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冰碗

◎这下让卫景平彻底无法拒绝他,惊得还礼的时候心砰砰直跳,还以为接下来顾世安就要抛出一句话,邀请他免了束脩进白鹭书院念书了呢。◎

卫景平那小子机灵得不行,他也喜欢,虽然有时候那小子算计起钱来恨得他牙痒痒。

顾世安:“那孩子看着不错。”

“你这不是废话?”许德昌道:“不过啊人家卫家一家子是习武的,不会跟你去学八股文的,你就别打他的主意了。”

顾世安笑而不语。

“去你的白鹭书院一年下来要花十几两银子,”许德昌这会儿闲得慌,他给顾世安算了一笔明账:“到头一次下场考童生三年下来就是三四十两银子,要是学不成名堂,还耽误了习武,”他往卫家兄弟二人方才落座的角落里轻瞥一眼,见卫景明走了,卫景平低头端坐不动,大概在等卫二和卫三来了碰个头说说待会儿送餐的事,许德昌打了个噎一摊手道:“将来文不成武不就的,人可就毁了。”

一旁拎着大茶壶跑堂的小二哥接了句嘴:“是啊事啊掌柜说的是这个理儿。”

顾世安笑了笑道:“你说什么?”

得,耳聋了。

许德昌翻了个白眼,这人就这德性,别看干的事光鲜受人尊敬的事儿,可背地里光记着束脩银子那点儿事了。

财迷。

看吧,总有一天上林县会出个能治他的祥瑞,要是他这辈子真能等到那一天,繁楼就免费请客一天,谢谢老天爷开眼。

顾世安拎着东西,晃悠悠地出了繁楼。

没走多远,就看见卫景英和卫景川顶着两个红扑扑的脸蛋儿来送餐了。看见顾世安,他们礼貌地一鞠躬,就要从他身边走过去。

蒜泥白肉。

卫景川闻到了顾世安拎着的食盒里肉和蒜泥的香气,吸溜了鼻子,下意识地拿胳膊捣了卫景英一下:“二哥,蒜泥白肉。”

卫景英当然早闻出来了,他咽了咽口水:“快走吧,许掌柜还等着咱们干活呢。”

与卫家俩兄弟擦肩而过之后,顾世安忽然若有所思走不动道了,他把蒜泥白肉往顾思炎手里一塞:“你先回家去吧。”

顾思炎撇了撇嘴:“你又看到肥羊了?”

还是三只。

“你懂什么,”顾世安毫不心虚:“我这是为咱上林县揽才。”

顾思炎懒得说话,给了他个“做人留一线”的眼神,拎着食盒飞快地走了。

快到中午时分,繁楼里除了跑堂的店小二,几乎没有客人了。

卫景平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将订餐的十七家的地址打听清楚了,铺开一张纸,制定配送路线。

很快他就画好了,画好之后又和许德昌确认了一遍之后,才拿出随身携带的小书翻看。

卫家的人渐渐都知道他粗略识字,卫长海夫妻俩私下里也在犹豫要不要送他进白鹭书院念书,但他自己始终未主动提起一字。

念书考功名的事,他面上表现得一点儿都不急迫。

上辈子他就知道古代文人士子科举艰难,一次恩科往往落榜者十之八*九,唯有佼佼者才能出头。他可没有自大到想着只要他进学堂念书去科举,就能按部就班考取功名的好事,既然没有十成的胜算,卫景平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卫家把大头的钱押在他身上,那太不做人了。

但他也并没有因此就躺平,卫景平没事的时候就四处翻翻开,辨一辨认繁体字,打留心以来,他心中已有上千的识字量了。

片刻功夫之后,顾世安又折返回繁楼,对许德昌道:“来一壶龙井茶。”

他选的座位离卫景平不远。

卫景平留意到了顾世安,他看着他点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叫了一盘子繁楼最精致的点心,再看看自己手里的一杯清水,骤然觉得这人浑身上下都写着“有钱”二字,和自己隔着起码一年12两银子的距离。

他不知道这人为何去而复返,不敢贸然上前搭讪,只是暗暗地留意着顾世安的举动。

这时候卫景英和卫景川到了,二位小壮士走路带风,惹来一片目光。然后他意外地听到顾世安扭过头来主动跟他打招呼:“你是卫家老四吧?”

顾世安跟他说话了。

难道顾世安是为了他才返回的,这也太惊喜了吧,卫景平激动地搓了搓手。

他整了整衣裳,镇定地起身走到顾世安身边:“顾先生好。”

卫景英和卫景川也走过来和顾世安打了个招呼。

“你们哥仨,都几岁了?”顾世安言笑晏晏:“都认识哪些字啊?”

卫景英如实道:“我十岁,我三弟八岁,四弟七岁。”

“认识个狗……屁的字。”卫景川粗鲁地嘀咕了句。

顾世安:“……”

卫景平:“……”

三哥威武。

卫景川说完撇撇嘴。

他早就听说白鹭书院的束脩贵得要死,想着顾世安定是一看他们卫家仨小娃儿都正是念书开蒙的年纪,落在他眼里就是每人每个月1两银,一年就是36两银的大肥肉,一定是来给书院拉生意的。

卫景川在顾世安面前才不肯流露出想上学的心思,他想明明白白地告诉顾世安,卫家一门子粗人莽夫,除了老四其他人一点儿都不想认字和念书,别打他的主意。

顾世安有些失望,他本来想着要是这哥仨有进书院读书的打算,他收二个人的学费就好了,另外一个小的卫景平,算个添头,反正班上多一个学生与少一个学生对书院来说所花费的精力几乎是同等的。

可他酝酿好的,打算循循善诱卫家仨兄弟入书院念书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被卫景川一句粗口给堵了回来,顾世安的表情生硬地一顿,低头品茶压惊。

罢了罢了,既然他们无意求学,就不必开口劝学了。

“顾先生,白鹭书院都讲什么书啊?”一直未开口的卫景平道。

顾世安抬起头打量他,七岁稚子黑亮的瞳仁里透着股聪颖劲儿,越看越叫人喜爱,他大方地一摆衣袖:“小二,麻烦来四份冰碗。”

一瞬,他又决意坐下来和卫景平再聊一聊。

在大徽朝,冰碗是最出名的消夏冷食。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淮山药、枣泥糕按照口味喜好放在一起,加上蜂蜜调味,之后在冰里埋上一两个时辰之后,取出来当消暑的甜点吃的。

有诗句称之为“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①”,说的就是暑夏吃冰碗的那份爽意。

卫景平一看顾世安要请他们吃冰碗,忙道:“顾先生使不得。”

“嗳”顾世安执意要请:“吃个冰碗消一消暑,卫二和卫三一会儿才好出去送餐嘛。”

“无功不受禄。”卫景平一连推拒:“要是平白受了顾先生的馈赠,回去会被家父责骂不懂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