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李公公摇着头推拒了,:“少夫人放心,王爷只是偶感风寒,如今有王妃陪着,想必过几日就能痊愈。”

跟着他又补充道,:“如今大公子远在南阳又身负重任,王爷只是着了凉,就不必在此时惊扰大公子了...”

李公公看着苏琳琅,:“这也是王爷和王妃的意思。”

“是,儿媳明白。”苏琳琅犹豫了片刻,还是柔顺的点了点头。

李公公送着苏琳琅出了门,回屋的时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他脸上担忧,心中却还有心思瞧热闹般点评一番,瞧瞧刚刚少夫人的这神色,不知道的,还当真以为王爷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呢。

荣正堂

屋内燃着上好的银丝炭,门窗也关着,帘帐半遮半掩,躺在床上咳嗽的秦王....

这般昏暗的环境里,重病缠身的感觉一下就到位了。

陆燕芝一脸担心的坐在床边擦着周重邛额间的汗,窦老大夫神色严肃的诊着脉。

觑着窦老头的神色,陆燕芝假模假样的神色里就带上了真的担忧。

看看眼前的这一幕何其的相似。

只不过当时躺在这装病的是陆燕芝自己。

装病成了真病。

想想那次药蒸的痛苦,陆燕芝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她看着窦老头收回了手却拧着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老大夫,殿下身子无恙吧?”

窦老大夫看着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却又夹杂着潮红,捂了一脑门子汗的周重邛和一旁担忧不已的陆燕芝,忍不住笑了笑。

“能有什么事?壮的和头牛一样。”

“只不过。”窦老大夫的话锋一转,他看着周重邛摇着头笑眯眯地道,:“王爷您真的得吃些......下火的药了。”

陆燕芝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懂的伸手从旁边的铜盆里取出了热毛巾,拧了拧水准备给周重邛擦擦额间的汗。

见状窦老大夫就摇着头利索的起身了。

他伸手提起了一侧的药箱,:“那老夫就先去开药了,王爷您先卧床静养。”

窦大夫出去后,屋内就剩周重邛和陆燕芝了。

看着人出去,周重邛轻轻拍了拍陆燕芝,:“无事,又不是当真是染了风寒,等五日后长乐世子的事了,这京中的事端也能少许多。”

陆燕芝点点头,:“我明白。”

.......

长乐伯府

今日也没去户部而是在府里等消息的长乐世子正逗弄着手里的鹦鹉,听着手底下的人报着信。

秦王府匆匆闭门了,对外说是风寒,但王府的人都悄悄去兵部替王爷告假了。

手里的鹦鹉不肯张嘴说些吉祥话,甚至跳来跳去的不肯叫长乐世子动它,但这丝毫不影响长乐世子的好心情。

其他的人行事绵柔还有可能,但苏府的这些人,下起手来的利索程度,长乐世子丝毫不怀疑。

“说到底,还是苏府的人心狠手辣。”

“嘴上说着千难万险,但动起手来毫不含糊。”

长乐伯回府的时候还将秦王的模样说了一通,那正是中了“十日伤”的模样。

从吃药到毒发身亡,正好需要十天的时间。

因着发作时和伤寒的症状极其相似,因此哪怕这药见效时间较长也深受使用者的喜爱。

在这期间,一个昏昏沉沉,反复发热,手脚虚浮的秦王除了躺着,根本派不上半点的用场。

“对了,给长公主府府上去一份帖子,今日还需要去拜会长公主。”

“是。”

说着话,长乐世子的目光就落在了笼子里相貌‘英俊’、品相出挑的鹦鹉上。

察觉到长乐世子的目光,鹦鹉神气的抖了抖它的尾羽。

这条绚烂到多彩的尾巴一直是鹦鹉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愚蠢的凡人,一来就戳它,戳什么戳?还不迅速进行上供?’

看着转着眼睛一直盯着它,但他伸手却不肯像往日那般乖巧的蹭他的鹦鹉,长乐世子的眼神沉了沉。

“嘎?”

一只手捏在了鹦鹉的脖子上,鹦鹉豆大的眼睛充满了疑惑?

“畜生就是畜生,都是一群不识抬举的东西。”

扑腾着翅膀拼命反击的鹦鹉还是没躲过‘命运的扼喉’,最后落在笼子的最底端,一动不动。

躬身应诺后就候在一旁的侍卫看着这一幕心中就是一突。

长乐世子越发的控住不住自己的脾气了。

从前长乐世子做纨绔,为了打入那些高端的‘纨绔’子弟中,他吸食五石散也是真吸。

长乐世子信心百倍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戒掉,却不想这散药的成瘾性极大,试了几次却没能真的戒除。

更何况如今京中的风浪如此之巨,长乐世子根本就不敢去用强硬的手段戒除五石散。

但同样的,亲身体验这五石散的威力后,长乐世子爷不敢放任自己毫无顾忌的取用,以免将来彻底再无翻身的可能。

后悔无益,如今的长乐世子在刻意和控制自己的用量,每日都在减量,用来维持自己的理智。

但这带来的后果也极其明显,克制不住的易怒,暴躁,从前精明细致的长乐世子如今越发的像个‘莽夫’。

没人能逃得掉五石散的诱惑。

长乐世子和自己的较量,却每每都会以忍不住吝啬的吸食一些而告终。

饮鸩止渴。

此刻长乐世子就有些抖。

他面色狰狞的忽将手里的笼子摔在了地上,随后狠狠地抬脚踩去。

“啪”的一声,就见那个精致的鸟笼被踩得碎裂,里头那只品貌华贵的鹦鹉被踩成了一滩烂泥。

看见还在一旁的侍卫,长乐世子狠狠地喝了一声,:“滚!!!”

侍卫连忙退了下去。

脚步匆匆离去的路上,侍卫的心里直打鼓,这样的世子爷......当真还有希望吗?

但想一想没有发疯的世子爷机智不俗。

这几日的事又都按着世子爷安排好的方向发展,侍卫勉强遏制住了心头的摇摆。

......

翌日一早,就能见城门口有大队的车马行了过来。

打头的就竖起了旗子,上头是红底黑字的三个大字——长春班

这些日子以来,这个戏班子名头可是十足的响亮。

长乐伯爷在京中是不起眼,但放在外头,那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

还有个与长公主府结亲的长乐世子......

长乐伯是个‘戏痴’,不仅自己蓄养戏子,亲自彩排,还每年都在京中发放名帖的事世人皆知。

这种境地里,地方的官员哪个犯得上去招惹一个这样背景雄厚的戏班子?

自然是一路大开绿灯。

此刻,在车队看热闹的人不少。

还有的人出言问询着戏班子进京,何时会开始搭起戏台子,有的则是问着戏班子的当家花旦在何处,想要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