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五年策(第2/2页)

在人亡之前,纵使不能完成所有的目标,或者心里的长期目标,也能让一些政令存留下来,让江山社稷往好的一面发展。

李元吉现在,就是在给大唐养成这种习惯。

只要大唐养成了这种习惯,并且从由他提出政策,百官们去施行政策,变成由百官们提出政策,再去完成政策。

那么即便是坐在龙椅上的人什么也不做,大唐依然会变得更强大。

而且真的发展成了由百官们提出政策,并且去完成政策的时候,那么龙椅上坐的是谁,也就不重要了。

到时候皇室内部如何变动,对朝野上下的局势影响都不会太大。

百官们听完李元吉一席话,一个个是目瞪口呆。

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也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掌权者要他们五年之内达成那些目标。

这些目标当中潜藏着多少利益,会让谁得利,又会让谁失利,对他们有没有好处,对他们背后的豪门大户有没有好处,他们都得好好的分析,好好的考虑才行。

这不是他们一时半刻能决定的。

所以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怎么,诸卿没有异议?”

李元吉见百官们不说话,盯着百官们询问。

萧瑀在迟疑了一会儿后,拱手道:“殿下,此事繁杂,臣等还需要好好的思量,好好的商议一番后,才能判断是否可行。”

其他官员们听到这话,齐齐点头道:“对对对,萧公言之有理,臣等还需要时间好好商议。”

李元吉也没有强人所难,点着头道:“那我就给诸卿三天时间,三天后诸卿给我答复。”

百官们齐齐松了一口气,躬身应允道:“诺!”

李元吉缓缓起身,收起了衣袖,淡淡的宣了一声,“退朝吧。”

说完以后,便率先离开了太极殿。

百官们在李元吉离开以后,嘈杂的议论了起来。

有议论其中的利弊的,有想从众牟利的,还有在分析里面有什么对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户有害的。

总而言之,百官吗想在三天之内,将李元吉提出的这些问题全部吃透。

“裴公、萧瑀、叔达,一起到中书省去坐坐如何?”

李纲觉得自己大概是人老了,有点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所以邀请裴矩、萧瑀、陈叔达一起到中书省参详。

裴矩、萧瑀、陈叔达三个人也吃不透李元吉的想法,也需要跟人参详,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几个人结伴赶往了中书省。

李神通瞧着眼热,也想找几个人参详一下,只是他一回头,史万宝、苏定方、罗士信、谢叔方、侯君集等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神通奈何不了史万宝等人,只能冲自己的女婿下手。

“叔方,你留下,陪我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