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安乐公主

野心勃勃,欲壑难填。

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女皇帝, 她已做好自己的武周江山一世而亡的心理准备,尤其在立李显为皇太子之后,几乎是变相默认自己百年之后李显会改国号为李唐, 而不是延续她的武周。

武周江山不复存在,那么她这个皇帝, 还会是皇帝吗?

——不会。

她会重新变成李治的附庸, 以天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

而关于她位尊九五的皇帝生涯, 则会被史官们隐去, 或者以春秋笔法来描绘,写成一个改头换尾的故事。

一如曾经力挽狂澜拯救大汉王朝于水火的吕后,后人不会称赞她, 她的下场是被世人骂做毒妇,满族皆灭, 甚至被废去祭祀。

——这就是没有自己嫡系继承人的下场。

未来的李唐皇帝仍是她的子嗣, 她会比吕后好很多,不会被清算, 不会被废去祭祀,但也仅限于此。

那是她李唐的继承人,不是她武周的,她的武周会与她的崩逝而一同灭亡, 九州天下再次扬起李唐的旗帜。

一切的一切,她都能猜得到。

她唯独没有猜到的, 是她的儿子竟然给她上的是皇帝尊号,而不是天后皇后太后。

——她是以则天大圣皇帝的身份葬入皇陵的。

武皇呼吸微微一紧,扶着侍女的手站起身。

她清楚知道李显给她上皇帝的尊号不单单是为她, 更是为了给安乐铺路, 但她心情依旧颇为复杂, 那是一种明明自己已经做到人亡政息的准备,但结果却是她的存在她的政策全部保留了下来,乃至她的思想都得以保留。

——在这个女人天然依附男人仰仗男人的世界,女人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力量鼎立于天地之间。

野心不是男人的专属,女人也可以位尊九五。

只要给她们与男人一样的机会,她们完全可以交出一份比男人更令人满意的答卷。

【别的不说,则天大圣皇帝的名头摆在这儿,就能堵住无数悠悠之口。】

【你说女人不能当皇帝,但武皇不仅是女人,还是太宗皇帝的女人,之后才嫁给高宗皇帝的,她这样的身份都能当皇帝,凭什么天子之女不能当皇帝?】

【你说情况不一样,武皇是李显的阿娘,是李家的媳妇,是代管李唐江山,等她老了,就会把江山还给李家人,所以江山还是李家的,不会流落到外人手中。】

【可安乐就不一样了,她是外嫁女,是别人的儿媳妇,她的孩子是她丈夫的孩子,不是李家人,皇位传给她,就是把万里江山拱手相送。】

【这个问题好解决得很啊,让安乐去父留女不就行了?让安乐不嫁人不就行了?】

【只要不嫁人,她就永远是李家人,只要她的孩子没爹,那她的孩子也是李家人。】

【而且这里牵扯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up主刚才讲过的问题,真正传宗接代的人是女人,而不是男人。】

【孔家人测了不到二十个男人就测出了三个祖宗,可见男人的基因不紧不稳定,还容易从根上出问题,但女人就不一样了,男人无法确定自己妻子生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女人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她十月怀胎的骨肉肯定是她的骨肉。】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陷入沉默——

这话,似乎没毛病。

女人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血脉被混淆,而男人则要严防死守自己被戴绿帽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是女人在传宗接代。

但这种事实完全超出他们的认知,将千百年的传统与宗法体制踩得粉碎,更是将男人贬得一文不值。

——如果传宗接代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那么嫁娶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不能传宗接代的男人能有一个女人来传宗接代?

多么可笑!

“就是这个道理。”

李显有些激动,“裹儿生的才是我们的骨肉,身上才流着我们的血。”

“至于重福重俊乃至重茂的妻子所生的孩子,谁能保证一定是他们的孩子?”

“香儿,天幕是在帮我们!”

“阿娘看到这些东西,必会支持立裹儿为皇太女!”

韦香儿却没有李显这么乐观,“三郎,天幕方才说你兵变逼宫,让阿娘不得不退位,将万里江山传给你。”

“这……”

李显声音微微一顿,脸上有一瞬的忧虑。

但很快,他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逼宫的不止我一人,四郎二娘也参与其中。”

“阿娘只剩下我们三个孩子,我们三个皆参与此事。”

“而我,却是给阿娘上了帝号的人,让她以皇帝的身份流传后世。”

李显敏锐捕捉到武皇真正在意的是什么,“若阿娘为兵变之事废我而改立四郎,四郎未必会给阿娘上帝号。”

“而四郎与武家人的关系更是水火不容,四郎若掌权,武家人必然无人生还。”

“我是阿娘最好的选择。”

李显抬眸看向武皇所在的宫殿。

【捋清这层关系之后,我们就能发现李显与韦后的选择非常具有前瞻性。】

【他们放弃了要借女人才能传宗接代的儿子,而是选择了女儿,为女儿去铺路。】

【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安乐公主,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她选的两位驸马都很有技巧性,第一位驸马是武三思的次子武崇训,第二位驸马是武承嗣的次子武延秀。】

【熟读唐史的宝宝们都知道,武三思与武承嗣是武家竞争太子的热门人选,在武皇执政期间,两人权势滔天,风头无两,把皇嗣李旦搞得灰头土脸,差点没命。】

天幕之上,出现武三思与武承嗣的身影,一个张扬,一个跋扈,只差把我是反派权臣写在脸上。

天幕之下,武三思一言难尽。

——倒也不必这般丑化他们。

姑母虽是亲姑母,但与他们父亲的关系并不好,甚至他们父亲的死都是姑母的手笔。

这种关系摆在这儿,他们若没有几分真本事,姑母怎么可能容得下他们?让他们一手遮天?

事实上,他们与酷吏一样,是姑母手里最为锋利的剑,为姑母清扫一切不利于她的东西。

只是这把剑用得久了,姑母为数不多的良心便对他们生了几分聊胜于无的亲情,不再以他们为剑,而是选择了重用酷吏来保护他们。

当然,姑母对他们的情分并不多,仅限于一把用得趁手的剑,会在顺手的时候保他们一把,但当他们违逆她的心思,她顷刻间便会让他们知晓什么叫圣人之威。

——延基的死便是最好的例子,而承嗣更是因为姑母立了李显为太子,他再无登上储君的希望而忧愤而死。

武三思心有戚戚。

【安乐公主选这俩人的儿子为驸马,用意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