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加封(第2/5页)

如今看来,夏皇怕是存了在丹中做手脚,借此机会控制自己,永远替大夏效力。

医术和炼丹术表现在外,虽然是六境技近乎道,对外人来讲,已经达到巅峰,想要隐瞒、控制很难。

但知道这么多隐秘,包括界外的事。

保不准大夏庞大的传承中,有瞒过自己的存在。

望着命运学宫方向,心疼夫子,付出了这么多,临到头来居然还要被算计。

略一思索。

张荣华有了决定,等到机会合适,便和老夫子说明,那时才叫精彩。

回到府上。

姜天还没有过来,吩咐郑青鱼,他来了以后直接带过来。

进了房间,坐在床榻上,修炼五极至尊神心法,不愧是后置镇宫神通,难度提升数倍,用了半个时辰才修炼到二境略有小成。

脚步声想起,从外面传来。

张荣华停止修炼,从床上下来,在大厅坐下,刚泡了一杯茶,郑青鱼敲响房门:“老爷,姜天来了。”

“进来。”

房门推开。

等他进去以后,郑青鱼从外面关上门。

姜天恭敬的抱拳行礼:“见过侯爷!”

张荣华问道:“处理好了吗?”

“是!”

“交给你一件事。”

“您请说!”

张荣华将屠龙联盟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

姜天郑重保证:“属下绝不让您失望!”

张荣华道:“放心去做,京城的事情不用担心,有本侯在,不会出现一点乱子。”

单凭他一人,没有情报力量支持,就算知道屠龙联盟具体情况,也无法将他们揪出来,再道。

“让光明提供情报支持!”

简单的介绍一遍。

姜天越加肯定自己猜测,侯爷图谋甚大,才会藏的这么深。

交代完,让他即刻动身。

姜天离开。

用过晚膳。

张荣华难得的没有修炼,躺在床上休息。

翌日。

坐着天机车撵,带着张元啸,向着皇宫赶去。

到了这里。

车撵停下,张元啸将小马扎放在地上,石伯扶着青麟下来。

望着来往的官员,见到上京侯来了,投过来羡慕的眼神,眼角深处又带着嫉妒,恨不得取而代之,今日早朝过后一步登天。

主动行礼,打着招呼,然后进了朱雀门。

丁易有婚假,这几天忙着回门,如今不在挺冷清的。

收回视线。

张荣华让他们在这里等着,向着里面走去。

一会儿到了紫极殿,从左边的侧门进入,站在天机阁队列,许久没上朝,有点不习惯。

眼观鼻、鼻观嘴,无视周围异样的眼神,划水摸鱼。

随着时间推迟,文武百官陆续到齐,就连三公也来了。

虽然没看这边,但张荣华知道,他们一定撇了自己一眼。

气氛沉重,非常安静,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到了时间,肖公公带着俩个太监从外面关上紫极门和两扇侧门。

众人精神一震,暗道一声来了。

脚步声响起,从后殿传来,与以往相比,显的无力,夏皇面无表情,在太子的搀扶下从后面走来,上了御台,坐在龙椅上,魏尚站在右侧。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行礼。

夏皇威严的点点头。

手掌抬起,示意开始。

上前一步。

魏尚取出圣旨,将之打开,虽然没有抬头,但眼角余光迅速一扫,将他们的神色收于眼中,开始宣读。

从铁常林开始,官升一级,正三品,升任上京府府尹,空缺出来的判官由任师道接任,太师的人。

陆展堂官升一级,调任赤天殿,任殿主。

炎北官升一级,从二品,掌十万灭巫军,镇守在巫族(巫州)的灭巫军调回中天大营,由北荒大营接手,负责防御工作。

许承安卸任中天大营北大军主将,调任北荒大营任北大军主将,封晋安侯(县侯)。

原北荒大营北大军主将张战,灭晋国有功,封为晋远侯(县侯),调入朝堂,官升一级,从一品。

除了他们,还有一大堆人,涉及到的范围很大,难怪交锋多日。

可以说,这次封赏朝堂和军方大轮调,牵扯许多人,就连六部也是。

等到这些人封赏完,只剩下一个张荣华。

百官很好奇,下意识的望了过去。

虽说结果已经出来,但知道的人闭口不言,就算下面的人追问,也没有提起过一句,仿佛很忌讳似的。

拿捏胃口这方面,魏尚是专业的!

刻意顿了一下,换了一口气,声音加重,传遍大殿中的每一处角落:“骠骑总军张荣华练兵有功,替大夏培养出无数精锐雄狮,灭巫族、五行部落、晋国,功劳巨大,前所未有,官升两级,正二品,升任中天大营北大军主将,加封夏侯(州侯)!”

嘶!

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不解的地方全部明白,难怪知道此事的人闭口不言,任由如何追问,就是不开口,不是不想,而是憋屈!

上京侯,不对!如今是夏侯,他的权势提升,掌握权势更大,与自己等人而言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双方是敌对关系,对上是迟早的事。

正二品,中天大营北大军主将,掌二十万兵马,外加炎北的灭巫军,一共三十万兵马,距离京城很近,这要是发生什么,抛开中天大营其他七十万大军不提,单单是他的兵马,就能威胁大多数人。

还有夏侯,这可是州侯,以大夏国号为侯,荣耀之大,圣眷隆重,纵观大夏建立皇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在他的身上却被打破。

看似赏赐很大,与灭三国立下的泼天功劳相比,倒也合情合理。

如果小了,大夏数百万将士怎么看?

辛辛苦苦在前线拼杀,想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立下功劳却因为上面吝啬,小家子气,赏赐等于没有,以后谁还会卖命?

虽说北方边境平定,彻底安稳,但商朝、还有其它的地方小规模摩擦不断。

真要出了此事,有心人一挑拨,只要爆发,严重点引起兵变,就算没有此事,前线的将士也不会卖命厮杀。

唯一庆幸的,他的封地没有扩大,私兵人数也没有增加。

就算这样,也非常夸张。

见魏尚停下,一些人下意识以为封赏结束,但剩下的人,心情反而更加沉重,张荣华眼下的这些,只是军中立下的功劳,官场上的还未赏赐。

京城在他主持下,一天一个样,书院改革、两丹一引、美食一条街、修炼者一条街等等,虽然不想承认,但比以前繁华多了,像是变了一个模样,再不服也得认,谁叫他们没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