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瓦罐煨莲藕(第3/3页)

嬴小政低头道:“但舅父心中的好歹,与政儿心中的好歹不一定一致。”

朱襄道:“确实如此。不过你看,我连你曾大父都能接纳,难道你还能比你曾大父暴虐?”

嬴小政想着曾大父的模样,然后信心十足道:“绝对不会!”

现在秦国粮食很多了,他会约束秦军杀俘。而且他也不会如曾大父那样充满猜忌,差点逼杀大功臣。

朱襄道:“那你还有什么不放心?”

嬴小政揉了揉鼻子,又低头撞了朱襄的肩膀一下:“先别去书房了。舅父离开吴郡之后,政儿都没有好好吃上饭。”

朱襄无奈:“我想我留在家里的膳夫不至于喂不饱你……好好,别撞了,我先给你做饭去。”

嬴小政还像小时候一样拽着朱襄的袖口,朱襄叹着气拖着突然幼稚的小外甥往厨房走。

“想吃什么?”

“肉。”

“……我们家难道缺你这口肉吃?怎么天天就想吃肉。”

“肉。”

“好好好。不知道冬季还有没有没坏的莲藕……嗯,冬笋应该可以吃了。”

“肉!”

“肉也要有配菜啊,总不能光吃肉。再做一条鱼好了。”

“肉!!牛肉!羊肉!猪肉!不吃鱼!”

“怎么和夏同一样?鱼那么好吃,还健康。”

朱襄嘟嘟囔囔,嬴小政吵吵闹闹。

李牧和子楚还是有点担心两人会不会在人后吵起来,找过来一看,都无奈极了。

子楚道:“怪不得政儿担心朱襄生气后,反过来自己先生气了。这都是朱襄宠坏的。”

李牧道:“我早说了。”

子楚听到自己无辜被朱襄敲了一下,抬脚跟上,大骂道:“朱襄,我哪里招惹你了,政儿不吃鱼,你还能怪我身上?”

朱襄没好气道:“你就说你吃不吃鱼吧。”

子楚道:“不吃。”

李牧给了子楚一个鄙视的眼神。政儿的坏习惯,全部都是继承自这位秦太子。朱襄把政儿教成这样,已经很努力了。

朱襄道:“反对无效,今天给你们炸小黄鱼。嘿,没想到居然捞到了小黄鱼。”

嬴小政道:“炸鱼勉强可以吃。”

子楚道:“这个可以。”

李牧叹气:“真是亲父子。”

子楚和嬴小政同时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却无法反驳。

他们总不能说不是亲父子。

朱襄笑了笑,道:“好,炸鱼,再炖个莲藕肉。”

他琢磨着今日的菜谱,子楚和嬴小政点菜,李牧就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李斯、韩非、蒙恬担心有什么用得着自己的地方,也跟了过来。

现在三人面面相觑,都很尴尬。

李斯:继续留在这里?

韩非:蹭饭?

蒙恬:我想溜走……

三人头疼极了。

谁知道气氛会突然大变,变得如此温馨,让他们三个外人格格不入啊!

“愣在那里干什么?来帮我打下手。”朱襄见到三个又贴墙角的人,没好气道,“你们三人蹭饭,还不干活?”

“来了来了。”韩非最先撸着袖子过去帮忙,李斯和蒙恬也扭扭捏捏跟上。

李斯倒是会一点,蒙恬完全帮倒忙,被李牧拉到一旁垂头丧气劈柴。

蒙恬万万没想到,自己要跟着公子政,居然还要会做饭。

为何李斯和韩非会做饭?李斯就罢了,出身贫寒。韩非可是韩公子,就算不得韩王看重,也不至于自己亲手做饭吧?

韩非表示,他原本是不会的,在朱襄家借住了那么久,就会了。

“莲藕洗干净,和猪肉一同放进瓦罐里,再加入一些紫菜……这个就是紫菜。”

“冬笋切片炒肉,勾点芡……就是这个粉,土豆淀粉。”

“我来炸鱼,你们都让开,小心烫着。”

朱襄不断忙碌,把厨房里的人指挥得团团转。

子楚烧火,嬴小政拉风箱,父子二人一边添柴,一边往灶台里丢土豆。

朱襄看到,连忙阻止:“往灰里丢,别丢明火上。你们是想吃烤土豆,还是想用土豆烧炭啊!”

父子俩赶紧把土豆扒拉出来,喷了一手一脸的灰。

切肉切菜的李牧叹了口气,再次确定,政儿的坏习惯都是源自他亲生父亲,朱襄真的辛苦了。

另一处别院中,春申君得到了太子子楚和长平君朱襄回吴郡的消息。

“朱襄将太子子楚背下船,太子子楚疑似昏迷不醒?”春申君皱眉。

这是伪装,还是真实?

他让人准备好礼物,准备明日就去拜访太子子楚和朱襄。

“希望太子子楚真的出事了。”春申君喃喃自语道,“可不能让公子政当秦王啊。”

他亲眼见到公子政在吴郡掀起的血雨腥风。

公子政小小年纪就如此残忍暴虐,且野心勃勃。若公子政当上了秦王,恐怕是第二个秦昭襄王。

六国只希望之后的秦王都与如今的秦王柱一样,也就与韩国小打小闹,显得攻击性不强的样子。

不能再出现第二个秦昭襄王了。

三晋之地的战场上。

廉颇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骂道:“谁骂我!”

他的亲兵很疑惑,为何将军打喷嚏会认为有人骂他。

廉颇揉了揉鼻子,有些想念朱襄了。那竖子在南边不知道如何,有没有好好照顾政儿。

“君上也真是,非让我慢慢打,一边打一边屯田。”廉颇骂骂咧咧,“我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以前我都是只管打,打下来的事都交给别人,何时这么憋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