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起讲

◎“一壶白开水。”◎

卫景平赶紧放下手里的书出来:“它哪里受伤了没有?”

“没见有伤。”卫景英摇头。

“小金, ”卫景平伸手摸了摸金灿灿的头,如今它已经长成了快一米高的大金雕:“害怕鞭炮响?”

这么怂的吗。

金灿灿用一只圆溜溜的眼睛瞪了他一会儿, 又凑到地上闻了闻气味。

“是不是过春节杀鸡杀鸭那腥味它不喜欢?”刘婆子见它一直在地上嗅来嗅去, 过来问道。

看来家里该细细打扫一遍了。

“可能是有什么腥气的或是腐味儿的熏着它了。”孟氏说道:“待会儿给它抱去墨铺试试。”

那里没开火,姚春山的一日两餐都是刘婆子送过去的,应该没有腥气和腐味儿。

到了初六那天卫景平要去墨铺:“我带小金雕过去吧。”说完他对金灿灿勾了勾手:“走吧,跟四哥去墨铺, 老姚肯定给你包红包。”

金灿灿给了他一个“你们别又惦记我的屎吧”的表情, 不是很情愿地跟着卫景平走了。

他带着金灿灿去了墨铺之后, 孟氏把刘婆子叫来, 低声问她:“问大夫了吗?”

刘婆子道:“我悄摸扣出来一点拿去问了三四个大夫, 都说那药不是什么生小子的,具体是做什么的, 他们也说不清楚。”

“我早就叫巧姐儿留心着她娘,”孟氏说道:“年二十五巧姐儿同我说她娘肚子疼, 半夜没睡起来洗裤子, 我总觉得……”

“你那会儿生平哥儿的时候, 脸蛋总是红润的, ”刘婆子摇了摇头:“他婶子怎么脸色蜡黄蜡黄的。”

这么一说提醒了孟氏,她也奇怪道:“他二叔隔三岔五就往家里买肉, 没多也有少,她都吃哪儿去了。”

两个人又合计了会儿,才拿起手上的活忙起来。

墨铺前头是铺面,后面连着一个小院,里面有两间厢房, 先前只收拾出来一间给姚春山住, 后来挣了钱, 卫景平把这一间也收拾出来了,铺了地板刷了墙面,朝南窗户打开了一些,阳光正好能洒进来,他就打了一套木头的桌椅在窗边,闲暇的时候来这儿看书,后来放假在店里帮工累了,姚春山又挪了一张小床给他摆在屋里,让他午休。

卫景平来这里的次数多了,为了吃东西方便,又添置了煮饭的锅碗瓢盆,天冷之后还买了小火锅,偶尔涮着肉和菜和老姚在这里吃一回。

他进门的时候,姚春山正在架火烧水准备涮肉吃,见了他放下勺子:“平哥儿过来了?”

金灿灿从他身后一跃跳到窗台上,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开始打盹,不再焦躁地乱叫了。

卫景平在家里没怎么吃好,这会儿又来了点食欲,想在这里放松一下,于是说道:“老姚,你想吃什么我再去买两个菜。”

他从街上过的时候见繁楼已经挂起灯笼开始营业了。

“有一道菜叫荔枝腰子,你吃过没?”姚春山说道。

卫景平想了想,荔枝腰子在上林县叫爆炒腰花,它的得名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形状,将羊肾脏或者猪肾洗净,剥掉外膜,剔掉臊筋,剞出两排菱形交叉的细密纹路,再用利刀片成腰花,之后等油热了入锅爆炒。腰花一受热,迅速卷曲成圆形,表面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的小突起,很像荔枝的外壳。

先前在繁楼送餐的时候卫景平专门向掌勺的大师傅请教过,腰子是下水,登不得大雅之堂,而荔枝又是贡品,这两个怎么就凑到一起做菜了呢。

原来是刚开国的时候宫廷里有出身民间的贵人好这一口,御厨们为了迎合他们,便向民间学习,改良了刀法,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端到了贵人面前。

大徽朝的人不仅爱吃,而且会吃,懂吃。

繁楼的大师傅还告诉卫景平,荔枝腰子这道菜,味道的秘密来自高汤。

清水煮沸,将切好的猪腰花倒入,汆至腰花呈嫩白色捞起,放入高汤中,出锅装盘。一锅好的高汤,是荔枝白腰子成菜的关键。

每家餐馆都有秘制的高汤,上好的汤色纯白,味道浓郁,咸、鲜、香齐备。别看它看起来清雅,但味道却浓郁,腰子脆爽,入口还有荔枝的果香,汤头咸鲜,让人记忆深刻。

“想吃,”卫景平眼睛一亮:“我这就去买回来。”

“干脆把你兄长都请过来,一起吃吧。”姚春山说道,过年了,他想热闹热闹。

他疯癫之后能在上林县住下来没跑到别的地方的原因,一是看上了后山蓊郁的松树林,那可是制墨的主要原材料。在他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混沌的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就是靠着烧松烟制墨才打发时间的。二是上林县足够热闹,一个人的时候听听街头那永无间断的热闹,都觉得活着是有盼头的。

卫景平:“好。”

他的兄长们之中,卫景明对于做生意没有分毫的兴致,他爱的是披坚执锐,听金戈之声,是以极少过问店中之事。

卫景英和卫景川则每天除了习武之外就是来店面给姚春山帮工,老人家心思单纯,对俗事心中没数,几乎都是卫家人在做主,尤其是卫景英,猛长之后身材抽条,长眉细眼,高高瘦瘦的,只要双手不拎着铁戟横到旁人的脖颈处,任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个粗莽的武夫。

铺面开张之后,他凭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学会了算账、每天看姚春山写字,大抵是潜移默化的缘故,竟也粗略认识了不少的字,闲暇之余,还摸起了笔杆子,跟在姚春山后面比划比划。

不过他终究是没有读书这个耐性的,只图个方便和实用,深奥一些的便不会去学了。

卫景川承包了铺面所有的重活儿和洒扫杂物等工作,才半个月下来,就累瘦了那么一些些,被孟氏搂在怀里心肝儿肉地心疼了好半天,后来有一天,卫长海回来说起老三在校场没命地连刀,这才得知他夜里偷着起来练刀去了。

卫景平边想着这些,边一路疾步快走上了繁楼。

嚯!

这真是冤家路窄,一进门就和顾世安走了个对顶。

“你最近很忙啊。”顾大财迷绷着一张俊脸,不太满意地道。

年前他从“天下第一墨”的铺面前经过,看到顾客盈门,生意还不错。卫家的人在店面里忙得热火朝天,一看就知道背后的掌柜是谁。

这小子竟开店做起了生意,真是不务正业。

卫景平立马换上一副“对不起我欠了你钱”的虔诚样儿:“我也不算太忙。”

顾世安:“听说你抄完了《四书章句集注》?”

抄《集注》这件事,他对卫景平十分满意,总觉得这孩子还算是有心的。

卫景平点点头:“差不多也背完了。”

“哦,”顾世安若有所思:“正好思炎也在,你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