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稿费(第3/3页)

杜永宁这天陪着黎青执去接常瞻,然后留在金叶绣坊,吃了一顿常瞻做的饭。

他对常瞻的手艺赞不绝口,还又跟常瞻买了一些常瞻特别调配的辣椒面,说是要拿回去孝敬母亲。

杜永宁第二天就走了,也是这一天,崇城县开了个学堂。

这学堂是朱前开的,开在朱前出生的村子里。

朱前发达之后,回村修了个大宅子,但他并不去住。

现在,他用这宅子开了个学堂。

黎青执的学堂打算招收穷苦百姓家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朱前这学堂却不同。

朱前雇了一个秀才一个童生在学堂里教书,他这学堂跟李秀才的学堂,还有崇城县的其他私塾并无不同,先启蒙,再讲经义。

只是他的学堂不受束脩,十里八乡觉得自家孩子有点天分的人,都能将孩子送去这学堂启蒙。

普通孩子就认个字,有天分的可以继续往下读。

若是天分特别高的,朱前还会资助他们读书。

黎青执知道这时候的学堂都是这样的,并不觉得意外。

对这时候的人来说,想学手艺可以去当学徒,读书的话……还是该学四书五经。

黎青执没多管这件事,他拿出昨天写的稿子,继续往下写。

因为杜永宁突然到来,他昨天都没给张巡抚送稿子……不过今天可以多送点。

同一时间,省城。

张巡抚把绝味斋送来的食盒翻来覆去检查了一遍,然后发现里面除了两盘用料十足的菜,别的什么都没有。

黎青执的信呢?

虽然黎青执写的书看着很惨,但他已经习惯吃饭的时候看一看了……突然没有他有点不适应。

怎么能突然没了?

张巡抚失落极了。

幸好,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有书坊愿意帮他印这书。

收到黎青执送来的《逃荒录》之后,张巡抚就让自己的心腹将之誊抄了一遍,然后拿着誊抄的稿子去找那些书坊,看哪个书坊愿意帮忙印书。

他本以为没人愿意,结果才过去两天,他的心腹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这天下午,张巡抚就去了那个愿意帮忙印书的书坊。

这书坊是沈家的商行开的,沈家家主亲自来见张巡抚,言语间极为亲近。

沈家商行现在的靠山,是吕庆喜!

“张大人,您这书我们马上就帮您印刷,你送来一点,我们印一点,先印一万本如何?”

张巡抚有点没反应过来,他原本只打算印上两千本。

一万本……他没那么多银子。

“这银子……”张巡抚迟疑。

沈家家主道:“大人,这书字字珠玑,每一千字,我给您十两银子,现在有六万字,我给您六百两。”

说完,沈家家主拿出六百两的银票给张巡抚。

张巡抚愣住。

沈家家主道:“茕独散人的书是被陛下称赞过的,必然好卖!江安省文人颇多,卖个几千本不成问题,剩下的就送去京城……我们沈家的船队,正好打算一个月后进京。”沈家家主看到这书,就激动了!

茕独散人的新书,印了肯定能赚钱!

当然关键不是这个,关键是……这书明显又是针对晋王的,吕公公一定喜欢!

他要快些将书印出来,好送去京城!

张巡抚听沈家家主这么说,才想起来这书是能卖钱的,不需要他贴钱印。

不过沈家家主出这么多银子……张巡抚拿着银票问:“你们给我这么多银子,可还能挣到钱?”

“自然是能的。”沈家家主道,在书坊,四书五经这样常用书价格并不贵,但《逃荒录》这样的书不便宜,他们卖这书是能挣钱的。

当然给出去千字十两银子的高价之后,他挣的不会太多就是了。

但他印这书,不是为了挣钱!

沈家家主笑眯眯地看着张巡抚:“张大人,我们都是为吕公公办事的,您不用这么见外!”

他早就听说张巡抚是吕公公的人了,只是之前不敢确定,再加上自己只是个商户,就不好找上门去。

但现在张巡抚都主动找他了!

沈家家主打定主意要跟张巡抚搞好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吕公公办事。

张巡抚:“……”他真的跟吕庆喜没关系!

沈家家主这时候又补充了一句:“张大人您放心,这书我保管给您印得漂漂亮亮!”

之前那《沉冤录》也不知道张巡抚是找谁印的,竟然印得那般丑!

他们沈家商行的书坊印的书,绝对精美!

说起来……茕独散人就是张巡抚吧?他处理政务之余,竟然还不忘写书,这必然是为了让吕公公高兴。

他也要努力一些,攀紧吕公公这棵大树。

听说陛下抱养的那孩子,健康又活泼呢!

沈家家主还想请张巡抚吃饭,但张巡抚拒绝了。

他拿着沈家家主给的银票回到家中,写信问黎青执为什么今天没有稿子送来,然后又将六百两银票放进去,说了今天的事情,暗示黎青执有空的话,可以多写一些。

黎青执写的每个字,可都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