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二更】(第2/2页)

“你看这楼都亮着灯,估计都没休息。”严峰说,“至于别的事情,你上了楼,有其他人给你解释。”

赵肖闻言,拔腿就往楼里跑,还不忘问他:“几楼啊?”

严峰哭笑不得地追上去:“你慢点别摔了!五楼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的长桌上摆满了文件。一群白头发的老爷子们正凑在一块讨论着什么。

“我觉得这个方案是比较有可行性的。”

“外部测试可以让学生去做。核心问题还得我们自己把控。”

“建设其实不成问题。这本身是超托卡马克的胜利。我们拥有很丰富的建堆经验了。主要问题还是在材料上。”

“现在全世界都在被材料卡脖子。所以吴硕为到底干什么去了?怎么还不回来?!”

“都等着他呢。实际上我最近花了点时间把材料学这方面的问题恶补了一番。我是发现如果吴硕为能解决内壁材料的问题,那么其实我们连航空发动机都是可以一起迭代的!”

几个老教授倒抽一口凉气,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立刻有人说:

“国之命脉,国之重兵可都握在他老吴手里了。现在他人呢?”

“吴硕为,不行。”

赵肖上来时,就听见他们正在集体批判吴硕为。

要是没记错……吴硕为,是那位工程院的院士吧?吴院士做什么事了怎么在这里挨批啊?

赵肖那兴奋的心稍微冷静了一点,他正想问问身后赶来的严峰这是个什么情况,结果屋子里的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他。

“哎,这不是小赵吗?你可算来了。”孙教授冲他招了招手,“你过来看看,我们这个堆是打算建设在你们水厂附近的,你看看目前这个浓水海水转移方案可不可行?”

赵肖先给孙教授打了个招呼,而后才问:“我的水厂?”

他一个搞研究的,他能有什么水厂?

“哦,严中将没和你说是吗?”孙教授说,“在津门那里,有一个二十年前建设的海水淡化实验工程,你知道的吧?”

“知道。我去那里指导过设备改进。”赵肖说,“他们的设备在国内算是不错的了。这些年我的研究团队也在跟进。津门的那个实验厂主要做的就是反渗透淡化,同时也在做集成淡化的研究。这些年一直有成果出来的。”

孙教授点点头,又问严峰:“资料都给小赵看过了吗?”

“赵教授觉得那套建设方案是很可行的。”严峰说。

于是孙教授就笑了起来:“那小赵你既然觉得方案可以落地,那你就去负责把津门那个实验厂改造了吧。”

赵肖:“……?”

赵肖:“不是,我当然不会反对参与这样的项目。但是这个技术的负责人呢?他不来吗?!”

“他现在确实很不方便,也根本没办法参与其中。所以我们才得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专家来接手这个事业。玉京特别军区的研究所会和你一起进行海水淡化项目的改造工程。”

严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赵教授,整个北方人民的便宜生活用水,都得拜托你了。这个实验厂一旦成功,我们是要在沿海大规模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