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兵锋(七)(第2/2页)

“那将军是打算一直困守此处,等待建奴来攻吗?”杨王休不满地说道:“你要知道,在山东之地,并不是所有地方势力都愿意降清。如今,大明太子于登莱现身,虽然会引来建奴的攻击,但也必然会使得那些举棋不定的地方势力随之响应归顺。大明,毕竟享国两百余年,人心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哼,大明若是有一些人心,也不会被大顺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自个吊死在煤山上。”赵应元冷哼一声,说道。

“那将军是准备穿过山东、河南,返回陕西重投大顺旗下了?”

“老子当年是贺一龙的部下,两年前,闯王火并贺一龙,尽收我们革左五营。在大顺军中,向来被人低看一眼。数月前,郭帅离开山东,竟然丝毫未予知会我们。这分明是将我们当做了弃子,任我们在山东自生自灭。这陕西,老子是不愿意回去了!”赵应元愤愤地说道。

“既然不投太子,又不愿回返陕西,那何如夺占青州,尽掠府库,壮大我部实力,以观山东局势之变。”杨王休建议道。

“青州城高墙厚,我部仅数千人,如何能轻易攻克?”

“诈降!”杨王休说道:“建奴目前在山东之地大肆招降纳臣,以为尽快平复此地局势。我们择其精锐快速突至青州,然后遣使入城,要求纳降于建奴。他们闻之,必不会有疑。待进入青州城后,迅速控制城防要害,夺取城中府库,斩杀建奴官员和守卒。随后,我等可大开粮仓,尽收城中精壮充于部伍。”

“诈降?……建奴会信吗?”

“试问,山东诸多府县可曾有一城,是建奴出动大军克复的?”杨王休说道:“兼之,建奴初至山东,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几人。在短短数月时间里,收降官兵近万人。若我等亦打出降顺建奴的旗号,青州城必会纳之!”

“即使,事有不遂。但也总比困守此处,要强出几分。”杨王休见赵应元仍有疑虑,厉声说道:“乱世将至,男儿行事,应当机立断。将军需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干了!”赵应元沉吟片刻,随即抽出腰下的短刀,狠狠地劈在一棵树上,狠声说道:“本想着再夺临朐,筹得一些粮草,以度旬日。如今,诚如你所言,攻青州,聚民壮,扩充部伍。……咱们做一票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