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学车

◎[一更]◎

吃完冷面, 姜柔询问两人,“你们一会儿有空吗?我想去诊脉,不如你们跟我一起去吧, 怎么样?”

程夕今天休息,叶思易则无所事事,他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之后,姜柔带着两人去了大杂院。

如今,吴庸在前院开了一个小诊所, 专门为大家诊脉抓药, 姜文芳今年五十岁退休,平常会在诊所帮忙。

两人一起经营,生意还算不错。

见姜柔来了,姜文芳笑呵呵迎上前,“你这是从哪儿来的?今天休息吗?”

姜柔告诉她,刚从饺子馆回来, 紧接着又问:“姑,我们想找姑父诊脉,他在家吗?”

“在, 你咋了?哪儿不舒服?”

姜柔没感觉哪里不舒服,只不过是为了叶思易才来的, 此刻只能撒谎:“有时候会很困, 整个人特别乏,不知道怎么了?”

“你不会是怀了吧?”姜文芳上下打量着她,一脸兴奋。

姜柔被看得小脸儿通红, 忙解释道:“我没怀孕, 例假刚走。”

“这样啊……那够呛能怀。”姜文芳不禁有些失望。

她领着大家走进屋, 并叫来吴庸诊脉。

吴庸先是给姜柔诊, 诊了半天确实没诊出毛病,这才放心。

接下来是给叶思易诊,随着诊断,他的眉毛一挑一蹙很是精彩,看在其他人眼中,紧张不已。

等诊断完,姜柔忙问:“姑父,我姐的身体怎么样?”

吴庸正色回答道:“是喜脉,应该是怀孕了。”

众人听了,皆是一脸喜色。

叶思易轻抚肚子,呆呆坐在那里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只是吃了一碗冷面而已,就怀孕了?

姜柔和程夕对她说恭喜,都为小宝宝的到来,感到高兴。

接下来是给程夕诊脉,吴庸低眉诊了许久,才说:“你这孩子平常要注意休息,本身就有病根,再不注重保养可不行。”

程夕听了嘿嘿一笑,解释道:“我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所以作息时间才不规律,等忙过这一阵就好了。”

她目前在做翻译,距离外交官的梦想还有一段距离,她想趁着年轻搏一搏。

“吴姑父,您能不能给我开些补药啊?只要能帮我挺过这段时间就行。”

吴庸无奈叹气,还是为她抓了两副补气的中药。

叶思易见状,也想抓药。她觉得宝宝就是一颗小苗苗,实在太脆弱了,让她感到害怕。

吴庸告诉她,是药三分毒,孕妇更不能乱吃药,就没给她开。

姜柔怕她过于紧张,反而影响身体,柔声劝道:“你要保持好心情,只有你开心了,肚子里的宝宝才会开心,它开心了,才会吸收更多营养茁壮成长,知道吗?”

这些话通俗易懂,叶思易很容易便听明白了,她点点头,特别认真道:“嗯!我一定会让自己很开心的!”

当天,姜柔和程夕亲自把她送回叶家。

其他人听说她怀孕了,全都很高兴,尤其是霍铮,除了傻笑还是傻笑,恍恍惚惚的蠢样,连叶思易都不忍直视。

豆包和芒果也在场,皆是一脸茫然。他们偷偷问姜柔,“妈妈,姑姑的宝宝在哪里?我没看见啊?”

姜柔指了指肚子,温柔告诉他们,宝宝要在这里住很久才会出来找他们玩。

芒果歪着头,仍然很好奇,“那我们也在肚子里住过吗?”

姜柔想了想,大方承认道:“对呀,每个宝宝都要先在妈妈的肚子里住十个月,然后才出生。”

孩子们听了,睁圆眼睛看向她的肚子,很难想象妈妈的肚子那么小,竟然能装下他们?!

第二天,他们来到幼儿园。

在午休时间,芒果对好朋友们说道:“我妈妈说了,每个宝宝都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你们也一样。”

小朋友们听到,都张大嘴巴惊讶得不得了。

“你说得不对!我妈妈说了,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我妈妈说我是从火车道旁边捡的!”

“我在土篮子里捡到的!”

听着大家的七嘴八舌,芒果都懵了,她不懂,为什么只有她和哥哥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别人都是捡到的?

他们好可怜啊……

*

这一年的夏天,饺子馆的冷面卖得十分畅销。

为了让每碗冷面吃着凉爽口感好,他们要不反复给面条冲凉水,再用电风扇吹,最后再浇汤放配料。

姜柔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于是提议道:“不如买个冰箱怎么样?被冰箱镇过的汤料,面条的口感一定会更好。”

陈爱荷瞪圆眼睛看她,觉得这人是疯了。

“一台冰箱要两千多元钱,咱们得卖多少冷面才能把冰箱钱挣回来?你可不许花这冤枉钱。”

“这么贵吗?”姜柔只知道有冰箱这种家电,还真不知道价钱。

一台冰箱的价格能抵一套四合院,确实不便宜。

她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努力赚钱,争取早日能买得起冰箱。

从饺子馆出来,姜柔去找袁旗,今天是他搬家的日子。

要搬去的地方是姜柔那套一进四合院,她打算在那里弄个研究室,专门研发移动电话这项技术。

袁旗拎着行李跟在她身后,当来到四合院时,眼里尽是震惊!从小到大,他从没住过这么大的院子。

“姜柔姐,万一我研究不出来怎么办?到时候你就亏了。”

姜柔打开正房的房门,把他让进屋,“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如果有需要就跟我说,别妄自菲薄,我相信你的能力。”

他们已签下合同,袁旗承诺在三年内出成果,她对他还是有信心的。

面对这份信任,袁旗特别感动,他承诺:一定好好工作,绝不辜负厚望。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再有三年,姜晓文就要大学毕业了,到时候会谈婚论嫁,他希望能闯出一番事业,顺利把人娶回家。

等把他安排妥当,姜柔把这套四合院的每个角落重新打扫一遍。

以前这里没人住,每间屋子里都落了灰。

袁旗见状也来帮忙,“姜柔姐,你把扫帚给我吧,这些粗活我来干就行。”

“不用,适量运动有益健康,反正我也是闲着。”

两人分工合作,从正房开始一点点打扫至院门口,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整个院子打扫得有模有样。

姜柔见院子里有一个闲置的鱼缸,对袁旗说道:“如果你喜欢养鱼种花,这院子可以随便弄,但是房子的每砖每瓦,你千万别碰,我当初买房时,是和前房主签了协议的。”

听到还有这种奇奇怪怪的协议,袁旗来了兴趣,“他为什么不让动房子?难道他还要随时回来检查不成?”

以后国家经济越来越好,很多出国的人还会回来,那人没准也会回国。

姜柔觉得这极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