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签字

准确来说,罗宇体内携带的TP53突变基因来自他的父亲,其实不只是罗宇,罗宇的姐姐罗玥同样也遗传到了这部分突变基因。

只不过,在罗宇之前,他们并没有做过任何基因检测。

更不可能知道李法美尼综合征,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后来会是他们全家一场无处可逃的噩梦。

罗宇刚上中学那年,他父亲便查出肺癌,没过两年就去世了。

在此之后,罗玥也查出白血病,从此不停地在医院里放化疗,最后还通过罗宇配型做了骨髓移植。

可天不遂人愿。

移植手术第二天,罗玥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躺在监护室里,浑身插满管子。

不能动也不能说,就这样苦苦煎熬半个月,罗玥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

短短三年里,丈夫女儿相继去世,灾难并没有结束。

没过多久,罗宇也查出脑癌晚期。

他不是北城本地人,老家是在邻省一处小县城。

当地人更是不懂什么李法美尼,基因突变,只知道这家人,一家四口全都得了癌症,就于慧一个外来的媳妇健健康康。

小地方本就迷信,私下里也免不了议论,议论久了总能生出些流言蜚语。

加上痛失儿子孙女,最后连唯一的亲孙子也被查出癌症,罗宇的奶奶整日在家嚎啕痛哭,还声声痛斥于慧克夫克子,对她又打又骂。

就算是后来罗宇住进医院,老太太也没少当着同病房其他病人和病人家属的面给于慧难堪,还指着鼻子骂她是罗家娶回来的扫把星。

那段时间,丛凉脑子里长了一颗良性脑膜瘤,好巧不巧,正好也住在同间病房,等着俞锐给他排期做手术。

老太太骂媳妇这样的戏码,次数多了,丛凉也听不下去,好几回都没忍住开口劝两句,实在劝不住就胡乱打个岔,扯开话头。

不止是他,科里医生护士看不下去,遇上总会劝两句。

连俞锐也刻意找到老太太,还很认真地又是讲解又是画图地跟她科普过好几次,告诉她什么叫做李法美尼综合症,并耐心跟她解释这种病的遗传特征。

可老太太听不进话,依旧我行我素。

她骂出口的话都极其难听,嗓门儿又大,满屋嚷嚷,还动不动就拉着其他人诉苦。

无论对方如何恶言相向,于慧也总是温和礼貌地叫她一声妈,然后安安静静地守在旁边,细致入微地照顾罗宇。

作为职业记者,同间病房住着没两天,丛凉不但对罗宇家里的情况摸了个大概,还从俞锐那里听到好几回有关李法美尼综合征的科普。

无论是从自身经历,还是从罕见的遗传病例本身,罗宇以及罗宇一家,显然都是非常值得报道的新闻素材。

于是好几次,丛凉私下里都跟于慧提起,想以她的视角写篇报道,还提出可以帮她筹集一些公益捐款,好让她继续给罗宇治病。

生病住院,从检查治疗到住院手术,中间大大小小的费用,一笔笔加起来,怎么算都不可能低。

大多家庭,一人患癌便足以拖垮全家。

何况丈夫女儿先后重病,家里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为了给罗宇提供最好的治疗,哪怕这样做根本无济于事,于慧思虑再三,还是打算接受丛凉的提议。

罗宇本人却不同意。

不仅不同意,从那以后罗宇也不再配合俞锐做任何检查跟治疗,不愿意打针吃药,还一度闹起绝食。

严格来说,罗宇也就刚过十七岁,还是一半大不小的孩子,又正值青春叛逆期,犯起倔来,谁说都不听。

亲奶奶又哭又闹他不听,于慧好好跟他沟通也不听,就连科里医生护士好言相劝他也不听,劝极了他还发脾气摔东西,死活闹着要出院。

要说起来,罗宇还算是科里当年最难搞的病人,科里医生护士全都有目共睹。

就连不在神外的钟烨,还有后来回国的陈放,全都依稀听说过这些事。

丛凉进屋聊半天,聊来聊起,说的都是这些众所周知的事情,最后陈放急眼了,让他废话少说,要说就说点有用的!

丛凉笑笑反问:“你们只知道罗宇叛逆,那你们知道后来他为什么又突然愿意配合治疗了吗?”

“不是师弟找他聊过以后,罗宇就老实消停了吗?”

“然后呢?他俩聊些什么,你们知道吗?”

陈放没好气道:“这我哪儿知道,我要是能问出来,还能在这儿听你废半天话?”

丛凉坐沙发上,扫眼他们仨人,淡笑一声说:“你们说他青春期叛逆,可想过他为什么叛逆吗?”

钟烨不出声。

陈放上火了,手上杯子一摔,最后还是顾翌安拦住他,客气地问了一句:“方便的话,还请明说。”

丛凉也没再继续卖关子。

他说罗宇根本就不是叛逆不懂事,反而是因为他太懂事了才会叛逆。

于慧性格安静隐忍,无论是罗宇治疗的时候,还是婆婆恶言相对的时候,她始终都没吭过一声,遇上科里的医生护士也总是礼貌地招呼。

她白天在医院,晚上等罗宇睡着了,她还得跑到旧街那边的大排档去打工。

每天连轴转,从早忙到晚,别说休息了,她甚至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罗宇住院,老太太陪床,她自己不舍得花钱租房,更住不起酒店。

于是只能在白天罗宇打针用药的时候,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拐进医院的消防通道,赶着时间眯一会儿。

长此以往,哪怕是铁人也熬不住。

何况就算她不说,罗宇自幼天性敏感,自己也能看出来。

他早就发现不对劲,于是悄悄跟着于慧,跟到消防通道,看她坐在台阶上,靠着栏杆满脸疲惫地打盹儿。

他还会故意装睡,熄灯后,再在半夜里偷跑出去,找到于慧打工的地方。

隔着一条马路,他远远地看于慧不停地点菜上菜端盘子洗碗,穿梭在一群五大三粗的男人中间,受人调戏,也受人欺负。

接连失去至亲至爱,还要苦苦支撑家里难以为继的生活,为罗宇提供最好的治疗,不止如此,还得要忍受婆婆的刁难斥责。

哪怕骨子里再坚强再隐忍的女人,也总有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

所以好几次,罗宇跟过去,停在消防门的背后,看着于慧背靠墙面缓缓蹲下身,而后悲痛大哭。

哪怕是绷不住宣泄一场,她也仍旧用力捂着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出这扇门,不愿让任何人看见,尤其是罗宇。

十七岁的小孩儿,有什么不懂的。

何况早在自己查出脑瘤之前,罗宇就已经在父亲离世的时候,罗玥离世的时候,亲眼见证过于慧是怎么苦苦煎熬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