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保护费

卢栩在杂货铺算了一下午的账,到后面记熟了物价,口算快到起飞。

排队算账的客人一脸懵逼地听他念经似的报数:“这个十文,这个十五,二十五加三十,五十五,五十五加四十五,一百,这个是八文钱一个,您买了八个,八八六十四,六十四加一百,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四加八十,二百四十四,总共二百四十四,对吧?”

客人:“……”

卢栩将东西装到她的篮子里,从盒子里抽出一小张裁得四四方方的小油纸,从另外的罐子里夹出一块儿糖包起来一并放进篮子,“您给二百四吧,再送您一颗糖,欢迎下次再来。”

二百四十文?

大婶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比别处便宜!

她也不算了,总体便宜,谁还在乎那点儿小细节。

她愉快地掏荷包付钱,提着篮子往外走。

卢栩继续接过下一人挑好的货,飞快的将报了价的东西从这边放到柜台另一边,“这个贵,九十文,一共四个,四九三十六,三百六十文,加十,加十五,加三十,加五十,加八,加一百,加二十。”

卢栩将最后一样放到另一边,“一共是……五百九十三文,对吧?”

客人:“……”

他光顾着听卢栩报每样东西多少钱了,加一起谁知道对不对啊!

后面的人问:“你不打算盘啊?”

“算盘?”卢栩看看他嫌碍事,推到角落的算盘,“我打算盘不熟,要不我再加一遍?”

正结账的客人马上道:“不用了!五百九十三就五百九十三!”

在别处买这些东西,怎么也得六百多吧。

卢栩:“您给五百九十文吧,也送您块糖。”

客人:“给我挑块大的。”

卢栩:“没问题。”

这罐糖先前放在角落,人太多,谁过谁踢到,卢栩一看,是小块儿的碎糖,干脆搬柜台当礼品送人。

忙到天黑,卢栩饿得前胸贴后背,要关门了店里还有要采买东西的客人。

卢栩先关了门,给店里最后几人结完账,拉过板凳坐下休息。

卢轩正带人在后面收拾库房,见前面关门了,也将库房锁了,叫卢栩回客栈吃饭。

卢栩扒了几口饭,问道:“你还记不记得我屋子里贴的对联?”

卢轩含着筷子细想,“对联?”

卢栩:“不是县里,是村子里!”

卢轩想了想,“有印象。”

卢栩一笑,他就知道卢轩记性比他好,“你把那副对联写出来。”

卢轩:“……???”

他放下筷子,要伸手摸卢栩额头。

卢栩闪开,嫌弃道:“干什么你?”

卢轩:“我还要问你呢!快一年了,我能记得吗?你看几次,我看几次,你都不记得我能记得?”

卢栩:“……”

卢轩拿起筷子继续吃饭:“你屋里的跟画似的,我哪认识?我认的字还没你多呢。”

卢栩恨其不争:“你就不能多认点儿?”

卢轩也怒了:“你当人人是颜书郎呀?你回去问问他不就完了?”

卢栩:“……”

他又不是没问过。

对呀,他问了,君齐为什么不说呢?

卢栩举着筷子陷入沉思。

卢轩咕哝一句,“好好的你想对联做什么?”

难不成是看到附近的文玩铺子想起颜书郎了?

卢轩搞不懂,他用指节敲敲桌子,“回神了,大哥你先想想我这铺子,你觉得在咱们自己在青龙城开杂货铺怎么样?”

提起杂货铺,卢栩脑子又开始嗡嗡蹦数学题,他怨念:“你怎么开起杂货铺了?”

按他的计划,这些东西运到青龙城找几个大客户批发甩货完事,何必辛辛苦苦搞零售?

卢轩却不以为然:“我看了,青龙城缺这些,连碗筷价格都比观阳高一大截,整车卖给货商他们不愿意出价,青龙城这些大商户跟商量好了似的,低价卖给他们还不如零卖呢。”

卢栩琢磨,看来青龙城的商贸垄断性也很严重啊,他叹气:“可咱们眼下缺人手,你开店,谁管?”

卢轩:“雇人就行了。”

卢栩:“雇谁?”

卢轩:“久生啊。”

卢栩:“谁?”

卢轩不可思议道:“卢久生!你记得对联不记得久生?”

卢栩恼羞成怒想揍人:“我记得!……你回去不怕挨打,你就让久生留下。”

卢轩哼一声:“我要是告诉秋云嫂子久生在这儿做掌柜,她得给我磕头,搞不好还要抱着孩子来找久生呢。”

卢栩想想,还真有可能。

卢久生虽然姓卢,却不是卢栩他们的同族。

他家孩子多,兄弟姐妹加一起足有十一个,前头的孩子还宝贝,到后面就不值钱了,他爹给他起名字,都是瞎凑合一个久生——生他的时候,时间特别久。

十一个孩子里,他年纪最小,岁数比他大侄子都小几岁。前面哥哥姐姐早成家了,兄弟们闹分家时,他才八岁,一个八岁的小屁孩,在家还不受重视,自然钱和田全没他的份儿。

他爹娘带着他在几兄弟家轮流住,开始还行,到他哥哥家孩子也多起来,就人人嫌他累赘了。

等他要成亲,娘没了,爹也糊涂了,压根不记得有他。

没人替他说话撑腰,哥哥嫂嫂自然不愿意给他好好张罗。

房子没有,田也不多,附近村子的姑娘也没人愿意往他家说。

最后说的人家也是邻镇小村的穷户。

小夫妻俩成婚,住的还是他大哥家不要的破屋子,又漏风又漏雨的,墙也早被蛇鼠蛀了洞。他媳妇在家收拾屋子还差点儿被蛇咬了。

最后,还是里正看不过去,替他向他那些哥哥要了一圈钱,又从卢家祠堂给他拿了些钱,让他重新盖个房子。

卢久生也没敢盖大房子,夫妻俩没雇人,自己在村边盖了两间茅草屋,自己开荒种地,农闲夫妻俩都给人做短工,如今养着两个孩子,日子也还过得去。

卢栩买了山雇人上山砍树的时候,他家就是最早报名的。

卢栩这次招人,卢久生也是第一批报名的,他想多赚点儿钱,翻盖房子,让孩子住得宽敞些。

卢栩想了想,还是得叫卢久生过来谈谈。

背井离乡在外,可是很辛苦的。

尤其他还没什么做生意的经验,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难处,受了委屈都没人可说。

卢久生比卢栩、卢轩大七八岁,瞧着却像三十好几,人也有些木讷。

卢栩呼口气,将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麻烦一项项说给卢久生。

青龙城不比观阳,势利盘根复杂,不是一个小县城能比的。

若是在登州,在观阳,卢栩肯定敢让他们随便来随便干,出了什么问题他都有信心能兜底。

可青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