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后记(六)际遇不同缘法各异(第2/2页)

个人选择,外人也没资格指手画脚。

反正有藩属国的支持,除非卷入了十恶不赦的大祸事里,不然保龄侯府的富贵起码还能维持五十年。

五十年后,基本上是第三代当家了,那时候亲戚之间的情分已经很淡漠了,想要守望相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薛家终究少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薛蟠顺利进入了内务府系统,最高当到了内务府五品官员,算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薛二叔,能力更强一些,最后做到了正四品的知府位置,相当不错了。

薛家顺利进入官宦阶层,身上的皇商职位也没去掉,而是由主动投靠的一房族人领了去。

倒是薛蟠最后娶了甄英莲,出乎了不少亲戚朋友的意料。

甄英莲的命运也算是比较坎坷,小小年纪就被拐,之后成为了薛蟠的丫鬟。

后来,其母找上门来,薛蟠不得不将人送走,却是依旧念念不忘。

当时的甄英莲,作为薛宝钗的丫鬟,跟着在宁府女学接受了好几年的培训,加上本身天赋卓绝,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相当突出,称一句才女都不为过。

薛蟠当了几年小官,正是喜欢这个调调。

甄英莲一走,整个人都有些萎靡,后来打听到了对方的落脚点,不停催促母亲薛姨妈上门提亲。

薛姨妈刚开始自然不情愿,可架不住薛蟠一意孤行,最后无奈只能妥协。

好在,这时候甄英莲也恢复了乡绅之女的身份,只要之前被拐卖的经历不宣扬得到处都是,倒是合薛蟠此时很搭。

甄英莲在女学那几年不是白待的,其文学方面的极高天赋,就是林黛玉都相当侧目,结交了不少朋友。

单单就是这一股人脉,便不是薛蟠愿意轻易得罪的。

至于桂花夏家,倒是愿意和薛家结亲。

当然不是已经有了官身的薛蟠,而是接替了皇商身份的那一房族中子弟,不过要求却是比较苛刻,要薛家子弟倒插门。

至于薛蝌和薛宝琴,兄妹俩成年后都过得不错,和家世差不多的人家结亲。

红楼故事里出现的那几位,像是邢夫人的侄女,李纨的表妹,还有代发修行的妙玉都出现了。

当然,她们依旧是打着投奔亲戚的名义而来,至于妙玉和原著差不多情况。

荣府的情况不一样,这些姑娘们的遭遇自然也不一样了。

邢夫人的侄女,日子倒是比红楼原著好过得多,大房在链二的主持下并不缺银子,而且邢夫人的养老也有了保障,在对待侄女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吝啬。

其倒是没有和薛蝌成亲,而是找的一位科举入仕的贾家子弟,倒也算是不错了。

至于李纨的两位表妹,得到了李纨的悉心照顾。

贾珠没死,李纨就是荣府二房下一任当家夫人,让两位投奔而来的表妹日子过得滋润,还是很容易的。

最后,她亲自给两位表妹做媒,乃是贾氏族学里科举出身的学生。

有荣府作为后盾,她们婚后的生活都过得相当不错。

至于妙玉,倒是依旧对贾宝玉高看一眼,可也就是如此了。

以其傲气,就算看上了贾宝玉,也不会伏低做小的。

后来,她倒是借助荣府的关系,去外海各大藩属国走动了一圈,在十八岁的时候还俗成亲了。

她的身份确实敏感,可在外海藩属国那里,就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和讲究了。

牵连到了废太子又如何?

外海藩属国打算迎娶她的存在不在意,大乾这边自然也不会贸然插手干预。

再有就是贾环和贾琮这两个堂兄弟了,一个走文路考上了举人步入仕途。

可惜,不管是嫡母王夫人,还是嫡兄贾珠夫妇,都不是很支持他在官场上的进步。

最后,贾环遗憾的止步于正四品官职。

他倒是没有在意,不过成年离开荣府之后,倒是很少回来。

贾琮的情况要好一些,和琏二走的又不是一个路子,大房在军中的人脉资源,大半都让贾琮得去了。

加上小冰河时期天在不断,边塞自然也是战乱不止。

凭借实实在在的军功,最后贾琮做到了总兵的职位,可以说算是军中一方大佬了。

而大房,则是在军中的势力不降反升!

再说说荣府里出彩的大丫鬟们,金鸳鸯没有遭受大老爷的觊觎,等老太太死后直接回了家,最后嫁给了城外的一个地主。

平儿倒是成了琏二的通房,最后还生下了一儿一女,一辈子围着琏二和王熙凤打转转。

李纨身边的丫鬟,邢夫人和王夫人身边的丫鬟,老太太所居荣庆堂的大丫鬟们,走的是家生子的老路子。

不是成了通房,就是成了管家娘子。

倒是三春,史湘云以及薛宝钗,还有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全都跳出了下人仆役这个圈子。

要么跟随自家小姐,要么等小姐出嫁后搭上了外海冒险的顺风车,总之全都混出了名堂。

这可真真了不得!

像是司棋,侍书还有入画,最后全都成为了官太太,尽管全都是藩属国的官太太,还是很有话语权的那种。

至于其余丫鬟,凭借在女学学到的一身本事,就算是嫁入豪门大户人家,都有十足的底气和能耐立稳脚跟。

一个个的全都是气运不凡,福泽延绵之辈,死后一身气运全都落入了住处太虚幻境正常运转的贾蓉之手,帮他继续深度掌握世界权柄,简直爽歪歪……

第八卷 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