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厨子

◎“咱也没见过,听见过她的人说啊,真是个花容玉貌的孩子……”◎

三月初四。

启程前, 他忽然想起有几件事情要交代给于掌柜和郑师爷,于是卫景平特地换上常服又去了一趟钱庄。

跨进门, 却和詹益书走了个对顶, 卫景平微微一愣,而后圆滑地寒暄起来:“詹大人。”

詹益书毕恭毕敬地道:“听说卫大人这就要回京,下官赶来给大人送行,下官知道大人心系钱庄, 走到门口就习惯了要进来看一遍。”

“真是劳詹大人费心了。”卫景平心中蹦出一句寒意十足的呵呵, 面上却诚挚地笑着回他, 不再往钱庄里头迈步:“詹大人这么上心, 本官可以放心地返京复命了。”

詹益书缩着肩跟在他后面:“下官送送卫大人。”说完, 他请卫景平上了马车,一道往镇江府的运河码头走去。

到了运河边上, 忽然有位三十来岁的精瘦男子背着包袱来找过来,对着卫景平行礼道:“卫大人。”

卫景平指了指他对詹益书笑道:“本官十分喜爱此地的菜肴, 几番打听总算请了个厨子跟随本官进京……”

他叫李大全, 是卫景平昨日傍晚临时起意找来, 跟随他一起回京城的厨子, 会做水晶肴肉,东乡羊肉以及蟹黄包等各类菜肴和面点。

詹益书看了看那男子:“阁下是哪家的掌勺师傅啊?”

“回詹大人的话, ”男子说道:“在下是清丰楼的李大全。”

詹益书想了想,挤出一张笑面:“清丰楼好,卫大人着实会挑人。”

卫景平笑了笑:“詹大人快请回吧。”

詹益书躬身施礼:“卫大人一路顺风。”

卫景平谢过他,大步流星走上码头。

……

柳色初新,春枝尚嫩。

卫景平这次走的是水路, 从镇江府码头坐船出发, 一路上春水潺潺船行顺利, 五日后便抵达京城。

临行前没有向户部和家中打招呼,回来的过于突然,因而没有人来接他,进城后卫景平便直接回了家中。

姚溪一早去钱庄帮工,家中只有丫鬟带着金小灿和红袖在玩儿,他一进门,一雕一鹅受了惊吓,扑扑棱棱飞走,红袖中途还打了个滑,扭着屁股气哼哼地躲到后院去了。

“五月,带李师傅到卫宅去。”

反正他总是过去蹭饭,就让李大全到那边去做饭好了,卫景平放松地浅笑了下,回到屋中沐浴更衣,洗去一路风尘。

旁晚时分姚溪回来,卫景平迎出来:“媳妇儿累不累?”他揽了一下她的腰:“怎么瘦成这样?”

比二月初他离家之前纤细单薄了不少。

姚溪微红着脸说道:“许是天气热换了春装的缘故。”不像冬天穿这夹棉看起来更为丰腴些。

卫景平笑道:“我这次从镇江府雇了个厨子回来,走,咱们去娘那边吃饭。”

定是他不在的这阵子,姚溪拉不下脸顿顿去他爹娘那边吃,就自个儿将就了。

姚溪换了身衣裳,二人一路说着话,往卫宅走去。

他们刚踏进门槛,就看见卫宅鸡飞狗跳卫长海追在卫容与后面,手里举着鸡毛掸子:“……还打不打弟弟了……”

里面传来卫泱惊天动地的哭喊声,把孩子委屈的啊,听者心酸闻者流泪啊。

卫景川夫妇二月初就回龙城府去了,孟氏不舍得卫泱走,好说歹说把他留在了家里。

还叫姚溪写信给韩素衣,让老大卫景明两口子把大孙子卫啸送回来,仨娃儿一起带。

卫景明的儿子卫啸的名字出自《楚辞》:“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啸”字是百兽之王老虎啸吒风云之意,恰好卫啸属虎,卫景平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正合我们武将之家的气势。”听说卫景明收到信后,一眼就相中了“卫啸”这个名字。

……

“四叔四婶救我。”看见卫景平和姚溪来了,卫容与一个飞扑扎进她四婶怀里,把姚溪扑得后退了两步才站稳。

卫景平把她拎过来:“又淘气了?”

这时候卫长海气呼呼地追上来:“老四你把她给我放下,我今天非打她不可。”

卫泱还不到一周岁,她都敢对弟娃儿动手打,你说气不气人。

卫景平:“爹,算了,姐姐就是要打弟娃儿的。”还得趁早打,晚了就打不着了。

卫容与得意地望了一眼卫长海,皱皱鼻子气他。

卫长海瞪着卫景平,到底没狠下心来教训他,毕竟在儿媳妇姚溪面前,还是要给儿子面子的:“老四什么时候回来的?”

卫景平:“爹,是晌午那会儿回来的。”

卫长海望了望旁晚天边的火烧云:“回来不早点来看你娘,白让她多□□会儿心……”

卫景平:“……我去厨房看看李师傅做了什么。”

老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啰嗦了。

厨房里,李大全正在烧东坡肉:“卫大人,小姐说她想吃这个,小的就做了一份。”

卫景平点点头,问他:“大全,想家吗?”

李大全憨憨笑道:“大人说笑了,小的今日才到京城呢。”

卫景平拿起一根竹笋在手里剥着:“大全,你们镇江府有什么趣事吗?”

他心想:在酒楼做工的人都是百事通,李大全指定能说出不少的吧。

“大人想听什么样的趣事,是坊间百姓的还是达官贵人的?”李大全一边熟练地收拾猪肉块一边说道。

卫景平:“达官贵人的吧。”

李大全停下手里的刀:“哟,要说趣事,头一个要数咱们知府詹大人了。”

卫景平眸色微变:“说来听听。”

李大全声调自豪地说道:“话说还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镇江府当地有个刺头秀才罗桂成,仗着自己读了几年书不得了,谁都不放在眼里,也不知怎么的就和詹大人起了冲突,那天在大街上拦着他的车驾骂了个狗血淋头,”他摇摇头叹了口气:“说是詹大人看上了罗秀才家才八岁的女儿,要抬进府里做妾……骂的那叫一个难听啊……”

“后来呢?”卫景平盯着他问:“罗家的女儿才八岁啊?”

罗秀才的话是不是有点离谱。

李大全熟练地煎着猪肉块的肉皮:“詹大人脾气好啊,等罗秀才骂完,他一声不吭地走了。”

詹益书被冲撞后非但没有责怪罗桂成,还安慰他说不要紧,就放他走了。

离谱的是,詹大人不仅没有责怪他,那天傍晚就派人敲锣打鼓给罗家送了十两金子,好大的阵仗。

罗桂成不敢要这十两金子,衙役们却说让他次日当面送回,罗家这才小心翼翼地收了。

谁知道就这十两金子,当晚就给罗家带来了血光之灾,有强盗蟊贼得知后半夜潜进罗家,杀死了罗桂成和罗夫人,盗走了这十两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