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有胆有识王玄策(第2/2页)

虽然王圭看着有那么一点不情不愿的,但他才不在乎呢。

用李大傻子(李神通的儿子)的话来讲就是,我跟着你是学本事的,只要你肯教我本事,你爱怎么看我怎么看我,等我学成了本事,你看我鸟不鸟你。

虽然李大傻子在说这话的时候,被罗士信给听到了,并且暴打了一顿,但真特娘的有道理。

“呵呵……”

王圭听到柴令武的话,只是冷冷的笑了一声。

如果柴令武真这么单纯的一个人跑到他府上的话,那他这个弟子永远也别想进王氏的门墙。

拜师这种事情,可不是你自己拎着拜师的礼物上门就行,得有父母陪着。

有些规矩,不仅是告诉弟子的,也是告诉父母的。

像是柴令武这种出身高贵的,就更得见父母了。

毕竟,教育弟子有时候是需要棍棒伺候的,父母要是不授权,回头打出了好歹,再闹起来了,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往后学有所成了,记得铭记唐爱卿的推荐之情,以及王爱卿的教导之恩。若是让我发现你对唐爱卿和王爱卿不敬,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柴令武终究还是稚嫩了一些,他能成功的拜王圭为师,也是唐俭帮的忙,他不向唐俭道谢,传出去了会被说成忘恩负义的。

外甥不给力,做舅舅的自然得帮衬一把。

所以李元吉哼哼着提醒了柴令武一句。

柴令武经过了提醒,赶忙向唐俭、向王圭拱手道:“下官(弟子)一定记得您的恩情。”

唐俭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

他底蕴没有王圭那么深,没资格在皇室面前装十三,卖皇外甥一个人情,并且被皇外甥记住了,对他,对他的子孙后辈,都是一桩好事。

“你,有胆有识,心思机敏,但不够稳重,所谋划的事情也不够周详,所以你应该请子聪兄指点。”

唐俭帮柴令武找好了老师,又惦记上了王玄策。

如果说柴令武和王玄策中间他更看好哪个的话,那么必然是王玄策无疑。

因为到了突厥以后,想搞事情的是王玄策,说服图塔部反了颉利,去突袭颉利金狼帐的还是王玄策。

如果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案子的话,那么王玄策就是主谋加主犯,柴令武顶多算是个从犯。

虽说王玄策的谋划稚嫩了一些,也注定没办法成功,但王玄策小小年纪,能在敌人的心腹之地,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敌人的一个部族集体造反,并且差一点付诸于行动,就足以证明,王玄策是有胆有识,也有能耐的。

这种人要是调教好了,将会成为大唐的一个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