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海船

太子殿下一行人没有停留,直接去了隔壁的伙头营,王珺到了这里就笑了:“这里我熟悉。”

“是啊,你熟悉。”温润乐了:“怀念不?要不你去露一手?”

“手艺不好,只能做个大锅饭,还露什么,让他们做吧。”王珺没想自己下厨,大营里的火头军,能有什么手艺啊?无非是大锅菜。

要不然,温润带来的劳军物资,也不会做成红烧肉、炖鸡等大锅菜了。

早就做很多风味菜肴出来啦!

不过他们这里也有特色,那就是大锅炖海杂鱼,海军里头不缺海鱼,天天都要做一顿,杂鱼么,什么海鱼都有,里头多放料,炖起来那叫一个香啊!

王珺看了一眼这大锅的海鱼:“咋不用酱炖呢?那个炖着更香一些。”

“王大将军说着了,这边的酱啊,一般都是甜酱,不是咸的,所以炖鱼一般不放酱,呵呵……。”老郡王笑了:“还有啊,这边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这吃酱啊,也不一样,爱甜的,爱咸的,听说最近京中流行辣椒,还有爱吃辣的呢,就是我这里不太多。”

说着,老头儿跟他三个儿子,眼神儿一个劲儿的看着温润,谁不知道,这辣椒都是温雅士搞来的啊?他点头了,那比什么人说什么话,都好使。

“辣椒啊,好办,你们这里有开荒的荒地没有?”温润立刻就接了话茬儿,这个时候,可不是玩心眼的时候:“那东西不挑地,不过为了不占良田,挑一些荒地种,一样的,一样的哈,还有啊,那个东西,不能多吃,多吃胃口该受不了了,但是用来炖鱼,尤其是海鱼,跟姜放在一起,吃完全身都热乎,发汗也很厉害。”

“有,有!”老郡王忙不迭的点头:“要多少荒地?”

“看你吃多少辣椒,就种多少。”温润道:“如果您不嫌弃,今年上秋得了种子,我派人给您送来点儿,再来几个懂得种辣椒的人,到时候,手把手的教一下,包教包会。”

“好,好!”老郡王高兴地不得了。

看过了这些地方,他们才回到中间的帅殿那里,因为老郡王的关系,他在军中是有一个帅殿的,盖成了一个小宫殿的样式,只不过比一般的大帅用的地方大,房梁举架高,里头阴凉的很,在海边还是难得的好地方呢。

十分特立独行。

不过他们在这里吃的午饭,饭菜倒是比伤兵营多一些,因为他们还有落汤鸡,海鱼和红烧蹄髈。

太子殿下吩咐了火头军那边,给伤兵营每天提供一份骨头汤,海鱼汤他们喝不了,海鲜是发物,怕他们伤口不爱愈合,故而只给骨头汤。

逢五提供一份鸡汤。

太子殿下让人留了一千两黄金给伤兵营:“这是孤这个做储君的,唯一能给他们做的事情了。”

不可能都给海军大营分钱,那不现实。

阿宝公公来的时候,带了好多真金白银,银票金票的,买什么都够了。

再说了,海军的伤兵营,一共才千八百人,包括别的地方送来的伤员,加起来不到两千。

能花多少钱啊?

郡王世子还跟太子殿下道:“您这钱啊,臣替您收着,然后让臣的媳妇儿,给您置办个产业,这钱啊,就源源不断啦,将来所有的伤兵营都这么规定,让他们知道知道,您的举措!”

“还有这样的办法呢?”太子殿下好奇的问:“大堂叔,那大堂婶,这么厉害的吗?”

“家里的中馈,都是她在打理,不过要说赚钱,还是二弟妹有办法,三弟妹性情平和,只负责在家带孩子。”郡王世子道:“给世子妃,也是名义上给她,实际上是交给二弟妹,呵呵呵……。”

老郡王小声的道:“一家子都是军中的爷们儿,要是再没个会搂钱的女眷,可不行。”

郡王世子还大咧咧的道:“以前有什么战利品,也是后头女眷们处理,嘿嘿嘿……。”

老郡王一闭眼睛,这种事情,能跟人说吗?

太子殿下好奇的凑到老郡王跟前儿:“叔爷爷,真的吗?你们也回头就交钱给家里?我父皇也是,以前母后在的时候,每天就给父皇二两金子当零花钱,他要是花没了,母后就问他干什么了?打赏了后宫还是给了前头的某位宦官女官?因为打赏朝臣是可以在内务府那里支应的,呵呵呵……。”

说白了,都是气管炎啊!

王珺也开口:“温雅士每天也给我二两银子零花钱。”

一个月也未必花的出去,他只偶尔给家里的两个女儿,买点零嘴儿,糖葫芦跟糖山楂家里都会做,他就买一点山楂卷之类的带回去,家里的糖果,有专门的人送来,鲁明守孝,但是他的糖果王国,依然是他的,别人没他那技术和地位。

温润给的那些配方,让他玩出来花样了。

说完大家才发现,都是一类人啊!

“家里那位也不容易。”郡王世子小声的道:“这海军的家属们,也都是家里在照顾,种地,耕田,甚至是娶媳妇儿,生孩子,家里都得管,虽然不能全管,可也不能看着啊!还有一些遗孤,以朝廷的名义,也得供养着。”

“这种事情,各个大营都有。”王珺道:“本大将军那里也差不多,刚接手京畿大营的时候,还闹了一些事情呢。”

“听说了,都说你这大将军是杀出来的,一口气杀了江南半壁的官员;到了京城,又杀了兵部三分之一的官员,起获的赃物,养活了京畿大营三年,厉害啊!”郡王世子也不知道哪儿来的消息,还挺详细。

“吃饭吃饭!”温润可不想讨论什么零花钱,他给王珺二两银子,已经够用了。

他们赶紧吃饭,不过还是偷偷地讨论,等到中午饭吃罢了,根本没歇着,收拾妥当之后,纷纷登上了小舟,一路飞快前进,进入了海军港口。

这里停留了二十几艘大海船,上百艘的快船,以及上千艘海舟。

温润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海港,这样的古代海船,不由的感慨了一句:“这可真是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啊!”

“何止千帆?我们这里算上大大小小的船只,能过万!”郡王世子一听就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不会吟诗作对。

但是大家没笑话他,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大海碧波万里,海天一色,码头上全都是海军的战舰!

“好威风!”太子殿下看的眼睛都在冒光:“可否蹬舰?”

“请!”老郡王十分自豪,他也有资格自傲。

这里有老郡王的帅级大海战船,这种船也叫九栀炮船,属于巨型战船,体型庞大,是根据前朝仿制荷兰式,竖起的桅杆有九个之多,但是平时用上三个就够了,其余的都是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