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3/3页)

耿氏笑着回答,“还不是你能折腾,你乔老板的名声都传进京城咯,都以为乔家是祖坟冒青烟了,天天没完没了的有人找上门要这个要那个,我懒得搭理他们,正好得知你怀了身子,就打算过来照顾你。”

至于乔盛文,“如今户部尚书是摄政王的人,你爹回去后也不得志,圣人有心想给你爹换个位子,你和瑞臣太出息,盯着的人不少,你爹嫌动脑子太累,索性辞官跟着我一起过来。”

主要是乔盛文一个人在京城,也感觉太凄凉了点,而且习惯了西北的悠闲日子,回到京城后再勾心斗角,乔盛文两口子都觉得心累。

正好圣人也需要防备摄政王的手伸到西北来,乔盛文索性辞掉被架空的户部侍郎位子,接了暗旨过来,防备若摄政王真要反,到时候能帮程绍稳住西北。

好像还有点其他什么事情,乔盛文没多说,耿氏也就没多问,左右就是乔盛文和乔瑞臣爷俩商量着办的事情,耿氏一个妇道人家,也就关心内宅的事儿更多一些。

只要苗婉和淘淘还有即将出生的孩子好好的,耿氏就心满意足了。

苗婉倒是觉得公爹辞官有点突兀,但她吃饱喝足了脑子也转不动,这会儿也懒得多想这些了。

她抱着个冻梨啃,“爹身体好些了吗?您身子没事儿吧?我从郡城带回来了两个大夫,还有医女和懂医理的嬷嬷,让他们给爹娘都看看吧。”

有钱了苗婉是不会委屈自己的,她不属于那种喜欢别人围绕着自己,恨不能饭都给嚼了喂嘴里的,但是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她绝不吝啬花钱。

那大夫是从郡城最大的医馆挖来的,回到西北也不用被困在后宅,请他们去学院或者医馆给上几堂课也不错。

至于医女和嬷嬷也都是从临安郡和安永郡挖过来的,都是本事人,好吃好喝伺候着,月钱比以前翻三倍,还不用天天戳在主子跟前伺候着,几个人都乐意被挖过来。

耿氏身子骨比乔盛文好一些,只挥了挥手,“我没事儿,你爹再喝几副药应该也就无碍了,都是在京城累的,现在不忙了好好休养身子骨就好了。”

这也是耿氏坚持回到西北来的缘故。

虽然西北环境没有京城舒服,但不管做什么都比在京城轻松,哪怕在京城是高官厚禄,可总是陷在那些算计里,老两口睡觉都睡不踏实。

乔盛文本来身子骨就不那么好,心一累就吃不好,回京短短一年病了好几次,再这样下去寿数说不准都要受影响。

耿氏觉得,若非必要,以后老了,定居在西北也挺好的。

“还是都看看吧,多几个大夫诊诊脉,也好给你们补养身子。”苗婉还是有点不放心,怕耿氏不乐意,捧着肚子装可怜。

“您就当为我着想呢,若是您和爹都病恹恹的,谁照顾我和淘淘,还有肚子里的宝宝啊,到时候我还得担心你们两个,宝宝在肚子里都睡不踏实呢。”

耿氏:“……”不知道的还以为宝宝成精了呢。

不过苗婉这种‘我只是为自己考虑呀’的说法,让耿氏忍不住想起当初刚来西北没多久的事情。

那时候一碗红糖鸡蛋水都舍不得娘仨一起喝,只能紧着苗婉一个人。

可苗婉不乐意自己吃独食,也是这样一副你们累了病了苦的是我的说法,硬是逼着耿氏和乔蕊一起吃得好些。

一眨眼三年多过去了,儿媳妇还怀着双胎,人家说五年抱仨,乔家这四年就要抱仨了。

耿氏被逗得笑出来,跟三年前一样,“好,全家都听你的,咱们家阿婉说了算!”

苗家主咧嘴给了耿氏一个大大的笑容。

话说有娘的孩子是个宝,耿氏回来后,苗婉立刻就从孩子娘直线降低到了三岁智商,甚至比还不到三岁的淘淘还娇气,被哄着吃吃喝喝咂摸着嘴儿就睡了。

睡之前,苗婉倒是感觉好像忘记了什么,可等淘淘挨过来蹭着她睡着,耿氏温暖柔和的手替她改好被窝,苗婉实在是抵挡不住香甜睡意,顺顺当当睡过去了。

算了,反正怀了孕后,这种好像有什么该记得,但就是想不起来的时候太多,也不是啥大事,等想起来再说吧。

听说苗婉回来后,一直等着的阮嘉麟:???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