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罗清羽的发现

慕九月想了想,便同意了,道:“可以,养猪也是有技巧的,这些等到时我再告诉你。”

这里的人养猪都是割猪草回来直接喂猪,但她们后世,猪食都是煮熟了喂的,还要煽猪,那样猪能长得快。

至于养鸡,据说用咀虫比饲料更好,而且这里也没有饲料,想要鸡仔大得快,除了青菜青草外,便只有咀虫了。

“可以让村民们大量种菜,我们收来喂鸡喂猪,也能长得快些。”

“如果村民们愿意,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养殖鸡猪,到时候我们也可以收。”

村民们养也不会养太多,到时她都收过来做成腊鸡腊鸭卖出去,能赚一笔。

“嗯!”罗清羽应下,然后哄她睡觉。

慕九月后面又迷糊了一会,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想着自己今天要上山的大计,她连忙爬起来,罗清羽已经做好早饭,还蒸了馒头。

“什么味道?你不会是把田螺也炒了吧?”慕九月走出来就闻到空气中的香辣味了,看向坐在轮椅里的罗清羽:“你自己炒的还是嫂子炒的?”

果果连忙道:“婶,是叔叔炒的,爹娘就带走了。”

罗清羽也点头道:“看月月炒了几回,就试着炒了,这里还有些,月月一会儿尝尝,看看味道对不对。”

慕九月走过去品尝了两个,还别说,罗清羽炒的味道真的不差。

炒田螺这个钱,一直都是慕九月收的,宋梅香夫妻一个子儿也不肯要。

估计在他们夫妻的眼里,她现在也就只有这么一点收入,所以都不肯收田螺的钱。

“相公,看来,以后连炒田螺我也可以放手教给你了。”

又可以少一事,慕九月感觉浑身轻松。

“嗯,以后你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不用急着那么早起床了。”

罗清羽很自然地接下话,对她道:“你去洗漱了过来吃早饭,要上山就早点去,也好早些下山。”

慕九月看他一眼,见他神色如常,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很快便吃过早饭,她背着背篓出门的时候,风默仁三个才到来。

因为知道他们三个家里的条件都很困难,所以早上的早饭,一般都会备下他们的。

否则,他们真的能饿着干上一天活。

慕九月按昨天罗清羽的提点,往之前挑水的那处泉眼方向走去。

罗清羽坐在门口的方向,一直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放在椅背上的双手紧了又紧。

“月月,你一定要早点回来,不然,我真的会上山找你的。”

在心中轻轻低语,他推着轮椅往回走。

三个孩子现在除了偶尔收些田螺,泥鳅那些后,便是每天的清洗换水,那是一件不小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他们闲时还要夹田螺。

罗清羽转了一会,他又转向后院看慕九月种的青菜,长得特别好。

看到辣椒苗上长了密密麻麻细小的青辣椒时,他微微眯目。

辣椒吃了已经有好些时间了,还给客满楼供货,虽然不多,但看这些辣椒苗,怎么也不像是能供货的样子。

他推着轮椅在后院慢慢逛了一遍,在那边低矮的杂房里,倒是发现了豆芽。

随后,他推着轮椅回到前面,一间房一间房逛起来。

仔细逛了一遍后,他才发现,他家小娘子身上还有好多秘密是他不知道的。

据他所知,罗大勇夫妻经常会从街上带些黄豆之类的回来给她,但他在家里几个房间逛了一圈。

除了后院那两桶豆芽外,其余的菽类都没影儿。

罗大勇每天下午带回来的新鲜猪肉,也都会给他们留些新鲜的吃,昨儿傍晚他只切了少许,还剩下一大块的,现在也没了影儿。

他又走进摆着田螺的那间房间,里面摆着很多大缸。

只是,他总感觉还是少了很多东西。

对了,大缸小缸送来的肯定是不少了,还有其余的陶罐,花盆那些,他只在角落里找到了少许,摆在那里做样子的。

是的,给他的感觉就是,那些是摆在那里做样子的。

罗清羽紧紧地抿着唇,随后,他开始将其余几个房间全部关好门。

知道他家里都会有些什么的,只有风轻扬,风默仁几个,还有罗大勇夫妻两个。

或许他们一时之间不会多想,但时间长了不免会多想,所以他稍做了些掩饰。

坐在慕九月的门口那里,罗清羽沉默了好久。

随后,他才转动轮椅,往村中而去。

村长这两天在家里是挠心挠肺的难受,很想去找罗清羽,但数次走出门口,又折了回来。

他没脸去找慕九月。

此时的他正拿着水烟筒在自家院子门口的树下坐着发呆,烟筒也没有抽,就那样拿着。

听到声响他抬头看去,看到罗清羽的轮椅时,他呆了呆,才赶紧站起来走过去。

“清羽啊,二伯可想死你了。”

罗清羽恶寒地一摆轮椅,躲开迎过来的村长,淡淡道:“二伯,你说话注意着点,怎么说也是一把年纪了。”

“哈哈,走,咱爷俩好好聊聊。”村长想要推罗清羽,后者自己推着就走了。

村长啧啧赞叹道:“清羽,你这个车轱辘也是慕氏亲手做出来的吧?”

至少他在外面还没有见过这东西,乡下人废了双脚,只能躺在床上等死。

条件好些的,还能吃些药,调理得好些,条件差的,真的只能等死了。

罗清羽笑笑没有说话,除了他的小娘子,还有谁能有这么精细的心思?

两人很快就进了村长家的堂屋,村长让小孙女送来水,与罗清羽坐在一起,纯聊天。

“清羽,那事儿,你们是怎么想的?”

因为慕氏那天的一句话,他这两夜都没有睡好,心里那个难受啊。

不止他难受,这两天村里那些老人都不知道往他这里跑了多少趟了。

如果罗清羽他们真的修建农庄,这可是大事,多少也能带动村里人的收益,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

罗清羽轻轻道:“二伯,是这样的,我们想将那附近的旧宅地都买过来,修建一个大的鸡舍猪舍,准备养鸡养猪。”

村长之前听说是要修农庄,具体还不知道是干啥的,此时听说要养鸡养猪,他瞪大眼睛。

“你们,准备养多少鸡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