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学者(第2/2页)

“齐国欲定官方之策,还需与学堂教谕相商?”

“师长所言,施政之策,需多方参鉴,反复论证,方能使之不为乱命。”

“善!”闵佑文微微颔首,“齐人治政,较我大秦严谨呀!”

“去吧,在齐国需好生用功学习,他日返回大秦,必为朝廷重用。”岳敬修朝柏广永叮嘱道:“另者,在齐国务必谨言慎行,遵纪守法,不要污了我大秦之声名。”

“小生谨遵大鸿胪之命。”柏广永躬身应诺道,随后又朝闵佑文施了一礼,退后两步,便抱着书本朝阅读大厅走去。

柏广永来到一处靠窗的桌案旁,那里已经有三名年轻人正伏于桌上,奋笔疾书地摘抄书册上的内容,听到动静,便抬起了头。

“广永,你可是打着找书的幌子,故意耽搁这么许久,让我们几个兄弟多抄些书页?”岳绍华使劲甩了甩发酸的手腕,小声地抱怨道。

“就是,平日里看着你这般老实,可到了关键时刻,却要偷奸耍滑,陷害兄弟!”潘治平也放下笔来,笑着说道。

“小永子可不是那样的人!”袁德恒继续握着笔,抄写着书册上的段落,“指不定,是在馆内遇到了熟人。”

“哟,广永,你在我们齐国还有熟人?”潘治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怎么着,什么时候背着我们几个人,在长安勾搭了一个漂亮的女子?”

“适才,在甲字9区遇到了我们大秦的官员。”柏广永将手里的书本轻轻的放到桌案上,低声说道:“故而,稍稍耽搁了一会。愚兄在此,向几位贤弟赔礼了。”

“你们瞧瞧,咱们这位来自秦国的年兄,又是这般拘礼起来!”岳绍华笑着摇摇头,“我等只是与你开玩笑,怎生会怪你?哦,对了,遇到你们到访的大秦官员,都说了些什么呀?他们有没有给你送点什么见面礼?”

“只是彼此问候寒暄片刻,未曾有什么见面礼。”柏广永苦笑着说道。

话说,在齐国大学堂里的这些众多年轻学子,性格飞扬跳脱,极为活跃,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显得特别乐观向上。他们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几乎人人都带有几分傲气,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不过,在与之相熟后,发现他们待人热情、大方,而且善于向他人学习,能开放的接受别人的意见,非常容易相处。

通过接触,柏广永了解到这些能考入大学堂的学子,半数以上为齐国富裕阶层的子弟,或者为国内贵族、官宦后人,拥有的能量不可小觑。

“好了,好了,文渊阁乃是读书幽静之场所,勿要这般喧哗了。”袁德恒见周围不少读者已经对他们这般哄闹说笑纷纷投以嫌弃的目光,便立即小声地阻止道:“大家伙赶紧将相关资料摘抄完毕,到了晚上,小潘要领着我们去吃大餐。”

“吃大餐?”柏广永闻言,便有些怔住了,颇为担忧地问道:“那要花费……花费多少钱?”

他们这些来留学的大秦监生,虽说是经过国子监一番精心挑选被送到齐国进修,但无不是普通人家子弟,那些据有深厚背景的监生可不怎么稀罕冒着海路风险,万里迢迢前来齐国来镀一层金——大秦内阁政府其实自身也不知道派学生来齐国能学到点什么,只是出于要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目的,才做出此番安排。

像柏广永这般,在大秦南京国子监学习数年,但资质一般,仅过第一关——院试,获得生员资格,即秀才。而那些有望通过乡试的监生或者秀才,自然是不愿意来齐国留学,以免耽误自己的大好前途。

至于,那些有深厚背景,或者家中资财无数的监生,更是不想漂洋过海,前往齐国这个“文风凋敝”的国家,去学捞什子“奇技淫巧”之术。只要在南京国子监混个几年,待地方有了缺,通过家中长辈一番运作,一县掌印官做不了,但要弄一个县丞、主簿,或者掌文牍出纳的典史,应该不是难事。

而柏广永,家中无财又无势,且资质一般,科举无望,为人老实忠厚,便很“荣幸”地被挑选为留学齐国的监生。在大兴的东南大学堂学习期间,每月可获得学校发放的三块钱的生活补助,以应生活日常开支。

补助虽然不多,但相较于大秦的普通百姓而言,不啻为一笔“巨大”的收入。大学堂里住宿无需花费,日常饭食也较为便宜,精打细算一番,柏广永每月还能攒一些零用钱。但要凭他攒的这点钱,想要在长安城凑份子吃顿大餐,那可就不够看了!

“不需要你花费一分钱。”潘治平笑着说道:“今晚,有一个金主请客,准备庆祝他在上个月获得的皇家物理科学奖。好家伙,他这笔奖金,可是拿命换来的。这腿摔折了,还没好利索,便迫不及待地要向所有人来炫耀他的伟大成就!”

“小潘,你该不是说的是景王殿下吧?”岳绍华好奇地问道:“你可是与殿下相熟?”

“我这种小角色,哪里能与景王殿下攀上关系?”潘治平笑着说道:“我二哥受邀参加今晚庆祝宴会,届时,要为景王殿下成立的飞天研究院捐一笔钱。我听了消息,便向他讨了几个参会名额,带着你们去吃一顿大餐。”

柏广永听罢,顿时惊住了。

齐国的王爷摆功请宴,所请之人,想必不是高官巨宦,就是商界大贾,皆为富贵之辈,而他这个来自大秦留学的“白丁”却要跟着去蹭吃蹭喝,这如何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