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促膝(第2/2页)

但问题是……或许唐寅自己都觉得,若是自己主动,会被人误会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所以连当朋友的勇气都没有,再加上这事的确不是唐寅主导,现在的他陷入极度的自卑和怀疑中,觉得自己要名利没有名利,要地位没有地位,凭什么接纳娄素珍?

“唐先生最近总提到你呢。”

朱浩突然提了一句。

“是吗?”

娄素珍面色平和,问道,“他说我什么了?”

朱浩道:“说及你们在南昌时写诗作画,提到夫人的才学令人敬佩,还提到……”

编不下去了。

娄素珍道:“世间大才,无人能过先生,但他志不在朝堂,即便以兴王府之事束缚他,只怕也拴不住他的心,当初他离开南昌,更多也是为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观点倒很独特。

朱浩心想,这算不算是一种惺惺相惜呢?

可怜你唐寅,一直觉得天下没人懂你,感情这个女人对你的心思很了解,从你鲜衣怒马少年得志,到你科举重挫从此浪荡江湖,若没有特殊际遇,你的人生已不可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即便我再怎么帮你,你也只能归于平淡,连你自己都觉得能力配不上现在于兴王府获得的地位吧。

朱浩笑道:“还是夫人了解他,他就想过桃花庵里种桃花的惬意生活,连去安陆,也是我带他去的,可能是我害了他吧。”

提到曾经二人一同经历过的事情,那就是把唐寅送出南昌,前去安陆,娄素珍脸上浮现些许轻松的笑容,也是想到当初,唐寅何等落魄,谁能料到今日两人境遇会发生逆转。

“先生虽无心朝堂,但他为国为民的情怀仍在,这也是他为何一直留在安陆的原因,他也想为一方百姓做点实事。”

朱浩道。

娄素珍点头:“先生在安陆的经历,妾身也有耳闻,当得起一心为民的赞誉。”

“所以我希望夫人能鼓励他,让他继续为朝廷做事。”朱浩提出请求。

这算是给娄素珍一个生存下去的理由。

劝说唐寅继续为国为民!

你不是人生没有意义吗?

那我给你创造一个。

娄素珍摇头:“妾身何德何能,再说了,先生潜于王府,怕很难为家国做太多事。”

朱浩笑道:“实不相瞒,在下略通周易之术,曾推算过,估计就在这两年,兴王府中……便有真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