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2页)

到时就算他们不愿意,总有一些富豪乡绅为了名声愿意捐款捐物,尤其是长江黄河附近的有钱人。

这两条河在带来洪水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富饶,有钱人家平日里也会施个粥做慈善,遇到修堤坝这样既能够积攒名声,又有切切实实好处的天大好事,哪里会不愿意呢?

“到时可以在堤坝旁边树个碑,记载某某人捐款多少,将慈善的名声长长久久地传下去,总有人愿意干的。”胤祚道。

知道他不是真的昏了头,想要凭一己之力建造两岸堤坝,康熙和太子多少松了口气。

还好,没傻到那个地步,可惜……还是把朝上的那么多大臣都给得罪光了。

也罢,等科举多选些人来吧。

正好胤祚需要人才来干活,多送点过去好了。

从御书房出去,胤祚望着紫禁城的这方天地,有些出神。

他不是犟,也不是傻,更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心善,只是尝过因洪水失去家人的痛。

那一年,国家各处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各处决堤,无数城市成了一片汪洋。

洪水一波又一波地来,怎么都挡不住,无数军人用身体铸成最后一道铜墙铁壁,洪水是艰难度过了,可很多人也没了。

他前世的一位叔叔就是军人,洪水来临时被冲走了,等到洪水退去也没找回尸体。

当时的他还年幼,不理解死亡是什么,不理解家人为什么都在哭,只知道一位对他很好,不骂他怪胎,会把他架在脖子上的叔叔死了。

军人的死叫牺牲。

军人的家属叫烈士家属。

如果这一世胤祚投身在普通人家,再怎么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他偏偏投身在了皇家,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什么理由劝自己不去做?

他,只是不希望有那么多人和他的家人一样,尝到因洪水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

仅此而已。

守在门口的太监见六阿哥迟迟不走,本想问问是否需要吩咐,一抬头却见六阿哥的侧脸很是悲伤,像是想起了某些不可追忆的东西。

“爱新觉罗·胤祚!”御书房内忽然传出一声熟悉的怒吼。

胤祚吓了一跳,什么悲伤、落寞通通跑光。

“滚进来!”伴随着康熙的怒吼,还有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一听就是气得来亲自抓人了。

大概是看到他悄咪咪放下的折子了。

胤祚不久前刚被打过屁股,虽然康熙克制着力气没打多狠,但他依然不愿意短短半个时辰内梅开二度,脚底抹油就溜。

“汗阿玛,我要去看乌库妈妈,明天再来给你请安,今天就先走了哈!”

小短腿跑得再快也比不过大长腿,即便康熙只有一米七五。

何况,老父亲还有绝招:“你敢跑,朕就把胤禛和胤祐都叫回来!”

胤祚:!!!

康师傅,你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