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4章 后人自有心计(第2/2页)

在陆森离开汴京城后,朝廷出示了很多新的政策。

很多政策都与商人有关,更低的商业税收,更多的经营权。

但也有更多的束缚……商人一旦不诚信经营,偷税漏税,被官府抓到,会面临巨额罚款,甚至三族十年人不得参加科举。

类似的举措挺多的。

似乎是应了之前的传言,陆真人言商贾当大兴。

但新出炉的商业法,却也在束缚着商人坐大。

充满着矛盾。

但不管如何,商人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枷锁松动了许多,这自然是好事,个个欢喜不已,开始在法律允许之内,加大商业方面的投资和运作。

有一些人,甚至主动组船队,奔向海外。

因为海贸税收下降到了之前的五成。

之前香料群岛这条般线,利润已经不多了的。因为运到大宋的香料太多了,价格一直在跌,并且税收也高,这一来二去的,赚得就极少。

可海洋贸易税收下降一半之后,香料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极为赚钱的好买卖。

海商们自然欢喜不已。

此时吕惠卿正在苏州织造府中,看着十几台织张哗哗哗地工作着。

他的脸色不是很好,没过多会,有个小吏拿了本册子过来:“吕府尹,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

“这一月来,织造府里新造有多少匹布?”

“三万匹。”

吕惠卿听着这数字,满脸的不可置信。

三万匹麻布乍一听似乎不多,去年户部收了千万匹左右的丝织品、麻织品的‘税’。

但这只是织造府一个月的产量,而且这种织机,整个织造府里不过百来台。

况且三万匹也不是百来台织机的工作数量上限,而是由于织造府大量收购市场上的麻线,导致麻线升值极快,所以织造府已暂时停止了收购麻线。

吕惠卿算了下,光是织造府这百来台的织机,一年就可以产出至少五十万匹的布料。

如果扩大织机的规模呢,并且其它郡县也使用织机的话……一年下来,万万匹以上的布料,简简单单就能完成。

这样子下去,整个大宋的丝线和麻线绝对都不够用。

而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桑占良田,农人皆事织造,趋之若鹜。商者高价囤地,行兼并之举。”吕惠卿身体下意识打了个寒颤,他已经隐约看到一些不妙的征兆了:“怪不得陆真人会说,绝对不能让商贾掌握实权。”

其实吕惠卿‘看’到的只是表象,但这已经足够吓人了。

况且他能‘看’到这点,已经证明他很聪明。

他立刻回府衙中,写了份奏折,阐明了自己所见所思,最后问道:“兴商事,如饲猛兽,其幼尚可单手掌之,若成巨虎,何人能降?”

半个月后,小官家的秘旨到来,上面还盖着富弼的章印:后人自有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