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过渡(第2/5页)

可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总归跟王一城没关系。

别人的话又影响不到他。

别说是他,就连高铮跟宝丫都不会被影响。

小兄妹两个现在一个读高二,一个读初二,都是热情阳光又机灵的少年,他们才不会被外面的闲言碎语影响。王一城这边日子过得很好,他们家几个哥哥姐姐日子也是很不错的。

毕竟啊,这工人家庭就是比农民家庭好过不少。

这年头,工人老大哥才是最吃香的。

他们家虽说没有分家,但是倒是也和睦,说实话,王一山是不想分家,再老实的人,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他家四个孩子都在念书,他当然不想分家。

绍文绍武都在赌高三,三丫读高一,就连绍杰都在读六年级,这三个孩子读书,而且成绩都不错,不让哪个读书,当爹妈的都心里不舒坦。

如果分家了,他们一家子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分家就日子过得其实还挺好的。也不是说王一山在一起住就是占便宜,不完全是这样。这年月很多老人不分家,也不完全是要握着权儿,更多是从经济上考虑。

像是他们家现在,因为没有分家,很多事情一起做,生活上也节省不少。

不说旁的,就说分家做饭,如果再分一下,一人买一口铁锅都得八块钱还要票了。再大一点的大铁锅,就得十块钱。这就是王一山一个月四分之一的工资了。

还有,如果再……总之,不分家其实是节省了。

王一山夫妻是不想分家的,王一海夫妻……其实王一海夫妻也不想分家。

按理说,他们夫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夫妻又是偏心眼,分家攒了钱自然是给儿子。陈冬梅最起码想分家,但是王一海不想,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虽说王一海现在有工作了,但是他也盯着老娘的工作的。

如果分家了,他妈肯定是跟着大哥一起生活,首先是因为那是长子,其次也因为大嫂田秀娟是他们远房表姐,最得他妈的喜欢。那肯定是要跟着大房,到时候这工作是不是就给大房了?

但是如果不分家,其实他们还是可以争一争的,他儿子如果拿了工作,他也有工作,那么可真是太好了。他反正觉得,他妈不会给工作传给孙女儿。

几个孩子,绍文绍武虽然大,但是他妈现在还生龙活虎呢,保不齐不想把工作让出来。

所以他们机会还是很大的。

正是因此,王一海不想分家,陈冬梅觉得,她男人真聪明。

确实,他们现在这样其实也不吃亏,因为他家三个孩子,也都在读书,老大家是四个读书,但是他们这一房跟老三那一房也都三个,其实,都不吃亏的。

王一海有自己的小九九,因此也不乐意分家,陈冬梅觉得这全家加起来都没有她男人更精明,这话十分有道理,因此坚定的站在男人的身边,与他一起筹谋。

夫妻两个晚上睡不着觉,就坐在炕上计算,怎么能让他们这房多点优势呢。

嗯,不愧是田巧花的儿子。

王一山和王一海都不可以分家,那么王一林就很无所谓了。反正他一个人也左右不了结果。再加上,王一林虽然跟王一海是双胞胎,但是他跟王一海性格一点也不一样。

这人是给他好吃好喝,他就乐呵,现在的生活,除了没有儿子,其他都很满意,倒是也不乐意改变。至于柳来弟,柳来弟是打死也不分家的。

是的,柳来弟不想分家。

她一心想生个儿子,但是怎么盼着也没有,这六丫都大了。她也依旧没有再怀上,柳来弟人生中最愁的事儿就是这个了。因为没有儿子,她根本不敢分家。

她生怕因为没儿子分家的时候被区别对待,又怕分了家因为没儿子被外面的人欺负,总之,她想的可多可多了,就是不想分家。不分家,老太太惯常要做脸面一视同仁,外面也不会有人挑事儿,他家人多呢。

所以,柳来弟不想分家。

大家都不想分家,日子自然就好好地过。

一般人家家里人多之后,小一辈儿都有分家的想法,特别是做儿媳妇儿的,哪有不想分家的。隔壁顾家为了能够分家,整天都打成狗脑子了。

但是王家还真是不太想。

当然不是他们妯娌多和睦,而是不分家附和大家的利益。

因为他们家都不闹着分家,也是坚定不分家拥护者,村里不少老人是很羡慕田巧花的,这能不羡慕吗?她的孩子,算是最懂事儿了。王家几个兄弟都过的挺好的,王一红自然也不赖。

王一红家里两个儿子也都在读高中,这事儿王一红都想过了,等儿子高中毕业,就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儿子,然后看看能不能再买一个工作,给两个儿子都安排上。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她男人把工作让出来。

总之她的两个儿子都一定要有工作的。

她可不想孩子下乡。

是的,下乡。

作为公社的城镇户口,如果孩子没有工作,那是要下乡的,可不是说下乡就是来他们这边村里就可以,而是要天南海北的分,王一红可舍不得。

他们村子条件都挺好了,但是那些知青小伙子大姑娘过的也不是很容易。所以王一红很坚定。

不过王一红倒是不太担心儿子会下乡,因为她小弟暗示过她,让两个孩子好好读书,这样会有出路的。所以王一红想,如果真是没辙了,小弟应该会帮忙介绍工作的。

你看,让他们好好读书的意思不就是意思会有招工考试?

虽说她也没听说玩具厂招工,但是估计是内部的?

那肯定是这个意思。

她小弟肯定是有门路,但是就算有门路,儿子也不能考的太差,不然也是给弟妹丢人。现在工作可难找,她能想到的,就是王一城会给人安排到弟妹洪月新他们玩具厂了。

王一红觉得自己领会了弟弟的意思,因此十分督促孩子读书。

王一城哪里知道他姐这么能联想,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算准了这两个小子是能赶上高考的,王一城已经知道高考的时间了。是的,这么多年他如果还从陈文丽他们哪儿摸索不到这个秘密,那么他也真是白长岁数了。

他已经知道时间了,七七年会恢复高考,冬天考试。

而王一红家里的两个小子,正是七八年高中毕业,这都不用停顿,直接就是正常的应届毕业生。所以王一城才不断地提醒他姐姐。这有时候啊,消息就是最最重要的。

像是当初还是汽修二厂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提前知道了会招工,提前多复习,所以他哥哥几个这种底子都考上了,现在也是一样。几个孩子用心读书,总是比其他人更多了很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