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4/5页)

因此温辞也算是帮了他们不小的忙了。于情于理也该招待感谢对方一下。

祝子翎有了打算,准备弄上一桌新菜请温辞来尝尝,容昭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菜谱聊到了深夜,终于在熟悉的体温中伴着迟来的困意陷入了安眠。

*

“你说厉王妃亲自跑到皇宫门口去找容昭?”

延庆宫内,倚在雕花牡丹贵妃榻上的女子眉梢高高挑起,神色似惊又喜,颇为不符一贯端庄的妆容打扮。

下方的嬷嬷也有些被女子的反应惊到,连忙躬身回话:“回皇后娘娘,确实不管是当值的侍卫还是从当时在场的大臣那儿,都传出了这样的消息。”嬷嬷小心看了一眼蒋皇后的脸色,故意说道:“那位男王妃着实是不知羞耻,据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扑到厉王身上去了,还亲自带着下仆在皇宫门口拦人,实在是不成体统。”

蒋皇后闻言却没有太多反应,只是面色微微变幻,长长的指甲在黄花梨木的扶手上轻扣了几下,转动着眼珠轻声问道:“厉王妃不知道容昭的行踪?”

嬷嬷思忖着回答:“似乎……是不知道,厉王妃好像还问了侍卫厉王今日是否上朝,之后见到厉王,好似也说了厉王在躲着他之类的话。”

蒋皇后闻言沉默了片刻,突然轻声笑道:“看来这位蓝颜祸水是和容昭闹过矛盾了,也并非真的那么受宠么。”

“不过也是,容昭那样的人,怎么可能真的被一个男人迷得晕头转向。就算那人有些神异的手段,也未必能一直对杀气深重的煞星有用。”

“果然就跟本宫想的一样,这两个人远不像百姓传言里那样,恩爱到一点漏洞都钻不进去”

蒋皇后越说越现出了满意的高兴神色,嬷嬷见状心头一跳,看着蒋皇后小心翼翼地出声道:“可、可是根据那些人说的,厉王对厉王妃看起来还是相当纵容,几次三番都顺着对方,直到厉王妃实在不成体统,竟在大庭广众下要……要行那亲密之事,厉王才制止他,将人带走。而且据说从头到尾都没有训斥一句……”

嬷嬷说完这些,以为蒋皇后会重新作一番考虑,却见对方不怎么耐烦地摆了摆手,微蹙着眉说道:“这些多半只是表象。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厉王自然不会当着那么多人去教训厉王妃,也不能过分冷落,不然更是让人看了他的笑话。”

“何况就算这次厉王仍旧纵容了厉王妃,说明他们此时感情不错,但既然厉王妃连厉王上没上朝都要去问侍卫,那就说明他们之前定然不欢而散过。说明厉王并非是无底线纵容厉王妃的。”

“既然如此……”

蒋皇后微微冷笑起来,抬眼看着嬷嬷慢慢说道:“时间越长,积累的矛盾就会越多。而之前既然闹过一次,存了嫌隙,那就肯定还会再有第二次……”

嬷嬷看着她的神色,忍不住感到心惊胆战起来。

“娘娘,您是想……”

“没错,这第二次,就是本宫要送给他们的好礼!”蒋皇后面色一沉,冷冷说道:“或许他们自己闹出矛盾还能缓和过来,但这次,本宫非要让他们两败俱伤不可。”

嬷嬷被她阴冷的目光盯得出了一身冷汗,犹疑道:“这……娘娘是想要怎么做?”

“之前容昭不是说他不会纳妾么?”蒋皇后冷笑道,“那本宫偏要送他几个美妾。”

嬷嬷一愣,“这……厉王会要么?”

“我安排的人,容昭当然不会要。”蒋皇后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在嬷嬷提出更多疑问之前说道:“重点不是容昭要或不要,而是厉王妃能不能相信他确实不想要。”

“吵过架之前,厉王妃或许很容易信他。但已经有过嫌隙之后,事情就难说了。”

嬷嬷这下听明白了蒋皇后的意思,觉得这番盘算并非没有道理,只是……

“这样的话,岂不是会被厉王记恨……”

“他记恨得还少了?!”蒋皇后咬牙切齿地道,“旭儿落入如今的境地,跟这两个该死的灾星脱不了干系!害得旭儿受那样的苦楚,他们俩还想在一起和和美美?做他的春秋大梦!”

看着蒋皇后近乎歇斯底里的模样,嬷嬷不敢再多加劝阻,只能点头附和。誉王最近实在受挫太狠,如今眼看被晋王给压了一头,堂堂左相都帮不上忙,不知何时才能缓过劲,甚至本人还身受重伤。原本向来端庄持重、谋定后动的蒋皇后也没法再维持足够的理智,控制不住想要对容昭和祝子翎进行报复。如今一看起来似乎有了机会,便不愿意再去考虑任何否定的因素。

白天皇宫门口发生的事不止传到了蒋皇后耳中,永宣帝自然也不会错过。

得知祝子翎让其他人当众看了一场热闹,还带人趁下朝在宫门口堵人,永宣帝皱起眉,难免觉得这男儿媳恃宠生骄,着实不够端庄,丢皇家的面子。然而虽说被传为笑谈,永宣帝也不知道祝子翎实际上直接封锁了宫门的行径,而只是带几个家仆在宫门外守着,虽说仍旧可以训斥一二,却也不值得小题大做。

而有容昭做靠山,永宣帝真去训斥祝子翎说不定也讨不了好。思来想去,永宣帝竟是只能自己生上一通闷气,便当不知道这事,眼不见心不烦了。

所幸其他人也没有特别想跟容昭作对的,第二天并没有朝臣把这件事拿出来大书特书,批完奏折的永宣帝松了口气,忍不住心想如何能把这让人头疼的两个家伙送走就好了。

送走容昭和祝子翎的机会永宣帝暂时还没有看到,如今他需要拿主意的是接下来的选秀一事。经过群臣来来回回的打嘴仗,最终这次选秀范围定在了冀北三州,所有六品官以上,家中的未婚女子。

这个范围不小,但也不算太大,不至于很劳民伤财,也算是给足了五皇子面子,同时让永宣帝趁机扩充后宫。

虽然打头的几个皇子年纪都不小了,但实际上永宣帝的儿子并不算多,臣子们忖度着皇帝的心意,当然要谏言让皇帝多生几个。要生孩子自然也要多纳几个美人。

永宣帝并非沉迷美色之辈,但对此当然也不会拒绝,选秀的大致章程定了,涉及到往后秀女那边的事情就得交到皇后手上。

虽然这段时间誉王连番闹出不聪明的丑事,让永宣帝对整个蒋家的观感都差了一层,但对于向来端肃的皇后,永宣帝还是比较放心的,将选秀的事交代给对方后,便去了其他年轻貌美的妃子宫里。也并没有注意到蒋皇后眼中闪过的一丝谋算。

比起蒋皇后,胡氏就要愚蠢得多,迫使红绡绿阑去给祝子翎下药后,她便一直急切地等着厉王府的消息,然而好几天了都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