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哥,我喜欢你

韩东塬伸手把程柠抱到自己身上,捏了捏她的脸,道:“就纪旸那样的,我看着都愁。你自己想想,我要是板着脸跟你说,给我读书,考上大学咱们就结婚,你考不上大学就自己找个别人结婚……这话你信不信?”

他本来想说,我要是说这话你会是啥反应,可说完就觉得完全是乱七八糟,他怎么会说出这么神经病的话?所以就改口变成了“这话你信不信”。

程柠“噗嗤”一下笑出来。

她伸手拨开他的手,抓住,又去亲他,道:“你要这么跟我说,我倒是高兴得很。”

韩东塬“呵”了声,扣住她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亲得她舌头发麻,全身发软,咬着她跟她道:“他们那情调我可看不上,我就想跟你做这事,你想要多少花样我都能给你找,几天几夜不出门都成。”

程柠:“……”

这就是个神经病。

可是偏偏她也喜欢这个神经病喜欢得紧,就是他的那些花样……她也不是不喜欢。

除了太累,也没别的毛病了。

两人又折腾了半夜。

最后程柠累得脚趾头都哆嗦。

他还意犹未尽,从背后拥着她,吻着她的耳朵后颈,程柠都不想理会他,被他闹得狠了才嘀咕了一句:“所以要什么身强体壮的,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韩东塬顿了顿。

他也知道自己太过了些。

他难道不知道应该控制些,让她别吃太饱,然后对他沉迷不已吗?

可偏偏现在总觉得吃不饱的是他自己,沉迷不已的也是他自己。

他咬了咬她的耳朵,道:“你不是也喜欢得不行?刚刚叫得那么好听。”

程柠羞红了脸。

她是喜欢。

可再喜欢也得有度不是?

她嘀咕出声,他便闷笑,程柠推他,道:“就今天了,这样明天都没法复习了,以后我们还是清心寡欲点,一个星期一次。”

韩东塬冷笑,道:“那我才没法复习。”

程柠:“……那就一个星期两次。”

“一天两次。”

他道,“没得商量,不然我心思放不到书上。”

这样不要脸的话他怎么说得出口?

对着他久了程柠都觉得自己脸皮十分厚了。

这一年高考时间是十二月七号、八号、九号三天。

程柠报考的是文科,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则是考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

韩东塬没所谓文科还是理科,他读书的时候理科更擅长,但这么多年都没读书,物理化学很多其实都忘得差不多了,历史地理这些却是看看书就成,而且年纪大了,经历多了,理解得也更深刻些,所以要考起来肯定是文科更顺手。

程柠却觉着那这样想的人肯定很多,就还是报理科吧。

因为很多人中学毕业好多年物理化学都忘了,可能都会选择报文科。

“那是你擅长的,肯定只要拿起来看看就会了,而且你以后做的项目多,知识面肯定是越广越好,还是理科吧。”

韩东塬对天天闷头看书委实没啥兴趣,但对自己媳妇对自己的迷之自信还是很受用的。

至于很久以前赵枝说的“她就是喜欢你的钱”,他不信赵枝的鬼话,但对于程柠能多喜欢他些还是蛮期待的。

反正她喜欢他什么都行,越喜欢越好。

不就是要钱吗?能赚的时候她要多少他就给她赚多少,她不要他也给她赚。

“成吧,那就报理科。”

他很爽快就填了。

离开这事他早有准备。

所以前段时间就已经把手里的工作都安排了出去,不仅是他自己,就是其他知青报名参加高考,突然集体请假,他也早安排得妥妥当当,厂子并没有因为这个就要停厂停工。

韩东塬跟徐书记报告厂子的情况,顺便协商一下厂子将来的交接和发展。

徐书记本来还担心家具厂没了知青运作会有问题,却没想到所有报名参加高考的知青都请假跑去复习考试了,厂子竟然还能有条不紊地运转,他这会儿是当真不舍得起韩东塬来,道:“等你大学毕业了,想回来,还能回来。”

他说的回来可不只是回石桥公社。

徐书记自己这几年在石桥公社做的成绩有目共睹,不出意外,今年应该就能调到县里去了。

韩东塬能干,有他帮忙,做什么事都能如虎添翼,他是当真希望将来他也能帮他。

可惜韩东塬对走仕途没兴趣。

他笑道:“我媳妇去哪我就去哪。”

徐书记:“……”

成吧,这人两年前不就这样,也谈不上多失望。

大家伙都请了假在院子里一起复习。

除了院子里住的几个人之外,还有这会儿也已经在家具厂上班,不过住在家具厂职工宿舍的马婷婷。

她跟廖盛磨了两年,半年前已经确定了对象关系。

沈青的妈妈早些年把工作给了二儿子,就在家歇着带孩子,这会儿知道女儿要参加高考,特地从北城赶了过来替沈青带孩子。

沈青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上班,家里也有好几个孩子,最小的是二哥家的老小,才一岁半,也正是需要人带的时候。

所以沈妈妈去帮沈青带孩子大嫂敦厚也就罢了,二嫂就有些意见,嘀咕了几句,道:“妈,你这去了那边,一去就是几个月,那小三和小四他们怎么办?”

不仅是带孩子的问题,还有家里这么多家务,一家十口人,就是每天洗衣做饭洗碗抹桌子抹地也已经非常繁重,想想日子就不好过。

沈妈妈听了她的嘀咕没跟她说什么,只是跟沈青二哥道:“老二,咱们家三个孩子,因为你跟二哥是男孩子,青青是姑娘家,姑娘家下乡比男孩子更凶险,所以咱们家当初商量好了妈的工作是给青青的,但你后来准备下乡,你媳妇就要跟你掰,青青看你难受,不忍心,就主动要求自己下了乡,这些年青青在乡下吃了多少苦,可她一句怨言都没有,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就给你们寄这个寄那个,你心里难道没数?就一点没愧疚过?”

“还有你媳妇两次生孩子,做月子,都是妈照顾的,你两个孩子到这么大,也都是妈给你们带的,可是青青生孩子妈就是过去看了一眼,你们就打电话给我,说小四出事了,把我叫了回来……”

说到这里沈妈妈眼圈都红了。

她对女儿是十分愧疚的。

沈二哥听得也是满脸通红。

他道:“妈,你去,是我对不起青青。”

沈妈妈摇头,就伸手拍了拍二儿子的肩膀,道:“哄着你媳妇些,她也不容易,但再不容易,眼里也不能只有自个儿,这样早晚所有人都得离心,一家子互相扶持着过,在你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不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