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进京(第2/3页)

黎青执一边用心记忆,一边愉快地

吃东西。

今天的菜肴,真的太丰盛了,里面甚至还有好几样海鲜,也不知道朱前他们花了多少钱。

黎青执都觉得这酒席奢侈,更不用说其他人。

黎老根就看傻眼了,金大伯一家也有点不敢下筷子。

即便吃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金小叶见过世面,算是冷静的,她带着两个孩子跟金父金母,金小树夫妇还有黎老根坐一桌,一边安抚惶恐不安的金父金母,一边给他们夹菜。

当然,她也没有忘了鹌鹑一样不敢动的黎老根,给黎老根夹了不少。

这酒席只办了中午一场,吃过之后,苟同知汪县令他们就离开了,黎青执让来吃酒席的人把菜分了,和金小叶一起回了家。

之前还很惶恐的黎老根,在苟同知他们离开后就精神了,他没回去,打算留在庙前村吹牛。

从省城回来之后,黎老根乐疯了,他到处找人聊天,说省城的种种,还时不时说几句官话,就为了让人知道他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黎青执都觉得没眼看。

办过酒席,黎青执就不跟人交际了,专心准备进京的事情。

吴白川让了一艘船给黎青执,还将之布置了一番。

黎青执看过船,就开始往船上搬东西,顺便布置用来住人的船舱。

十月初一,沈家的船队路过崇城县,吴白川的两艘船跟了上去。

黎青执这天进京的事情不是秘密,也就有很多人前来送别。

目送船队远去,崇城县新码头这边聚拢的来送行的人,都有点怅然若失。

常瞻心情不太好,常翠一开始没意识到什么,等船队远去,却是大哭起来:“小豆哥哥,大毛哥哥,哇……”

“翠翠,别哭了别哭了。”常瞻哄起来。

常翠搂住他的脖子,哭得更厉害了。

钱长生捂住自己的胸口,也有点想哭。

他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是黎青执帮他治好的。

他的表哥给了他一个奇迹,让他可以重获新生,他还因此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表哥对他来说,亦师亦友。现在他表哥走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面……他着实难受。

方锦娘直接就落泪了。

金小树见状连忙安抚她:“锦娘,别哭了,姐姐姐夫他们会过得很好的。”

方锦娘“嗯”了一声,泪水却没停下。

这些人都挺难受的,那些来送别的崇城小学的学生、黎青执的同窗、崇城县商会的商人,还有那些在码头上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其实很开心。

“黎举人这次进京,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状元!”

“我觉得可以,黎举人那么厉害,每次都考头名!”

“要是黎举人考上状元,那可就太厉害了!”

“黎举人肯定是文曲星下凡!”

“说起文曲星下凡……你们去过庙前村吗?就是黎举人老家,听说有很多人去黎举人的老宅沾黎举人的才气。”

“我去过,那天黎举人办酒席,我还去要了一碗菜!”

“我也去了,给了我一大碗黄豆炖猪肉,吃着真香。”

……

黎青执站在大船船尾,看着新码头离自己越来越远,等船队拐过一个弯,也就看不到了。

他又开始看崇城县,这个漂亮的,水网密布的县城,渐渐地也看不到了……

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崇城县,一直没有离开过江安省,而这次,他要离开了。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在大齐,举人考上进士之后,一般会先回乡一趟,然后再去上任。

但他进京有很多事情要做,要了解大齐的情况,也要设法帮原主报仇,再加上他这次进京把家里人全带上了,他考中进士之后不打算回崇城县。

“黎兄!”呼喊声响起,黎青执就见隔壁船上,杜永宁正向自己招手。

说起这船……大齐的船,要是放到现代,其实很小。

就连贯通了江安省到京城的运河,其实也很窄。

所以,这时候的船上生活,其实不那么舒服,不过杜永宁现在刚上船,倒也兴致勃勃。

在不大运河上,两条船并行之后,相互之间离得就很近了,杜永宁问:“黎兄,这段时间你过得如何?”

“挺好的。”黎青执笑起来,又问杜永宁的情况。

杜永宁道:“前段时间,我天天被人拉着吃饭喝酒,都没空静下心来看几页书。”

“那这进京的路上,可要好好学一学。”黎青执道。

“那必须的!”杜永宁就这么跟黎青执聊起来,还兴致勃勃地说了有人送他一辆自行车的事情。

《茕独游记》出版后,他好好研究了一番,还试着孵鸡蛋做沼气池。

但后来临近乡试,他家里人就不让他进行后续研究了,所以他没能拥有一辆自行车。

“这自行车挺好玩的,踩踩轮子就能走,就是我那车踩多了累人,那天我出去骑了一圈,回来腿都是抖的,”杜永宁滔滔不绝,“但这自行车的设计太精妙了,也不知道茕独散人是怎么想出来的!他研究出来的织布机我也看过,织布的速度特别快!”

两人聊着聊着,进入一段比较狭窄的河道,再加上还有其他船逆向行驶……两艘船不能并行,只能一前一后前进。

杜永宁的船落在后面,为了能继续跟黎青执聊天,他跑到了船头。

黎青执有点佩服他,虽然他们离得不远,但说话的时候必须声音特别大对方才能听到。

他说了一会儿嗓子就不舒服了,杜永宁难道没感觉?

他正这么想着,就听杜永宁摸了摸喉咙道:“黎兄你等等,我去喝点水。”

黎青执笑起来:“杜兄,我们等晚上船停了再聊!”

沈家船队这次进京不赶时间,晚上会停船休息。

船上的水手什么的,都是需要休息的。

黎青执跟杜永宁告辞,然后就往船舱里走。

农历十月,算公历的话差不多十一月十二月,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

他跟杜永宁一来年轻力壮,二来穿的衣服厚实保暖,这才能在外面吹风聊天,其他人的话……他们都待在船舱里。

哦,黎老根也在外面,他裹了个大棉袄,正跟一个船员聊天。毫无疑问,他又在炫耀吹牛。

黎青执没管他,进了船舱,然后就闻到一股红糖姜汤的味道。

金小叶拿了个铜制的小炉子,正在煮姜汤,而黎大毛和黎二毛坐在炉子旁边取暖。

在船上也是可以生火做饭的,不过为了避免火炉打翻,这火炉是专门设计过的。

最外面是一个木箱,木箱中间的火炉下面有四个脚,正好抵着木箱四个角,火炉又比木箱小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