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面试(第3/3页)

金小叶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是不可能一直教庙前村的这些女工读书的。

这段时间黎青执让她教,也只是想看看实际情况,好编写合适的课本——他总不可能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随随便便编写个课本给学生用。

不过金小叶不能一直教这些女孩子,但可以让她们去学堂那边读书,她们甚至还可以帮着教导管理新来的学生。

当然,这要看她们愿不愿意,以及合不合适。

庙前村这些女工里,有那么几个,是不适合读书的。

她们学东西很费劲,自己也不想学,只想做针线挣钱……这个时代没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很多,人家不愿意学,黎青执也懒得逼着她们学。

不过像金猫儿这样特别聪明的学生……就算金猫儿不想去学堂那边读书,黎青执也会想尽办法,劝她去读。

金小叶道:“好!我也确实没这工夫一直教她们,等我们从这里搬出去,我想多招些女工回来,多接些活儿。”

金叶绣坊做的各种小玩意儿,还有孩子的衣服卖得挺好的,而金小叶接下来,打算涉及成衣行业,以及给人定做衣服。

在崇城县,大户人家若是请了下人,一般一年会给做两身衣服。

有些人家自己请了绣娘做衣服,但大部分人家,都是在外面找人做,这些活儿接了,可以给绣坊里针线活不够精细的女工做。

此外,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乃至老爷少爷,他们每个季度都会做好几身衣服……这些活儿,金叶绣坊也能接,让绣坊里那些针线活非常好的女工做。

之前地方太小,金小叶没办法大干一场,现在他们一家要从绣坊搬走,绣坊的一些女工还要去学堂读书……她可以再招个几十个女工回来!

金小叶跟黎青执说着自己的打算。

黎青执非常赞同,还顺便将自己记得的,一些汉服的样式画出来给金小叶,让金小叶以后可以试着做。

这个时代的人穿的衣服的样式挺多的,时不时还会流行点什么,比如去年,崇城县的年轻人学着省城的人,会把袖子做得窄一些,今年他们又开始穿宽袖子的衣服了。

金叶绣坊若是做几件样式新颖的衣服出来,兴许还能引领潮流。

黎青执不知道的是,京城,在

木掌柜的努力下,金叶绣坊已经开始引领潮流了。

金叶绣坊的东西花样本来就少见,柳贵妃又爱用,再加上最近吕庆喜风头正盛……朝中很多官员,开始用木掌柜的铺子里卖的金叶绣坊的东西。

那些官员用了之后,商人和那些普通人也就开始跟着用,一时间,金叶绣坊做出来的样式新颖的用品,就成了京城人人都用,非常流行的东西。

不过吴白川从江南带来的金叶绣坊的绣品早就卖完了,现在木掌柜的铺子对外出售的绣品,全是她找人仿制的。

京城,钱富贵跟沈芝兰聊起了金叶绣坊:“听说那金叶绣坊是江安省的?那些绣品的花样着实新颖。”

“金叶绣坊的东西确实新颖,不过在江安省,用的人没那么多,”沈芝兰道,“金叶绣坊能在京城那么有名,也是它运气好。那绣坊开在一个县城,当地有个商人每次都跟着我们沈家的商队来京城。他将金叶绣坊的绣品带来京城,那绣品又被木掌柜看上,金叶绣坊才能在京城出名。”

“那木掌柜,很有些本事。”钱富贵道。

他听说过木掌柜,但并未见过。

燕郡王一直让他小心谨慎,他以前在京城待的时间,加起来都没有这次多。

而这次……要不是他跟燕郡王说他跟沈芝兰多接触,说不定能说动沈芝兰投靠燕郡王,燕郡王也不会允许他在京城逗留。

“确实,木掌柜给吕公公挣了不少钱。”沈芝兰道。

钱富贵闻言,略有些羡慕。

不管是沈家还是那木掌柜,日子都过得张扬,他就不一样了,这些年一直躲躲藏藏的。

不过过得风光也没什么意思……他连个后人都没有!

要是能找到他外甥女就好了,当初他外甥女可是生了个女孩儿的,据说被他外甥女带走了……

那孩子现在应该不小了?完全可以给他当孙女儿!

钱富贵跟沈芝兰约定南下的时间,又将周道的真迹送给沈夫人,也就离开了。

沈芝兰想回江安省过年,因而腊月初十,他们就会从京城出发,前往江安省。

今年过年,他怕是要在江安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