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刺猬

俞锐打小就是只刺猬,人如其名浑身都带着锋利的刺,谁碰了都嫌扎手。

赵东以前老说他欠儿不兮兮的,这话一点没错,俞锐后来也承认,他小时候就是挺欠的,招人烦。

俞泽平早年是高级工程师,半辈子都在基地搞科研,沈梅英那会儿也在疾控中心工作。工作原因加上大儿子夭折,俞锐出生时,夫妻俩已是不惑之年,对俞锐的教育也一直很开放。

本着只要不走歪路,其他都好商量的原则,俞锐小时候几乎处于放养状态,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打着架读上去的。

他天资聪明,即便中间好几次转学跳级,成绩永远一骑绝尘。这样的学生就是让老师们又爱又恨的刺儿头,一边恨不得学校开了他,一边又不得不继续把他当祖宗供着。

也因为跳级,俞锐年龄一直就比同级学生小,个子也比别人低很多,加上学校领导对他偏心得明目张胆,俞锐在学校里免不了受点排挤和欺负。

所以他的叛逆也比别人来得要更早一些。

从初中开始俞锐就顶个圆寸头,嘴里成天叼着根棒棒糖,校服外套懒散地系在腰间,揣兜看人的时候薄薄的单眼皮斜睨着。

他那样子说好听点叫痞帅,说难听点就是欠抽。

赵东说要不是因为脸长得好看,就他那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混样,出门就得被人套麻袋。

且不说别人了,俞锐父母是真的没少被他折腾。

七岁那年,俞锐自己闲的没事儿,报名参加了一场电视台举办的智力问答比赛,一路从全国海选过关斩将进到总决赛,眼看临门一脚要夺冠了,俞锐突然闹起幺蛾子,跑去跟节目导演说要退赛。

人节目组问他为什么,他拧着脑袋不吭声,问急了就一脸不耐烦扔给别人一句‘没劲,没意思,就是来玩儿的’。

制片和导演都听愣了,怎么劝都劝不住,看起来丁点儿大一小孩儿,主意却贼正,谁说都不听。

当时的节目副导还是个刚毕业的小女生,被他逼得差点没哭出来。眼看着节目就要开天窗,小姐姐只能跑去找俞锐父母商量。

俞泽平当时在基地忙的焦头烂额,就为这事儿特意赶回来,把他叫到书房问他为什么闹退赛。

俞锐当时就站书桌对面,双手揣兜歪着脑袋不看他爸也不说话。

不管俞泽平怎么和颜悦色跟他讲事实摆道理,俞锐就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混样,一句话也不说,气得俞泽平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从小到大,只要俞锐干的事儿不出格,俞泽平基本都由着他,但这并不代表无底线的纵容。

尤其俞锐那性子,仗着自己天分高智商高,想到什么就去做,有了一点儿成绩就撂挑子不干,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臭脾气,让夫妻俩很是头疼。

俞泽平还没对他发过那么大火,那天实在是气上头了,眼镜摘了直接摔在桌子上,玻璃镜片砸得满屋子乱飞,俞锐额角那道疤就是被他爸的眼镜片给扎的。

俞泽平当时指着俞锐厉声说:“节目是你要参加的,参加了就得善始善终,电视台不是让你胡闹的地方,你先给我学学责任两个字怎么写。”

然而俞锐到最后也没松口,节目组也不能硬逼着他参加,只能宣布俞锐退赛,奖项最后也颁给了顺位的第二第三名。

其实俞锐虽然混,却也不至于这么不懂事。他虽然看起来一副招打的样子,心思却一直都很单纯。

那节目的冠军有几万块钱的奖金,第二名的小孩儿是个农村孩子,老实本分不及俞锐聪明,背后不知道下了多少苦功才熬到决赛,就为拿到奖金给他姥爷看病。

俞锐就是在休息室里听工作人员说了一回,转头就闹着要退赛。

但这事儿俞锐就不可能说,小刺猬从小心气儿就高,打小就没向谁服过软低过头。

俞泽平也是后来去节目组道歉,才婉转得知了整件事。老院长回家虽然没再责怪他,但也因此把俞锐关在家里大半个月,命令他把四书五经抄了十几遍,说是让他平心静气。

小时候的俞锐就板儿正有主意,高中就更不用说了。

俞锐高一那年跟人打架,好几个高三生都被他打进了医院,对方父母气不过组团跑到学校要说法。

俞泽平当时已经从科研转回到理工大任教,堂堂院长愣是被自己的儿子逼得没办法,只能舔着一张笑脸给人赔礼道歉。

偏偏俞锐还死倔着不肯认错,最后学校领导也没折了,只能给他一个记过处分。

按理说这个记过处分对俞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校长都已经私下跟俞锐父亲说好了,第二年找个理由就给他消掉。

可俞锐却对学校的决定非常不满,瞒着他爸妈,自作主张就把学给退了。

14岁一小孩儿跟着他玩摄影的表哥,全国各地跑了大半年才转学去上高二,不单转学还转了文科。

俞锐家从他往上数三代,家里就没一个学文的。无论是他叔伯姑母,还是家族其他堂兄弟姐妹,全都是理科出身,而且绝大部分都承了他爷爷俞淮恩那辈人的遗志,大学学物理毕业再去基地搞科研。

俞锐是俞淮恩最看重的孙子,也是家族中天分最高的。

如果不是因为高一打架的事儿,他早就已经被保送到华大物理系少年班了。突然转文科,别说俞泽平不同意,家族其他叔伯亲戚都骂他是胡闹。

结果文科班呆没两个月,俞锐自己又申请调回了理科班,老两口被他折腾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问他为什么又不学文了,俞锐也没别的理由,就说没什么意思。

俞泽平当时只是叹气,冲沈梅英不停地摇头。

那时候的俞锐走哪儿都亮眼,干什么都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家里摆满了他各种各样的奖杯奖状,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孩子,也是所有人眼中毋庸置疑的天才少年。

唯独夫妻俩对此很是忧心,总担心俞锐仗着自己那点天分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早晚有天会摔个大跟斗。

那时候没人能想到他会学医,更没人想到他会因为顾翌安去学医。就算是周远清当年也并不看好他,说他心性未定不适合学医,更不适合选择神经外科。

老教授大半辈子阅人无数,谁能谁不能,他只看一眼就知道了。

那么多学生里,唯一让他满意的就是顾翌安,说他性格沉稳,站上手术台就能立刻做到冷静锐利。

而俞锐不行,聪明是聪明,却沉不住气,性格执拗脾气又尖锐,典型的少年心性。

可谁能想到,顾翌安最后走了,一向自由散漫惯的俞锐像是转了性一样,没到毕业就在八院神外彻底沉下来,一步步跟着周远清打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