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页)

这时候儒家反而不慌不忙起来,反正有些能力的公子都是我儒家的弟子,我儒家虽然现在比不上法家,可再等一十年,就到了我儒家该兴盛的时候了。

总归,学习儒家的十几位公子中,总有一个能登基的吧。

站在悬崖边上的法家无奈,也只能选择铤而走险主动出击,力求把儒家按死在崇尚法家的帝王始皇帝还在位的时候。

这便有了李斯提议“焚书”之事。

又过三月。

在这段时间内,法家和儒家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几乎到了一见面就要吵起来的地步。

话语权的争夺,往往比战场上的争夺来的更加惊心动魄。

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始皇帝忽然宣布自己要去行宫住一个月,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更加引起了法家和儒家臣子的猜测。

莫不是有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的大事要发生了?

一列车队正从怀县出发,往咸阳而来。

赵不息带着樊哙夏侯婴和韩信,以及数个墨家弟子,正慢悠悠的往咸阳而来。

樊哙是年后自己来到黑石的,吕雉已经出发去齐地了,临走之前和吕嬃樊哙夫妇说了些什么,樊哙顿时觉得自己身为大丈夫岂能只满足于做个杀猪的屠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当建功立业才对,于是就在吕嬃的支持之下收拾了包袱来投奔赵不息了。

有了这么一员能生吃猪腿的猛将,赵不息顿时觉得自己安全感大大提升,曹操身边有典韦,刘备身边有赵云,都活的好好的,反观没有保镖的孙策就被人刺杀一箭射死了,还是得有个猛人做保镖自己才能安心啊。

“咱们不着急赶路,阿信啊,你这一路上多看看路边的山啊河啊,哪座山易守难攻,哪条河可以用水战,这些都多想一想。”

赵不息坐在马车上,拉着韩信的手絮絮叨叨。

这还是赵不息进来才发现的一项韩信的本事。

——韩信对于方向和地形有着极其强大的分辨力和记忆力,只要走过一遍,韩信就能在纸上画出他曾经经过的地形图。

能成为名将不是没有原因的,背水之战、十面埋伏、暗渡陈仓,这些计策无一不是借助地形进行战斗,韩信仅仅凭借脑子就能将只见过一遍的地方用在自己的兵法之中。

赵不息这次就特意带上了韩信和专门做沙盘的墨家弟子。

来都来了,总该带走一点东西吧。

“还有咱们到了咸阳之后,我去陪我便宜爹,你也别总是蹲在院子里看兵书,多出门走走,看看咸阳城四个门哪个防守最薄弱……”赵不息叮嘱着韩信。

韩信尽管不知道主君为何要让他记这些,可出于对赵不息的信任,韩信还是牢记在心。

——嗯,要记住地形,察探防守,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