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始皇崽围巾(第2/3页)

嬴小政立刻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政儿确实很聪慧!”

老秦王戳了一下抢了自家祖父所有风头的小胖墩的脑袋:“好了,先回宫再慢慢说。”

老秦王对被冷落的太子柱招了招手,将嬴小政抱起来,塞到太子柱的怀里。

太子柱:“???”

老秦王道:“你后院那些女人教不好政儿,政儿由我亲自教导。你在宫殿旁的宅邸给长平君和长平君夫人,他们夫妇俩仍旧负责照顾政儿。你有时间也要多和长平君多请教,他是寡人留给你的臣子。寡人希望你和长平君,能像寡人和应君一样。”

周天子分封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如秦国国君成为诸侯时,只是“伯”,但秦国国君不要脸,在秦国内部秦人都尊称秦王为“公”;楚国国君只是“子”,比秦国国君更不要脸,一句“我蛮夷也”,自称“王”。

所以春秋时,诸侯国没有“侯”这个爵位。“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诸侯国的封君,属于“卿大夫”一级的特殊荣誉。

这时秦国封君和商君所列军功爵位没有关系,是额外的厚赏,比如商君的军功爵位只是第十六级大良造。

到了战国时,各国争相称王,这时才将“封君”升格成了“封侯”。“侯”和“君”的地位已经等同,称号开始混用。比如“应侯”,也常被叫为“应君”。

此时的“侯”比原本的“君”权力还要小一些。

春秋和战国初期的“君”真正享有对封地的领导权,等同于小诸侯,所以封号就是地名。

战国后期强势的君王纷纷剥夺封君对领地的管理权,许多封君只享有赋税供奉,且封地不能传给后人,所以封号就不一定采用“封地”了,比如武安君。

秦国爵位在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才往上加了伦侯(无封地,刘邦后称关内侯)和彻侯(有封地,刘彻后称列侯),正式将“君”的称呼改为了“侯”。

此刻虽没有明文规定伦侯和彻侯的区别,但从称号上已经显示出来了些许地位差异。应侯(君)和长平侯(君)都有是用封地的实封,相当于彻侯;武安君就相当于伦侯。

将来蔡泽封号“纲成君”虽然是地名,但纲成是蔡泽祖地,当时还在燕国手中,所以这也是选了个寓意好、对蔡泽包含期待的称号的“伦侯”。

不过老秦王这次良心发现,已经决定给武安君实封。有了封地后,“武安君”的“武安”二字才是真正的赞誉。

从封侯的区别可以看出,秦国的封爵除了功劳之外,出身和君王的偏爱更为重要。

老秦王给朱襄封有实际封地的“长平君”,朱襄在朝臣中的地位已经隐隐超过了武安君(武安君有了实际封地后,地位又一跃众封君之首)。

老秦王想要拉拢人的时候,真的很舍得。

他还亲口对太子柱说,长平君不仅是我的臣子,更是我留给你辅政的臣子。只要朱襄不做变法和谋逆的事,就基本已经确定会在下一代秦王那里继续得到重用。

这时,一众秦国大臣和贵族看向朱襄的脸色才彻底变了,在秦王当面,也难以隐藏嫉妒神情。

太子柱的脸色也变了。他变得极其感动,眼泪都流下来了。

终于,终于,他苛刻的亲爹第一次当众对他说托付国政的事!以前他爹都是用嫌弃的眼光打量他,好像马上就要下诏废了他似的。

我这个太子之位终于稳固了吗?只要我命够长,就能当秦王吗?

太子柱突然想起了自己老病去世的亲亲大哥,一盆雪水浇下,他冷静了下来。

寿命比亲爹长,难。

“是!儿一定厚待长平君!”太子柱领命,然后一手稳稳抱住嬴小政,一手握住朱襄的手,“长平君,路途遥远,辛苦了。过几日我大办宴席,为你接风洗尘!”

我都儿孙满堂了,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臣子了!

在控制欲极强寿命也极强的老秦王手下当太子,还不是第一个太子的太子柱眼睛都冒光了。

“叮!”

朱襄看着好感度列表中挤出一个象征秦孝文王的像素头像框,艰难地向上攀升,最后定格在了一心多一丁点,比白起还高一丝。

本来还沉浸在“好友真的是公子子楚”悲伤中的朱襄,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怎么会有人与信陵君一样,见面就给自己送心?难道这位在魔改的秦国电视剧中都当背景板的秦孝文王,其实和信陵君一样有礼贤下士的优良品质?

“子楚,你也来向长平君行礼!”太子柱松开朱襄的手,将身后的子楚拽出来。

自从子楚回国后,做事十分亮眼,连带太子柱也得到亲爹许多赞赏。所以他对立子楚为嫡子这件事变得心甘情愿,不再仅仅因为华阳夫人而爱屋及乌,此刻专门拉着子楚亮相。

还在逃避状态的朱襄,被迫与子楚四目相对。

“朱襄,我……”子楚嘴唇蠕动,即使他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猜测以朱襄的性子,只要自己能拿出合理的说辞,朱襄不会怪罪自己。但真的见面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只剩下惶恐不安。

“啪”的一声,太子柱的巴掌拍在了子楚背后。

太子柱并不知道子楚和朱襄的往事,他眉头一皱,训斥道:“你怎么能直呼长平君的名字?”

朱襄看着子楚龇牙咧嘴,当众出现丑态,明白太子柱这一巴掌估计没收劲,拍得有些狠。

他条件反射替子楚说话道:“我无字无姓,公子子楚的称呼并无不妥。”

范雎见老秦王还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看笑话,不愿意回宫。

为了在寒风里等了这么久的同僚着想,他插话道:“长平君虽无姓氏,但之后天下庶民恐怕都会认可长平君氏‘朱襄’了,公子子楚称呼长平君为‘朱襄’确实并无不妥。君上,路途劳累,请回宫休息。”

老秦王本来还想多看几眼热闹,看到相国眼中的不赞同,遗憾地点头:“回宫!”

宫乐响起,众臣俯首,再次恭迎秦王。

朱襄本想一同跪下,被老秦王拽着往前走。

老秦王道:“柱,子楚,与朕同乘一车。”

“是!”太子柱抱着从今以后就是他最喜欢的小乖孙,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子楚也低着头跟上了老秦王和太子柱的脚步。

范雎叹气,额头的青筋突突突的跳。君上就是不放弃看公子子楚笑话吗?算了,不是当众给公子子楚难堪就行。

“武安君,辛苦了。”老秦王为了看热闹丢下了其他人,范雎只得上前安抚。

白起恭敬道:“末将没出什么力。应侯坐镇咸阳,巩固后方,才有末将施展抱负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