

休完假, 海角镇的冬天也过完了。

海风一天比一天暖和, 雀鸟一日比一日活泼。

冉溪和裴逸都重新忙碌了起来。

裴逸自不必说, 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没在海角镇。

冉溪这边也有许多事要处理筹备。

首先是幼儿园要重新开园了。晾晒被褥、更新教具、检查设施、打扫清洁……足够忙上一阵。

其次海角镇的其他店铺, 一米菜园、海苹果游乐场、蘑菇零食铺……也要再次开业了。

在低温状态过了一个冬天, 游乐场和其他店铺都需要做些小范围的检修翻新, 盒饭屋也要赶紧补充存货。

纯天然的一米菜园倒是不用额外整修, 但冉溪需要一个一个地和之前预订的客人再次确认, 排出更准确的时间表。

考虑到未来的工作量,冉溪还和阿蓝一起招募了几位工作人员来协助运营。

反正现在资金充足,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需要用一部分幼儿园的保育费来抵销阿蓝的工资了。

除此以外,必要的宣传也是不可少的。

在一个月之前,冉溪就在微博上发出了“重启倒计时”,也请陆晨瑶他们做了转发和推荐。

因为去年的营业太成功,海角镇的口碑极好,再加上“海角镇是受海神祝福的美妙之地”这样的都市传说,有不少人都在微博上陪着冉溪一起倒计时,等着海角镇正式重开迎客的那一天。

除此以外,冉溪给S大写了封邮件,申请“实习延长及线上完成学业”。

S大做为一所重视实践经验胜过书本知识的学校,一向是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实习”的。

对于实习经历出色的学生,在本人愿意、实习机构推荐、能顺利在线听课考试的情况下,可以远程学习远程毕业,不强求学生一定要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靠着优异得令人咋舌的实习成绩以及阿狸镇长情深意切的推荐信,冉溪很快就获得了学校批准,可以留在海角镇继续做老师了。

收到学校回复的当天,小河狸知道冉溪不用离开海角镇了,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晃着尾巴绕着冉溪的腿转了好多圈。

转着转着,小河狸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下子就不转了,尾巴也耷拉了下来。

他垂着脑袋,有些羞愧地对冉溪道:“阿溪……谢谢你留下来。”

“我知道,你一定还有其他的选择,去条件更好的学校,住在更方便更繁华的地方……”

“来到我们这个镇子,还定居下来,真是委屈你了……”

冉溪蹲下来摸摸小河狸的脑袋,笑着道:“阿狸你又犯迷糊啦。”

“我们的海角镇,现在不是很好吗?”

“而且还会越来越好——迟早成为绿山谷区最棒的小镇。”

听到冉溪的鼓励,小河狸傻笑一下,举起小爪子道:“是哦,我们比去年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啦!”

冉溪伸手握住他的小爪子,郑重地说了一句:“所以,谢谢你,谢谢你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

小河狸并不明白冉溪在说什么,他傻乎乎地应着:“啊?为什么要谢我啊?海角镇能发展成这样,分明是阿溪你的功劳嘛。”

冉溪摇摇头,只说了一句:“是大家的功劳。”

小河狸似懂非懂地挠了挠头。

冉溪微笑着站起身,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系统没有对冉溪做过多的解释,但冉溪已经知道了,为什么海角镇会这么特殊,为什么自己不断发展这个区域,就能加快修复气运值——

当年,小冉溪最初绑定的那方土地,已经被污染了。

所幸小河狸他们被裴逸安置到了海角镇。

小河狸他们虽然不记得小冉溪了,但正如裴逸潜意识里记得“要学着种田”这件事一样,他们潜意识里,也守着一个“长大一起建设镇子”的约定。

做为曾经被小冉溪庇佑的原住民,小河狸他们的坚守,冥冥中将冉溪拉到了这个小镇。

在小镇出现复苏迹象的那一刻,在小河狸他们默默的祈愿之下,这片土地再次与冉溪绑定起来。

小镇发展得越快,冉溪的精神力也就越强大,也就越能修复裴逸受损的精神力,越能让他沉睡的意识苏醒。

这就是为什么系统会说它从未欺骗过宿主,为什么“裴逸痊愈就能修复小世界气运值”和“冉溪拼命发展小镇就能加快修复气运值”并不矛盾。

这几件事,本身就相互纠缠相互作用。

好比马路上的一个铁环,是小镇居民们的执着,裴逸的善意,自己持续的努力——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维持着它的平衡,推着它不断向前滚动,直至今天。

缺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

春天一晃而至。

春暖花开之日,幼儿园再次开园,海角镇开门迎客。

憋了一个寒假的幼崽们,一只接一只地奔向了冉溪的怀抱。

做足了准备的各个店铺,送走了一位又一位满意而归的游客。

曾经“很偏僻,很荒凉,都没什么人居住的”的边远小镇,曾经冉溪愿意免费送蔬菜都没有游客上门的破败小镇,不知不觉间已成了绿山谷区域的“新星小镇”。

绿山谷区域的人们,在讨论周末去哪玩儿的时候,不再只有“近海一日游”“星沙镇看海”“白水镇吃农家菜”“去郊区爬山”……这几个选项。

“带孩子去海角镇种点儿菜”“去海角镇的海边走一走,拍拍照,再去他们新开的书吧坐一会儿”“尝尝海角镇盒饭屋新推出的‘灵魂烤鱼’”,都成了大家乐于尝试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