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蓬勃发展的种植园(第2/2页)

毗邻的金华府主政官员们,在上有政绩考核,下有百姓向往美好生活愿望,旁边还有威远府耀眼发展的刺激,如何会甘心做一条不求上进的咸鱼?

不就是开辟种植园,不就是吸引有钱的主来投资建设,不就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嘛。宣化能做,威远能搞,咱们也可以跟着后面学呀!

这帮商人,来了金华府后,先后也考察了不少地方,不断地以各种问题来挑剔和为难地方政府,妄图以最大优惠幅度取得种植园的经营权。虽然这些行为着实让人讨厌,但这也说明他们已经非常有意向了。

地方政府为了以后发展的可持续性,会以经济作物的不同类别,而制定区别的租赁期限,比如咖啡种植园,总不能将租赁期限一下子就定为三十年。那岂不是待咖啡树生命期结束后,地方政府还得另外出一笔钱将这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咖啡树给铲掉,那可亏大了。

因而,金华府也参照威远府模式,将咖啡种植园经营期限定为二十年,就是想获得后期一部分收益,或者再高价转让,为当地政府和民众获取一些利益。

可是,这帮商人明显想要延长种植园的经营期限,最不济也要获得土地租赁到期后的优先续约权,以期获得最大利益。

“另外,我金华府可以在诸位投资到位后,每二十亩地,附赠一名土人苦力予你们。如此,你等可还满意?”黎兆年笑吟吟地说道。

“南洋土人,还是本地土人?”

“……呃,自然是本地土人。”

“本地土人基本上都处于刀耕火种的状况,哪里会种地!”

“这又有何难?你们可以用鞭子教他们学种地。”黎兆年冷笑着说道:“你们想想,一个苦力,最起码可以服务五到八年,使用得当的话,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是可能的。……这得给你们创造出多少财富?”

朱全平等人听了,顿时有些意动。要是圈上一百亩地,那就可以免费获赠五名苦力,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创造出几百块的收益,十年的话,那可就是好几千块。

“敢问通判,这油棕的特性和经营收益情况又是如何?可否也一并与我等介绍一二?”当众人来到一片油棕种植园附近时,苏锡饶有兴致地问道。

“哦?若是各位对咖啡的未来收益存有疑虑的话,其实也不妨考虑经营油棕树。”黎兆年说道:“这油棕绝对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一种产油作物。经过初步测算,每公顷油棕树的产油量,年平均为三千到三千五百公斤。要知道,同样的产油作物中,油菜籽为仅为五百公斤,葵花籽大概在四百公斤,大豆更是只有只有三百多公斤。可谓油料作物中的油王。”

“这棕榈油由棕榈果压榨而得,出油率大概在20%左右。你们瞧,这棕榈果生长在油棕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约2000多个棕榈果,重量20-30公斤。棕榈果成熟收获后,经水煮、碾碎、榨取等工艺后得到初步的棕榈油,然后在经过精炼,去除里面的杂物和气味,就能获得到精炼棕榈油。”

“你们想想,这油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用的物资,需求量自然是源源不绝,耗用量也是极大的。我金华府准备引进数家投资商贾以建立相应的棕榈油加工厂,届时,你们所产棕榈果便可就近售卖于金华,而不必运回威海或者本土。如此一来,你们就省下了一笔额外的海上运输费用。”

“当然,这油棕种植园的经营期限亦为20年,绝对会给诸位带来长期而稳定的超额利益。”

因为油棕的移植到齐国的时间比较短,至今不超过15年,最早移植栽种的那批油棕树每年仍旧在大量的产果,以至于当地政府笃定这种经济作物也如咖啡树一般,生长周期会长达30年,因而才会定下20年的经营期限。

殊不知,每棵油棕树经济树龄基本上是在20年左右,不会超过25年,产量随所处树龄结构的范围而有所差异。在移栽前,油棕树一般需要16-18个月的育苗时间,移栽至种植园后,要经过3-4年的生长才开始结果,一开始果串重量仅10-15公斤,随后逐年增加,最终稳定在20-30公斤。7-14年后,油棕树进入产量高峰,15-18年后产量逐渐衰退,之后老化淘汰。

可以想象,当20年后,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地方政府在接收棕榈油种植园,看到大量已经老化败落的油棕树时,一定会心意难平。

“这边是什么作物?”在返回宁乡堡的途中,一行人留意到附近有一片稀疏的林木,外围竟然还有武装乡兵骑马巡视,不由大为好奇。

“哦,那是七八年前从美洲弄来的树种,听说极为珍贵,专门于此精心栽培和养育。”黎兆年瞄了一眼,笑着说道:“至于具体用处嘛,暂时尚未得知。本土的几家工业研究院还在对其出产的乳液进行研究,想来其以后的作用应该不亚于油棕和咖啡吧。”

“也是吃的吗?”

“不是。……似乎是一种工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