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明有把握同时打赢跟准噶尔和罗刹国的两场战争(第3/3页)

可惜,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鬼蜮伎俩都是没用的。

小康三十年(1692),最后的总攻开始了。而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摧枯拉朽。

武器技术代差,国运上升期的气势如虹,此前屡战屡胜的心理优势,敌人内部的胆寒和鞑靼其余被征服各部对噶尔丹的宿怨旧仇,一切的一切汇聚到一起。

天时人和都在大明这边,唯独地利和补给难度方面噶尔丹可以稍微占点优势。

噶尔丹打了多年,把鞑靼诸部的总人口,从五百大几十万接近六百万,打到了堪堪只剩四百万。

中亚诸国占领区的人口,加上他原本拥有的青藏地区人口,这两部分加起来,原本巅峰期也一千一百几十万。但是在反复拉锯洗占有的仇杀,以及由此带来的瘟疫、灾荒饿死,从小康二十二年到三十年,八年里连续锐减,现在全加起来只有不到七百万了。

而这七百万里,有两百万是青藏地区的,中亚地区被征服民族只剩五百万。

所以,噶尔丹在最后垂死挣扎时,他手上剩下的人口,已经从巅峰期的近两千万,跌回到只有九百万了。其中的青壮也是反复被抽去当兵,国力可以说耗竭到了极点。

跟大明耗国力,前前后后打了八年,他准噶尔部有这个资格吗?现在的数据,就是他的下场!

经过两年的攻伐,噶尔丹最后重新拉起的号称“三十万草原骑兵”,终于崩盘。噶尔丹本人在小康三十二年(1694)开春时,因为急怒攻心病倒,随后又被想要投降的部下刺杀,将尸体献给大明想要求和。

但大明不会做纵虎归山的事情,要求和就要全部内附、接受改土归流,不考虑只名义上承认大明为正朔的求和,因为鞑靼人的历史劣迹太多了!反复无常不可信!

噶尔丹残部无奈,只好投靠罗刹人,抱团求生。而大明在小康三十二年这一年里继续追击,跟投罗刹的准噶尔兵残部,以及罗刹人纠集到中亚的五万欧洲士兵血战,最终歼灭其大部,残部也都逃回欧洲。

大明彻底把准噶尔部曾经控制过的哈萨克、塔吉克和乌兹别克地区统统收入囊中,无论是阿拉木图还是撒马尔罕,都是大明的国土——既然这些地方曾经属于过准噶尔,那如今当然属于大明,没毛病。

西北地区的争夺,至此彻底落下帷幕。

地球之上再无以鞑靼为名的汗国,打出成吉思汗子孙名义建立的汗国,至此全部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