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训练开始

温润不知道王珺那里如何了,他也没地方打听去,故而就开始折腾家里人。

首先就是要给弟弟和学生,搞个联名结保。

所谓”联名结保”,前头说过的,就是由同县的五个同时参加考试的考生互相担保,所以又称为”五童结”。

如果其中一个人的身份造假,其他四个人都会受到牵连,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互相监督……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其实还有一种选择,便是请一位廪生做担保,就可免去五人互保的风险,只是这样一来,风险便都转移到廪生身上,一旦有哪个童生的身份造假,那么给他作保的廪生便会被取消秀才资格,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所以每到这时,廪生家的大门都十分难敲,除了知根知底、推脱不掉的,就是送钱人家也不愿作这个保,因此还是五童互保的多,但是如果有廪生作保的话,自然是跟其他人不同啦!

这不止是体现在关系网的优越上,还体现在这人在当地的地位上。

如果真的是家世不凡,学问极好的人,廪生肯定不吝啬给他作保。

“为什么不用廪生担保呢?”温润去找吴山长办理手续,吴山长看他竟然用的是联名结保,而不是找廪生作保。

这就让他很意外了:“书院里的廪生,你都认识的。”

“我想让孩子们先自己试试水。”温润道:“您知道的,我那五位学生,有三位都是出自农家,要是考不中,也不知道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如果他们考不中,几次之后不考了,那个时候,我再请廪生作保。”

“好吧!”吴山长给办了一堆的文书,还有一些书本给他:“这些你带回去,给他们着重讲一讲,这童生试,明年二月开始考,今年的赶不及了

BΕíЬèì。

。”

“明年才会送他们入场。”温润道:“我想求一位秀才,去我那里教导孩子们读书。”

“怎么,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吴山长道:“还是不想教了?”

“是忙不过来了。”温润道:“虽然只有三五十个孩子,可也要教育好。”

“这样啊!”吴山长想了想:“那你有什么要求吗?”

“只要能教孩子们基础知识就行。”温润道:“等到莲花私塾有了自己的秀才,就好了。”

如果有了自己的学生考中了秀才,那他也不缺教师了。

“我倒是有个人挺合适的,你回去等着吧!”吴山长答应了他。

“是,多谢山长。”温润一拱手,笑容满面的道:“学生下次再来看你。”

“这里什么都不缺,不用总是倒腾东西过来。”吴山长笑着道:“伙食挺好的啦。”

温润觉得书院的伙食过于清淡了,故而每次来,不是拉着几头大肥猪,就是弄来一大堆的羊肉啊,鸡鸭鱼的,反正都是要吃好的,尤其是食材,不断地送来。

这会儿开江鱼不错,温润带了两车过来。

食堂那边的后厨正在加紧处理,除了鱼,还有江虾。

温润拿了文书过来,又跟吴山长道别,又去送了许攸一程,这家伙带着两个长随,一个书童,就要北上会试去啦!

事情办完了,他才离开县城,回了莲花坳。

过了几日,莲花坳来了一秀才。

这人是个中年人,是被一辆马车送上来的,他还有一头驴子,驮着书箱与两件换洗的衣服。

就到了莲花私塾。

“在下吴岚,字山风。”这位见到温润就一行礼。

温润看到这个人,都惊讶了:“你姓吴?你跟吴山长是?”

“那是远房叔父,只不过游学到此。”吴山风笑着道:“赚点盘缠。”

“请进,请进!”温润大喜,这位一看就是个随和的人,还是吴山长的亲戚,这可太好了。

他给这位吴夫子的待遇可高了。

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三套衣服鞋袜。

还有提供吃住,被褥也都换新的,毛驴给他养着,书籍随便看。

吴山风果然与众不同,他欣然答应了这个待遇,也没有讲价,第一天跟孩子们就玩到了一起去,第二天就有小孩儿跟他一起喝汤吃点心了,亲和力相当的好。

温润终于有时间,开始他的“科考训练”了。

要说科举这事儿,头一关就是童生试。

童生是什么?

参加过县试、府试、院试,却没有取得生员,也就是秀才资格的读书人,不论是黄发垂髫,还是白发苍苍,都叫童生。

不过一般这样的存在,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童生”便是失败者、倒霉蛋的代名词,社会地位比乞丐好不到哪去似的。

但实际上,只要能参加科试,就代表着这帮童生们身世清白,三代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并接受过正规教育,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

他们不一定就真的学问不好,没有读书读到位,很有可能是运气不好,或者当年的主考官,跟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

可不管怎样说,童生都是最接近秀才的存在。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考中秀才了呢!

所以家里一旦有童生,那就是高人一等了。

而童生试的要求并非是现代人以为的八股文,而是县试、府试、院试三个等级都要过,而且每级都要联考五场!

因为成为秀才之后,就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啦!

这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二篇(即以四书中的内容命题,作八股文二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

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贴诗一首;

第四、五场是连考的,要求时文、诗赋、经论、骈文,不拘定格,任选一篇,但是限时交卷,看的是机敏,已经除却死记硬背那些东西了。

由此可见,这秀才也不是容易考的。

但是温润对这个考秀才的流程是很清楚的,所以针对这个考秀才的内容,他特意在半年之前就叫人做准备了。

现在开始培训一下要考试的王珏、王瑾和杨木、张岭与刘壮五个小少年。

不仅逼着他们死记硬背,更培训他们对时文的品鉴能力,诗词歌赋的生搬硬套,经论的理解,甚至是骈文的练习。

还给他们安排“小号”,就是模拟考场,甚至是让他们在臭号那里答题。

所谓的“臭号”,就是考试的时候,比较倒霉,分配到了挨着茅房的地方。

那味道……别提了,而且科举的时候,选择的时间段,都是有蚊虫苍蝇的季节。

还有“漏号”,就是赶上不好的天气,下雨了,这在南方很常见,北方少一些,然后你的“号房”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