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物外行藏(二)(第2/2页)

*

拜过岫青寺后,宋澜与落薇同回皇城,在燃烛楼跪到黄昏时分。

宫人来回穿梭,将周遭的蜡烛一只一只地燃起来,落薇捻着手中冰凉的佛珠,端正跪着,宋澜从蒲团上起身后,转头来扶她:“今日祭典总算圆满,阿姐可累坏了?”

落薇握住他伸来的手,并不答他的话:“子澜,你我何日去拜汴河?”

那串佛珠硌在两人的手心之间。

听了她的言语,宋澜的手忽地抖了一下。

当年太子遇刺落水,汴河湍急,金天卫寻遍了都不见尸首,最后也只在下游捡到了残破的远游冠。

冠冕代储君入了皇陵。

当时落薇总还怀着能寻回几块骸骨的念头,没有封棺,宋澜以此为借口,未刻牌位,于是燃烛楼中并无宋泠的身后名,若要拜祭,还得到汴河汀花台上。

当年,刺棠案查了四个多月,牵连人数众多。最后,宋澜与玉秋实定下了施行刺杀的三位首恶,并塑了他们的跪地石像,向汀花台上太子金身永世赎罪。

与他们同在那里的,还有一块“庚子岁末诛乱学生碑”,详尽记述了这三人因何行刺杀事。

汀花台如今是金天卫自发轮流值守,俨然已成承明皇太子的祭台,只是此台高险,又逢血腥大案,拜祭之人伶仃无几。

如今皇家典仪又避开此地,算起来,他竟从来没有得过她与宋澜正式的拜祭。

落薇从前不觉,如今却心知肚明,这是宋澜故意的。

但宋澜亦不敢叫她瞧出端倪,抿了抿嘴唇,便摆出一个哀痛神情:“皇兄尸骨不见,我午夜梦回,总是心惊,实在不敢相见。不过每逢年节,我总会着人为皇兄行一场大法事,望他在九泉之下安宁,阿姐……可是想去汀花台上么?”

落薇抬起眼皮,面无表情地道:“陛下有心,妾亦如是,待哪日哀痛得解,你我再同去罢。”

宋澜便应道:“甚好。”

他忖度片刻,再次开口:“明日春猎,阿姐可要上场么?我记得阿姐从前携狗逐兔、英姿飒爽,却也许久不见了。”

落薇温言道:“今日劳累,不晓得明朝有无气力,陛下也早些回去歇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