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对比啊(第3/5页)

他感慨:“我发现你这人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跟你讲啊,只要不涉及到原则大问题,别的都无所谓的。你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人多累啊。”

其实如果不是怕被人上纲上线,原则大问题他都无所谓。

注意一些,那是为了自己。

但其实,他不在意的。

王一城就觉得,洪月新这人好像格外容易在意别人的眼光,小铮也是这样。

洪月新抿抿嘴,说:“人的名树的影。”

王一城噗嗤一声笑出来:“你就是想多了,累不累啊你,真是没必要。”

他戳戳宝丫:“宝丫,谁最美。”

宝丫:“我!”

王一城:“你看我们宝丫不在意别人眼光又自信多可爱啊。”

宝丫咯咯咯,她已经吃完啦,小姑娘坐在餐桌上撑着脸蛋儿,洪月新:“你去玩儿吧。”

宝丫:“我等一下要收拾饭桌呀。”

虽然不做饭,但是她跟小哥哥都要帮忙收拾饭桌的。爸爸说,大家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谁也不能偷懒。

洪月新:“等一下我收拾,你们吃完都走吧。”

“好耶!”

两个小孩儿开心的起来,屁颠儿的跑到沙发上窝着听收音机。

小高铮以前可没觉得收音机这么有意思,但是宝丫很喜欢,他跟着听也慢慢的来了兴趣。两个人还能讨论呢,以前他听过就算,现在还会跟着分析呢。

也不管是不是瞎说瞎分析,但是两个小孩儿很快乐。

洪月新:“你也去歇一会儿,我来吧。”

王一城:“行啊。”

一个家本来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多少付出一些。

洪月新:“你这说起要面子,我想起一茬儿。”

王一城:“什么?”

洪月新:“隔壁的一家子申请调走了。”

王一城:“老胡家啊?咋的?觉得丢人?”

洪月新:“据说是啊,我听高宁跟我说的。隔壁的小胡是个特别特别要面子的人,而且很要求进步,他妈丢了这么大的人,虽然最终不会追究什么。但是丢人是肯定丢人的。咱们整个大院儿没有不清楚的,因为这个事儿,近年他也很难升迁了。应该是双方面的原因吧,听说打了报告申请调走。”

王一城:“那可真是要求进步,这么要求进步,怎么不管好他老娘呢。”

“谁说不是呢。”

王一城:“现在想调走么那么容易吧?”

洪月新:“他先申请着,但凡是有调去外地的情况,那肯定就会安排他了。这可长可短的,还是看情况,有的打了申请一两年也调不走,也有的可能几天就调走了。”

王一城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故意的,知道调不走,故意这么做为自己挽回声誉。进而来表示,你看,我是真的觉得羞愧了,这事儿真的就是我老娘的事儿,我是不知情的,我觉得丢脸。你们不能因为这个事儿埋怨我,背地里说道我。我是多么的无辜,我都不想见人了。或者还有,本来不大的事儿,但是王一城非要闹大,结果我现在这样,这是要逼走我啊。我又走不到,我好难啊!大家都来同情我。这样我就能站在委屈的制高点了。”

洪月新:“……”

她回头:“你倒是把人想的很复杂。”

王一城:“人本来就复杂。”

他上辈子可是见过宫斗的,那厮杀,啧啧,人真的是最复杂的,今日还是生死相交的手帕交,明日就是恨不能让其死的绝世仇人。他那几年为什么在宫里那么胆战心惊,就是见得多了。

有时候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包括身后的家族荣耀。

所以再好的姐妹情都能反目,再真挚的感情都能互相陷害。

后宫那孩子没的,一个个的……啧啧!

虽说现在和那时候不一样,但是他可不小看人。

王一城:“你不相信就算了。”

他起身去翻书,讲真,看书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年代教的东西,跟古代并不一样,很多东西都让他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但是又不得不感叹精妙。

“你看的是什么?”

“物理。”

洪月新没打扰他,说:“那你看吧,我回屋了。”

虽然人回来了,但是她还是带了一些工作回来。

“哎对了,你进来一下,我跟你说点事儿。”

这是不想让孩子听了。

王一城:“行。”

他们一起进了房间,洪月新:“我听说你去车间找大师傅问做小汽车的事儿?”

王一城点头:“嗯,小铮要生日了,总要送他一个礼物的吧?”

他挑眉:“这个也没不符合规矩吧?”

洪月新:“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说你不符合规矩,你用边角料做个小玩具没什么的。我就是想问你怎么想到的,让小汽车跑动这个。”

王一城:“那不就那么想的,本来汽车本来就能跑啊,那小汽车虽然是玩具,但是如果不跑一点,怎么能叫小汽车呢。其实我也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实际上我是不懂这些个的。我主要是问了保叔,就是废品收购站的保叔,还有车间几个大师傅,才跟他们一起研究的,大家也觉得做着玩儿挺有意思的。这都是他们的功劳。”

他笑了出来:“我是有这么一个设想的,但是要说细致和完善,都是人家专业的。我就是听着人家给我分析讲解,然后打算自己动手而已。毕竟,亲手做的更有意义嘛。怎么?你对小汽车有什么看法?”

洪月新今天问起这个,那肯定不是随随便便问两句啊。

洪月新看了王一城一眼,说:“你也知道,咱们厂子虽然是汽修厂,但是没有多少汽修厂的活儿。”

王一城点头:“我看出来了,咱们都是做一些小件儿。”

洪月新点头:“对,是这样。汽修厂是省城最大的几个厂子之一,当时之所以决定要建二厂,也是因为实在是承担不了现有的生产任务。这既然忙不过来,总是要想办法的。厂里接续开会了好多次讨论,最终是决定扩建。但是这个报上去之后,上面没有批。说实话这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咱们就不提这个扩建了。但是厂里的生产任务根本完不成,没有办法,这边又开会,最终决定筹建二厂,用来缓解汽修厂的生产压力。”

她娓娓道来。

“这一次,上面批准了,但是省城本来就是重工业基地,好几个大厂子都在省城,出于各方面考虑,最终决定在铁路沿线的外市筹建。这个位置距离省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样才符合整体的工作需求。所以最终选择了咱们市,想必你也听说了,你们调过来的新书记是有门路的,他本来就是下来锻炼的,那自然是要做出成绩,在他的争取下,最终二厂,也就是汽修分厂就建在了咱们公社。因为这边是小地方,又是个小厂子,大家都不乐意过来,而又必须有一个副厂长过来做厂长坐镇,所以我主动请缨过来了。这事儿本来就是好好的,厂里会把订单任务分派过来。但是这建厂又涉及税收。各市之间总是有些掰扯的,一来二去的,在多方的沟通下,咱们厂子虽然是分厂,但是税收归本地。虽然挂着汽修二厂的牌子,但是其实是所有财务独立的。既然这样,那总厂那边就不乐意分派订单过来了。现在是我的老关系,所以那边还会匀过来一些小件儿的活儿,但是时间长了,那边肯定会慢慢的更加抽离的。所以我们得自己开拓起来。这也是我现在这么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