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早干嘛去了(第2/2页)

让你当翰林侍讲,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你跌落的时候,更惨一点。

历史上你只是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参与大礼议,舆情发动能力相当有限,跌得还不够厉害。

现在就让你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了?

“不用了,我宁可像现在这样,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朱浩好像对于官途,并无奢求。

杨慎道:“明日议礼之事,你听说了吧?陛下今日在朝堂上,以南户部尚书黄公献为翰林学士,主持明日议礼,他曾在湖广为藩台,你对他了解多少?”

朱浩笑了笑道:“我对他了解之深,恐怕远超你的想象。”

“什么?”

即便杨慎知道朱浩跟黄瓒有一些交集,但也没想到,朱浩承认得如此爽快,简直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朱浩道:“黄部堂在湖广为布政使时,曾与兴王府暗中往来,他内弟苏熙贵,多次跟王府做生意……用修兄,这些我记得好像跟你提过啊。黄部堂为任湖广时便预先布局,交好老兴王……难道你不记得了?”

“嗯!”

杨慎面色不悦,“难怪陛下议礼,找不到相助者,居然把黄公献给搬了出来,原来早有准备。”

朱浩道:“不过以在下所知,黄部堂对于礼法之事,一向并无太多研究,擅长多为理财等俗务。在我看来,就算他出面,也未必会是始作俑者,你看是否有可能有人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呢?”

“谁?”

杨慎感觉自己问到了正题。

朱浩摊摊手,没有回答,意思是我上哪儿知道去?

杨慎道:“敬道,如果我让你去陛下一边,为陛下发声,在大礼议方面,坚定地站在黄公献立场上,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浩皱眉。

“用修兄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呢?继统继嗣,还是继统不继嗣?请恕我说话直接,现在民间的议论,基本总结下来,就是这两种观点,你想让我站在黄公献一边?”朱浩话很直接。

杨慎冷冷道:“那你本来支持哪边?”

朱浩摇头:“虽然之前我一直都站在继统继嗣一边,但问题是……朝廷议大礼,几时轮到我一个边缘人物参与其中?若用修兄你的意思,是让我明面上站在继统不继嗣一边,大可不必,我对仕途没什么想法,你另请高明吧。”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让我混进皇帝那边当卧底——让我以支持黄瓒的方式,靠拢黄瓒,打听其具体动向,好针对性地进行反击。

先不说你这计划是否可行,但现在你才提出来,是不是晚了点?

明天大礼议就将进入最后的辩论环节,今天你才想起来找个卧底去探探对方的底?早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