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待三

◎你这钱花的冤,比陆机枉死那天天上飞的雪还大啊。◎

姚春山正在喝汤药, 他皱巴着脸摇摇头:“女大十八变也许只能画个大概了。”

这么多年过去,就算如今姚溪站在他面前, 他也未必敢认。

卫景平:“……”

那可真是大海捞针了。

看着日头里上学还有些时光, 他把摆在角落里一排排竹子制成的简易货架上的精巧小墨模翻了翻:“这些风干的如何了?”

“再有个十天半月,”姚春山说道:“能成型。”

卫景平想着卫长海积攒了不少松烟,说道:“老姚你给我爹写个制墨的辅料方子,让他去采买了, 我再想想订制些比这些略大的墨模, 再制一批。”

制作的这些墨不需要太考究的, 只加入寻常的冰片和骨胶, 比市面上的墨润亮好用就成, 主要是快速出货品。

那摆在门面上的三套墨系列,不过是拿来装点门面的罢了, 他可不指望那几块来赚钱。至于昨日卖出去的两锭,卫景平觉得, 那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小概率事件, 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应该碰不上那样的大金主了。

他们不能守株待兔。

交代完, 他赶忙往白鹭书院上学去了。

果然此后一连七八天, 天下第一墨从开门到打烊,时时刻刻都是门庭若市, 只不过来顾客并不是来买墨的,要不就是排上了半日师在台上吟诗做赋,将胸中潜藏的情感入木三分刻画出来落在纸上的,要么就是闲着无事来讨杯茶喝顺带学认学写一两个大字的……总之,店里的墨一直乏人问津。

后来卫景英和卫景川也不怎么爱来了。

卫景英心想, 这些你们读书人的玩意儿, 他哪儿能用得上场, 还不如在繁楼送餐有劲儿呢。

“以后铺子开起来了,你们得帮工呢,”卫景平依然岿然不动地说道:“二哥,给繁楼送餐毕竟只是个跑腿儿的活儿,学不到什么技能的。”

一时的权宜之计,断然不能长久做的。

现在租下了制墨的铺子,繁楼那边的活儿自然不干了。

“真的能赚钱吗?”卫景川问。

他不是不相信卫景平,而是觉得姚春山疯疯癫癫的不大能成事情。到时候再连繁楼的活儿都捞不着了,太亏。

“能,快了。”卫景平让他俩闲着没事去跟姚春山学捶墨,他看向外头的目光坚定对墨铺充满了信心。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卫景川拍拍手,不无遗憾地道:“就是暂时吃不到繁楼的酸汤肘子了。”

卫景英打了他一下:“你个笨球,以后赚了钱有多少好吃的。”

他也说不好墨铺到底能不能赚钱,但总不能自个先泄自家兄弟的气吧。

卫景川灵活地躲开他的铁拳,流着口水憨笑:“……买好多好吃的……”

与此同时。

甘州城。

一位穿深橘黄半袖圆领长袍,内衬浅蓝色交领中衣的青年男子正托着两锭墨给对面一位鬓角鸦青,双目有神的少年男子看:“我说周兄,你这是走到哪儿都要打听名墨啊,说实话,整个甘州府制墨的商家不多,我也是辗转了转,才收集来这两锭墨,你瞧瞧怎样?”

“清友,名友?”周姓少年从他手中接过去托在手掌心眯眼瞧了瞧:“这商家倒是会做买卖,名头选的不错。”

他曲起手指叩了叩,问男子:“这墨多少钱买来的?”

男子笑道:“说来不怕你笑话,我也是中间托了几次人,反正到我手里,花了这个数。”

他比划了下。

周姓少年嗤了声:“十二两银?”

这墨是不错,放在京中一锭还是值二两银子的,但六两嘛就有点哄人了。

男子苦笑着点点头:“一锭六两银。”

“严兄啊你这钱花的冤,比陆机枉死那天天上飞的雪还大啊。”周姓少年哈哈一笑。

青年男子讪笑:“嗐这不是转了几手嘛,那道那里人不得挣点钱。”

他倒是豁达想得开。

周姓男子将墨锭往口袋里一扔:“谢了。”

青年男子问他:“周兄这就要动身去华亭?”

周姓男子道:“嗯,我近来读书念到‘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①’,便想去听一听华亭的鹤唳,凭吊一吊陆氏。”

二人寒暄了两句,便各自拱手告辞。

……

白鹭书院。

顾世安照常抽风,半晌见蒙童们下了课,又一个个抽去考背八股文名篇。

卫景平排在潘逍后头,见他出来之后眼瞧着要哭爹喊娘了,就知道今天一准儿没好事。他忐忑着向顾世安行了礼,听见顾抽风打着瞌睡提问:“《不待三》背完了吗?”

不待三?

卫景平倒吸了一口凉气:“夫人前两日不是叫我背《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吗?”

丘濬的这篇《周公兼夷狄》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刚刚背熟,至于《不待三》,他还未曾听说及拜读呢。

难道是顾世安记错了?把布置给旁人的作业算到了他头上。

顾世安叹了口气:“你三日之内才背了一篇《周公兼夷狄》?”

没错,于谦的《不待三》是他布置给傅宁的作业,难道他们私下里就没有探讨交流过,而后把旁人的作业给背了。

这孩子到底还要不要在县试中一举夺得案首了。

他就不该给他破格让他进白鹭书院来读书,平白给自己添了这个堵。

问就是后悔啊。

……

卫景平算了一下,等蒙童们前前后后总计背了十来篇八股文名篇的时候,温之雨的四书五经课之间,开始插入讲做文章了。

文章,八股文。

八股文他知道,就是遵循“代圣人立言”这一旨意,假托代拟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文风,用文言写的议论文。

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要想考取个功名,重中之重就是要学会写八股文,将这种文章的极致写法学到家。

八股文的全文结构是固定的,全文分几个段落,各段大致是多少句,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各段字数以及全文总字数,一般在550-650之间,都有大致的规定,机构甚为严密,不容偏离。

卫景平私下里问程青:“学生尚未读完四书,现在就学做文章,会不会有点早?”

顾世安是认真地把他当神童啊天才啊总之是超凡蒙童看的,但他,却每一步都只有扎扎实实一点点按照笨方法才能学会的。

嘶,你这是揠苗助长啊顾夫子。

程青瞪着的眼睛里瞬时有了一些难以置信:你卫四是我白鹭书院破格录进来的学生,还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读完四书再学做文章吗?

“不早。”他道。

卫景平:“……”

程青叹了口气:“你尽早开始做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