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岭南冯氏(第2/2页)

李渊很久之前改的,在冯盎降唐以后,李渊先后给冯盎改了三次封号,先是封吴国公,后来改为了越国公,最后又改成了耿国公。

所以冯盎现在是大唐的耿国公。

冯智彧是冯盎的三子,在他前面有还有一个早夭的大哥,以及二哥冯智戴,在他后面还有一个弟弟。

他弟弟名声不显,但他弟弟有一个相当出名的孙子,那就是在大唐赫赫有名,深受李隆基信任,又帮李白脱过靴子的大宦官高力士。

对,人家高力士不姓高,人家本家姓冯,高是后来改的,因为他初入宫廷的时候年龄还小,拜了一个叫高延福的大宦官做义父,跟了高延福姓。

老实说,这么做明显有些辱没他的曾祖父,也有辱家门。

他的高祖母冼夫人、曾祖父冯盎,哪个不是声名赫赫的人物,他不仅跑去做宦官,还改了姓,可不就是辱没了门庭了嘛。

“快快请起!”

李元吉在冯盎的腰弯下去的一瞬就快速的走到了冯盎身边,扶起了冯盎。

“令祖乃是我汉家忠良,令祖母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纵然是身坠夷地,依然忠于我汉室,不坠我汉室威风。

身为其后人,你又在我大唐夺取天下以后,重归汉室。

你们冯氏对我汉室的贡献,值得所有人敬佩。”

李元吉扶着冯盎站直了,推心置腹的说着。

这些话都是他的心里话,没有掺杂任何水分。

冯氏在冯盎的祖父冯宝那一辈的时候,被任命为高凉太守,移居到了交州,又娶了当地的俚人大首领冼夫人为妻,在交州站稳了脚跟,随后又在两代人的经营下成为了交州的霸主。

在前隋末年的时候,冯氏在交州的实力已经快要追上秦汉时期的赵佗了。

冯氏如果自立,根本没人能阻止,甚至有机会创出一个比赵佗建立的国家还要强大的国家。

可冯氏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在北望汉室。

在李靖代替李孝恭写的招降书送到的时候,没有打多少磕绊就送上了降表。

由此可见,冯氏绝对是汉室的重臣。

他们或许不忠于帝位上的那个人,不忠于某一个姓氏,但他们绝对忠于自己的民族。

有了后世的牧羊犬做对比,这种人简直就是民族的珍宝。

更值得钦佩的是,冯盎的祖母冼夫人一个俚人,在嫁给了冯盎的祖父冯宝以后,非但没有借此让俚人坐大,也没有谋划着建立一个俚人江山,反而在活着的时候数次派儿子到中原王朝称臣,甚至亲自率军帮当时统御着那一片地方的陈国平定广州的叛乱。

在陈国被灭以后,她曾经被岭南各郡奉为了圣母,她只要点个头,她就能成岭南真真正正的女王了,可她没有,她在前隋灭了陈国以后,依旧派儿子到前隋称臣。

如今她虽然已经亡故了,可她定下的调子她的后人依旧在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