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二合一】(第2/3页)

那好似是在行礼。

“闻先生,我很喜欢这个礼物。”它说。

闻柏舟伸出手,握手一般的握住了小圆柱机器人的机械臂:“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当然。”青鸾回答道,“我坚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

吃过了足够丰盛的早餐,几人也没有往地面居住区去,而是下了泽城号,直奔土地种植区。

泽城的地面种植区域几乎是他们手把手建设起来的,现在回来了,自然也要去看看土地的情况。

地面种植区的工作人员没有想到,都过了物资交换季,还能看见峄城的这群朋友。他们高兴得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语无伦次了半天,才一拍脑门道:“我们有完整的记录的!走走,先看种植记录!”

他们的蔬菜选择是完全按照李教授划出的范围来选,因为闻柏舟还带来了种子,第一批种植得很顺利。

“我们这里的湿度和峄城还是有些差别。当时第一批种下去,半个多月也没见发芽,可把我们吓坏了。”

“不过我们后来发现可能是温度不够,导致了种子生长缓慢。讨论之后把箱体在地面的时间加长了一些。”

“看,当时我们真的是,每个小时都有记录哦。延长取暖时间后,果然顺利发芽啦!”

泽城这短短三个月,已经分门别类的弄出了好几个记录本。他们仔仔细细地翻看着,对一些数据提出的疑问,泽城的地面种植去工作人员几乎都能回答上来。

虽然过了那么多天,他们对于异常数据的记忆却非常深刻。他们这三个月,是全部身心投入的在搞种植。

聊完之后,闻柏舟都有些心生佩服。

“植物工厂那边更顺利一些。”工作人员告诉闻柏舟,“工厂都在船里嘛,供暖很稳定。就是以后要是搬上地面来了,还不知道工厂那边能不能这么顺利。”

他提到地面生活,就有其他人探头过来说:“可以把船都改成工厂区嘛,也就是每天费心往上爬几次的事情。”

“都下地了还要在船上工作啊?”有人不太赞同,“那一天天的,还不如就在船上过。”

“不过你们说,要是都下地了,船怎么办咯?没有人的话这些船很快就会坏啊。”

闻柏舟转头看着码头边遮天的船市,想了想才说:“应该会有其他安排,不可能放任船坏掉的。”

“也是哦。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工作人员忍不住道,“而且都生活了这么久了,看着它们都坏了,也怪可惜的。”

“想这些。”闻柏舟身边一起看记录本的工作人员笑了起来,“这计划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成,下地生活还早着呢。现在想船怎么办,都是瞎操心。”

但按照模板化建筑在青鸾手里的建设速度,只一夜过去,地面生活区就又矗立了三栋新楼。

闻柏舟他们抵达时,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看着那四栋米白色的回字形小楼,也依然心生感慨。

“这楼看起来也很不错嘛。”连生忍不住道。

叶驰更是咋舌道:“小闻,你说我们地堡能不能也修这样的小楼啊?”

“如果你们想上地面生活的话,也可以的。”闻柏舟说,“不过我说实话哦,你们现在上地面生活,其实远不如在地堡里方便。”

泽城是不得不下地生活。

生活在船上有太多的不便,更有漫长的风暴季令船市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中。

反正不管在船上还是在地面,只要一离开房间,都需要穿戴好防护服。那么,还不如来地面生活,也能多一重安全保障。

但峄城的地堡已经发展成了一座地下城,人们在地堡里,几乎不用出去就能做到一切。

绝大部分的工作、生活、学习、医疗,只需要在地堡内就能做完。所以其实许多峄城地堡的人民,是缺乏穿戴防护服的概念的。

他们不知道这东西穿脱起来有多麻烦。

要让他们来地面生活,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行动,估计许多人都会觉得麻烦。

听闻柏舟这样一说,叶驰不得不承认,地堡真的比地面生活区方便。

“要上地面生活,峄城01号地堡需要将整座东山都治理成无辐射区域。以此才能达成你们现有的便捷。”路过的小圆柱机器人插话道,“更大的问题在天上。”

“天上怎么了?”叶驰茫然道,“天上不就是会下酸雨吗?躲起来不行?”

“放射性尘烟。”律恒平静地开口,“天上的放射性尘烟才是影响生活的最大问题。”

他们可以把抗辐射菌洒满地面,也可以把这个东西铺满东山。可他们没有办法让这些抗辐射菌飞上天,去解决天上的放射性尘烟。

叶驰忍不住看向了闻柏舟:“小闻……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办法?”

“以闻先生的年龄推断,当前年代没有可靠的科技技术,可以解决核辐射尘与火山灰的沉降问题。”小圆柱机器人冷静地说。

叶驰听得叹息连连:“难办。你们就算搬进来,也挺难办的。”

小圆柱机器人慢吞吞地回答说:“一步一步来,总会变得更好。”

已经建立好的四栋回字楼安然矗立着,不远处第五栋楼也用极快的速度建设好了第三层,起吊搬运车正在缓缓开过来,配合着机器人们进行建筑封顶。

那起吊搬运车里没人,应该也是青鸾在操作。

泽城,确实如青鸾计划的那样,正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几人在泽城忙碌了三天,时间快到时,律恒就先一步带着闻柏舟驾驶着战车回了泽城边缘,其他人则在后面开着老头乐慢吞吞地走。

时间一到,闻柏舟马不停蹄地打开了大门。

战车回到别墅后,严峰一边叫着人给战车装载物资,一边让人把空荡荡的老头乐运输车开去仓库,又看着律恒他们开着老头乐出发。

这次开门的时间,只够他们将剩下三十五栋回字楼的模块运走。

剩下的别墅模块、书籍以及其他物资,还得等下一次开门。

而今天,蔡宗河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地面生活区的问题。

他今天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养殖船上。

养殖船是泽城最重要的船只之一,这是当年码头上最常见的海洋鱼类养殖船。养殖船是十万吨级的大型智慧化养殖渔船,一年大概能生产三千吨的各种鱼类供泽城人民食用。

包括泽城对外交换的鱼油,也在这艘船上。

这是整个泽城最关键的生存船之一,所以一听青鸾说养殖船的排水系统有些故障后,蔡宗河连饭也没吃,就赶了过来。

跟着他一起上船的,还有排水系统的工程师们。

因为不少鱼类对水质有着苛刻的要求,所以养殖船上的水循环系统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工作了四十五年,这些年大大小小的维修做过无数次。工程师们一来,就根据报错钻进了循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