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村里那点事儿(第4/5页)

他说:“你这两天又回村里住了?”

王一城挑眉:“这您都知道了?”

保叔:“你们村子热闹这么多,你怎么可能不回去。”

王一城:“那倒是……”

保叔:“哎,我听说老顾家的老三废了?”

王一城噗嗤一声笑出来,说:“你也八卦啊。”

保叔一张凶恶脸满满都是理所当然的好奇,他说:“这么惊奇的事儿,谁不好奇?”

王一城:“据说没,不过要养着。”

保叔啧啧:“真是啥事儿都有,他老爹真是跟何大妈搞一起了?”

王一城又点头。

他说:“比珍珠还真,我们都看见了。”

保叔:“这可真是够呛,啥人啊,俺们这样的一个还没找呢,他这一个人就占着两个老太太。”

王一城没忍住又笑了,说:“你不是自己不想找?”

保叔:“那我单身就是节省一个老太太。他这还是多占啊。”

俩人调侃着瞎唠嗑。

“对了,你回村你家狗怎么办?”

王一城:“洪月新喂呗,她虽然忙,但是也要回家的。”

是的,王一城家养狗了,一条叫小黑,一条叫小白。

这是早早就跟他们汽修二厂门卫大爷预定的。本来就想养一条,但是小铮和宝丫都想有自己的狗,王一城就做主养了两条。洪月新倒是没意见。

反正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她管,偶尔那么一次半次的根本无所谓的。

王一城养了两条狗,最近才抱回来。

其实按理说更早一点就该抱回来了,但是狗妈妈也是营养跟不上,小狗狗刚生下来身体都很弱很弱,大爷也怕把小狗直接送人再死掉。

这不管咋说都不吉利,不是很好。

所以他还是坚持自己先养一段日子,稍微大一点点再送给王一城。

王一城倒是没什么意见,他又没有养过狗,倒是也担心给小狗养死了。这样更好。

这不,一来二去的耽误,最近才给小狗抱过来,两只小狗憨头憨脑,很快就适应了他们家的生活,侯贵儿还专门给他们一人做了一个狗窝。

自从有了正式工作,侯贵儿就很少去做木匠活儿了。

不过以前靠这个赚钱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不靠这个了,竟然还隔三差五的手痒。

王一城他们家狗狗本来没想要什么狗窝的,就打算弄个篮子给狗狗躺着就行。侯贵儿坚持狗狗必须也有家,于是王一城从废品收购站淘了木头,愣是给小黑小白做了狗窝。

王一城:“小狗很好养的,等它们稍微大一点,再回村子我就把他们也带着。”

保叔:“……”

他深深看了王一城一眼,感慨:“你可真行。”

王一城:“这有啥的。”

保叔笑了笑。

“哎对了,听说顾家的亲家……”

王一城:“唉我去,今早就闹起来了,我跟你讲……”

谁说男人不八卦?

王一城就八卦啊。

他们很快的叨叨起来……

这清水大队,真是本公社有名,哦不,本县有名。啊不是,本市有名。

毫不夸张,市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清水大队,这个大队屁事儿特别多,专门出奇葩。可见多么的声名远播。这要说坏处是有的,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

最起码,田建国这大队长干的比其他大队稳定多了。

其他大队,多少还有人觊觎大队长的位置,他们大队……不好意思,可以干的人,都不想干。

再一个,其他大队对田建国多少还是很恭敬的,废话,这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人,他们村子上门闹事儿怎么办?这可是小孩子打架都能拎板砖的大队。

风评被害!

但是莫名又有点用。

田建国:就很突然的被人尊敬。

他真是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了。

像是今天田建国来公社开会,就觉得十分微妙。

“这又是开会干啥?”

“老田啊,快来坐,你坐这边。我给你倒杯水?”

田建国:无言的沉默。

你看看这……

“上面要下放一批有问题的,可能要各个大队分几个。”

“那肯定是要去条件差的大队啊,去条件好的还改造什么。”

田建国:“那估计没我们大队,我们大队算是条件不错的。”

众人默默的看向田建国,幽幽:“那倒是未必。”

去你们大队才真是渡劫!

田建国:“哎不是,你们什么意思?”

“没没没,老田你误会了。”

“哎对了。老田,你们大队是不是有一家子姓何的?”

田建国点头:“有,怎么?”

何家几个柱子,他都看不上。

“我们大队老黄家跟你们大队的何家是姻亲,后来闹掰了离婚了,这个你晓得吧?”

田建国:“晓得,怎么?”

“嗐,你不知道,他们家出事儿了。何三柱儿和黄家的黄翠芬有一个闺女,才两岁的小丫头,这父母离婚了,谁都不要孩子,黄家就给孩子送人了,送给他们隔壁邻居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牺牲了,儿媳妇儿改嫁了。这老太太就想养个孩子,当时她收养了那个小丫头,我们村里人都觉得不合适,因为这孩子爹妈都在身边,养了也白养啊。不是我们门缝看人,而是就冲着这糊涂父母,保不齐他们真是能干出孩子大了抢人的事儿。黄老头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他闺女黄翠芬糊涂啊,过些年岁数大了,他也未必管得住闺女。反正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合适,劝了好久,但是老太太坚持,我们作为外人也管不了。”

田建国:“出岔子了?”

“可不!出岔子了!那老太太开了介绍信要去探亲,我们大队也给开了。就在黄翠芬结婚当天,人家老太太带着孩子走了。因为当天是黄翠芬结婚,又闹到了派出所,根本没人在意他们家。昨天我们才知道,这老太太牛逼啊,竟然把房子卖了!”

“什么?”

大家都震惊了,田建国也震惊了。

“这房子能卖?”

“说是赠送了,其实应该还是卖,卖给我们村另外一家子了,那家儿子多,一个个大了结婚了住不开了。她以前的儿媳妇儿就是嫁给嫁给这家的老三做续弦。相当于她把这个房子低价卖给前儿媳了。听说两间房才卖了五十块,里面柜子椅子,锅碗瓢盆都不要,连老母鸡都给儿媳妇儿留了一只。你看看这多合适?妈呀,这便宜可是大发了。唯一的条件就是暂时不声张。那家儿子多,也不怕说开了打起来。这么大的便宜,自然是不说。”

这位大队长姓古,古大队长也是震惊:“她原来是打算探亲走了,就不回来了。”

“不是拐卖孩子吧?”

有人担心的问。

古大队长摇头:“拐卖啥啊。他家在我们当地住了几十年了,有名有姓,有房子也有粮食,啥都不缺,根本不至于。那些东西,一百块卖了都是她吃亏了,可她还是卖了走人,宁愿吃亏也要带着孩子离开。那分明还是就想躲开黄家和何家了。我们都怕她白养了孩子,长大把孩子要回去。但是不曾想,人家早就有打算了,根本就没打算继续留在本地了。听说他家在阿广那边有亲戚,那是她亲弟弟,她说要去探亲,开的就是这个介绍信。我当时都没多想,但是不曾想,她真是……果然人老了总是有些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