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1月7日开弟弟那本,求收藏啊!(第4/5页)

姜启的尸骨没能抢回来,其实也没有尸骨了,火油过后只能剩下一点残灰。

敌军败退后,打扫战场时,姜启的刀被找了回来。

陶将军让人送进了李青河的帐篷。

李青河在林宥抵达的时候,就重回了战场。

他似乎变成了姜启,沉默,木纳。

两年后,身边的将士都快忘了原来的李青河是什么样子的了。

最后一战,林宥亲自带兵而出,水溶在帅帐压阵。

兵将被林宥的勇猛鼓舞,士气倍增。

最终他们胜了,北地没有被屠城,他们这次胜的终于不那么惨烈了。

北地城的百姓们归来,载歌载舞的庆贺胜利。

李青河一个人蹲在城墙上。

自言自语:“爷要一鼓作气,打下古蒙国的隘口城。”

“我跟爷说了,我不去了,我要回家了。”

“我回家娶个好人家的姑娘,生一堆儿子,我分你两个,让他们跟你姓。”

“我不让他们学武了,谁敢学,我就打断腿。”

“算了,还是学吧,我也教不了别的。”

李青河说到最后,嗓子里全是风,听起来像是在呜咽。

4.

萧一是听梁平说了句:李青河李大人回来了,圣上赏赐,他只要银子,也是实诚。

才知道李青河提前回来了。

为什么呢?

林宥的大军不是已经兵临城下?古蒙国被逼要和谈了。

朝中大臣从不看好林宥,到纷纷夸赞他少年英雄盖世无双。

梁平念叨,小侯爷回来至少是个国公爷了,封王也未必不能。

李青河是他最信任的兵,这次想必也会封个不错的官职。

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回到了京城?

受伤了?

断手断脚?无法再战了?

萧一破天荒的去了兵部,打听。

“请问,李青河为什么回来?”

兵部侍郎看着萧一冷冰冰的脸,这位是来打听的还是来逼供的?

他客客气气的道:“是奉靖安候的命,带一部分伤兵回来的。”

萧一又问了李青河的住处。

他在兵部留的住处居然是京郊姜启的书院。

姜启也去了北地,他是知道的。

梁平跟圣上提了一句,圣上还说,这个人很拗,认了林宥,就不会变了,赔了命都不知道退的。

他听了觉得姜启挺适合当暗卫的。

偏偏林宥让他去开书院,就像圣上,非让自己当个统领。

萧一骑着马往书院去,他不知道李青河在不在这里。

如果不在这里,他就去李家寻。

书院关着门,他思索片刻,还是没走门,一跃而入。

从屋顶一个个院子找。

院子不多,很快找到了李青河。

他正在埋头种什么东西,看起来手脚齐全。

萧一还没落地,李青河就猛的回头,方向准确无误。

看来沙场最能让人武功精进。

李青河看着萧一,一开始以为是圣上传诏,然后才反应过来,萧一应该是自己来的。

他别扭的笑了一下。

“萧统领,好久不见。”

萧一走近了点:“我听说你回来了,为什么?”

李青河以为自己会像应付所有人一样,给萧一一个不错的理由。

可他张了张嘴,忍不住道:“姜启死了。”

萧一没想到这个。

李青河接着道:“他是为了救我。”

“他要是没死,我肯定一天打他十几顿!老子才不要他救!”

“可他死了。”

李青河扔了手里的锄头,坐在地上。

“我得替他活着,所以,我不能接着打仗了。”

“我还得替他多生两个儿子,逢年过节给他磕头上香。”

萧一听懂了,点点头。

“兵部说,你请了十日的假?”

李青河如今是从四品的兵部主事了。

“恩。把事料理一番就去当差。”

“你留的住处是这里,以后都回这里?”

“是。”

李青河不好再住在靖安候府,也不想回李家住。

住在这里远了许多,不过方便看管孩子们。

“他们会不会养鹿?”

李青河愣了愣,他们?

反应了一会才试探道:“那些学生?”

萧一点头:“圣上赏了我许多。”

李青河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要他把书院搬去萧府。

“萧统领,谢谢您的好意。”李青河摇摇头。

“房子快塌了,草太多了,下人不行,他们可以。”

李青河听明白了,是说学生们可以去帮着打理萧府。

“那每月初九我带他们去一回就是了。”李青河还是不肯。

“你得成亲。”

“我娶个好人家的姑娘,应该不会嫌弃我带着一群孩子的。”

“你没钱。”

李青河被噎住了,萧统领这两年也懂点世故了啊。

也格外扎心了。

他的确俸禄不多,也不能总靠侯爷接济。

日后成亲,就更难了。

最后,李青河还是带着孩子们搬去了萧府。

他自己倒不太好意思白住,硬是给了萧一一个月二两银子当房租。

“萧统领,等我自己买了宅子就搬出去。”

萧一点头:“我没钱借给你。”

他是真的没钱,圣上只赏吃喝穿用,很少赏银子。

俸禄都被他拿来买点心了。

“我不跟您借,等我家侯爷回来,就论功行赏了,我就有银子了。”

萧一点头。

把自己可以去找梁平借,这句话又咽了回去。

萧一知道梁平有钱,他看过好多大人偷偷给他塞荷包。

学生们入住萧府,很勤快,除了草,把园子一点点打理了,鹿全都养在了园子里,还在园子里种了菜,自给自足。

剩下的房屋也都修补了,为了让房子沾人气,不容易破败,李青河给他们两人分了一个院子,很是宽敞。

萧一仍然住在那个小楼,楼下学生们给他种了许多花草,郁郁葱葱,花香袭人。

李青河住在前院那边的一个小院子里。

兴许是跟学生们一起,他渐渐不那么像姜启了。

至少回了萧府,他更像李青河了。

平日里他跟萧一不怎么见,各自当差,偶尔一起休沐的时候,他就去蹭萧一的酒。

只是后来才知道,萧一的酒都是买来的。

跟梁总管买的。

李青河怎么知道的呢?

听住进来的梁总管说的。

是的,梁总管突然也搬进了萧府,还带着他的两个干儿子,说是不好去别的书院,怕被人带坏了,就送李青河这里了。

他自己也有宅子,可觉得不安全,毕竟他可是太监第一人。

所以不如住在萧府,有萧一在,还有李青河算半个高手,安全的很。

萧一没拒绝,主要是梁平时不时的往回带点心,还不用付铜板。

三个人,一个话多,一个心眼多,一个话不多心眼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