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敢问苍天我是英雄(第3/4页)

纪河曾与他开玩笑说,在这个小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权力交接的那天,封棋第一次看到纪河在无人的角落默默流眼泪。

他知道纪河心底的悲伤并非来自权力的更替,遗憾的是自己无法再坚持带领星城走下去。

完成交接工作后,纪河坐着轮椅离开了会场。

推轮椅的是封棋。

“封老,我想到去外面走走,看看。”

“嗯。”

封棋没有拒绝,带着纪河从星城东区出发。

走过纪河亲自规划的能量轨道路,走过他规划建设一栋栋崭新的建筑,走过新空间广场……此刻好似重走岁月路,每一步他都能看到纪河从年迈到年轻时的影子。

这座城市的每一处新规划,都有纪河参与的影子。

无数个日夜的交替,纪河始终都走在星城发展的第一线,直至权力交接的那一刻。

夜晚时分,封棋带着纪河来到了星城高耸的东城城墙上。

群星璀璨,夜风喧嚣。

纪河泪眼婆娑,颤颤巍巍站起身遥望灯火辉煌的星城夜景,这座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城市。

目光所及,皆是回忆。

内心的遗憾在此刻化作眼泪落下。

“封老,我老了。”

“人族历史会记住你,我会记住你,感谢你的付出。”

纪河在这时轻轻摇头,遥望星城夜景嘴里轻喃道:

“是我应该感谢你,是你的信任让我接到了时代传承的这一棒……我这一生,值了。”

听到纪河的回答,封棋的脑海中浮现纪河曾经与他说过的一番话。

他说,既然星城发展的接力棒到了他的手里,他就要带领人族领跑一段路程,然后无遗憾地将手里的接力棒交给新的接力者。

在这一刻,两个纪河在他的脑海里重叠。

他清楚记得,上一条牺牲线上的纪河站在他的英雄雕像前,说着想要继续走下去的话语,泪眼婆娑。

现在的纪河也是一样。

身体恶化让他选择放下,但内心深处,他还想继续走下去,还有无数的想法与遗憾想要去实现。

“小河,放下吧。”

“放下……”

纪河嘴里轻喃,但眼中的遗憾却不曾消散。

他颤颤巍巍走到城墙边,遥望星城夜景,目光迷离。

脑海中随之浮现回忆画面。

年少时的他也是站在这里,指着星城发出豪言壮志。

我纪河生来便是人杰,我要带领星城走向崛起,走向辉煌。

当时的雄心壮志好似跨越时空降临,他颤抖着伸出手,遥指星城,嘴里喃喃:

“走向辉煌。”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目标,而是祝福。

最后的遗憾,终究化作了对人族未来的祝福。

回到轮椅坐下,纪河的内心始终紧绷,不愿意放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

强撑着的生命之火在纪河选择放下的那一刻,好似风中残烛,迅速熄灭,他遥望星城,嘴里喃喃:

“封老……下一条时间线,愿继续伴你走一程。”

“会有一天,我们一起见证人族站在不会结束的未来,迎来真正的辉煌。”

“会的。”

生命的最后时刻,纪河遥望城墙上随风飘扬的破晓旗帜,缓缓举起颤抖的右手,放在了自己的胸膛处。

“破晓意志,永垂不朽。”

当右手无力垂下,属于纪河的一生戛然而止,停留在了历史书籍上。

……

破晓443年。

纪河辞世的消息传遍星城,听到噩耗,无数星城人惋惜悲痛,难以接受。

纪河领导下的星城,就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星城民众也都享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诸多红利,生活日渐优渥。

历史是一面明镜,可以让读懂历史的人参照过去,对比现在,发现时代的变化。

纪河领导下的星城到底如何,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个在全体星城民众眼里亲切和蔼的老者辞世,无数星城人悲痛欲绝。

也正是在这一天,关于纪河辞世前留下的一段录像被公开。

这段录像上的纪河已是满头白发,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

拍摄的背景是在纪河的办公室,身后是整齐的文件柜,上面整齐摆放着星城每月各机构的内容汇总报告,还用标签贴明了分类,写明了具体时间。

身前的书桌上只有一台电脑,以及一面缩小版的破晓旗帜。

在这段影像里,纪河微笑凝望镜头,述说与星城民众的离别。

他在这段影像里没有回首自己过去的辉煌,述说的是对星城未来发展的期望,是对星城民众的离别寄语。

在这段影像的最后,纪河微笑点头:

“同志,来日没有方长,一别再无归期,生命的脆弱我们无能为力,我无比留恋星城的一切,但这山川河流云海日照我什么都带不走,它属于成长于新时代的你们,我走了,但我的信念可以得到传承……愿我人族万世永昌。”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纪河抬起颤抖的右手,微笑望向镜头挥手告别,影像画面也在这时逐渐暗淡,最终翻篇。

翻篇的画面中出现了纪河过往的一张张照片,从年轻到年迈,岁月在纪河的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烙印。

看完影像内容,无数星城人潸然泪下。

可以说现代星城人都是在纪河的陪伴下长大,每到过年时分,纪河总会出现在电视新闻、网络媒体上,向全体星城民众送上新年祝词,这已经成为全体星城民众过年的一部分。

在这段影像的下方,无数网友发出悲叹。

其中一个网友的留言,被无数网友点赞置顶。

符文大帝(认证:李战雄):

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清楚记得您留在破晓学府的一段话,这段话至今不敢忘记,时刻警醒着我。

您说年少时的自己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追求的到底是物质还是信仰。

对资源的渴望,对技术的渴望……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人类追求的是物质上的成功。

但后来您才明白,信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那是梦里才会出现的宏伟景象,是没有尽头的人类未来。

物质填充身体,信仰填充的却是我们的灵魂。

信仰能够带来物质,但我们却不能用任何金钱与物质去衡量信仰。

当我们身处泥沼,双眸被蛆虫啃食,身体日渐腐烂,物质无法填满我们已经百孔千疮的残躯,唯有信仰能让我们获得挣扎求生的动力,去试着反抗命运的悲惨。

这便是信仰,是可以铭刻在我们灵魂上的力量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