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3页)

分完了地,卫子英又在家里呆了十来天,差不多玩够了,便准备回城去了。

潘玉华见卫子英终于有了回城的心思,脸上的紧张,总算是缓和了下去。

然而,有些事,注定是会发生的。

也许发生的起因不一样,过程也不一样,可只要有人,生了害人的心,事情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发生。

就在卫子英打算回城的当天,住在自留地斜坡那边的郑娟,大中午的满滩子找人。

“娟子,你家大宝是不是和别的孩子一起去坡上找地瓜吃了?”周桂看着找孙子都找出汗来的郑娟,问。

周桂嘴里的大宝,就是才出生一个多月就差点被朱标强给偷走的乖宝。

几年过去,当初被冯老太喊乖宝的娃,再过几个月就五岁了,正是猫嫌狗憎的年纪,今天中午,郑娟带着冯大宝睡午觉,不想小家伙睡不着,给郑娟说他要去院子里玩蜗牛。

冯大宝小时候差点被偷走过,郑娟看得很紧,不过再怎么紧,也不可能一直系在裤腰带上。

她让冯大宝别乱跑,只能在院子里玩,冯大宝应得很快,结果等她一觉睡起来,孩子却不见了。

她整个沟子都找遍了,也没把冯大宝给找出来,她问过沟子里的小孩子,那边的小孩子说,冯大宝没去沟子玩。

沟子里没人,滩子这边也没有,这不,郑娟开始急了。

郑娟满脸焦急:“没有,这段时间左河涨水,沟子里小孩被拘着,都没乱跑。”

周桂一听,有点担心了:“那大宝去哪儿了?”

“郑大娘,家里都找过了吗?”

冯家和卫家也是沾亲带故转了几个弯的亲戚。郑娟虽然孙子都几岁了,但实际上,她是和卫永华他们一辈的,所以卫子英就喊人大娘了。

对冯大宝,卫子英也是有印象的。

因为村里只有这个小孩子,才会叫她英姑姑,而且这孩子也算是她亲手救回来的人,平时自然会多关注一下。

大宝有点调皮,但左河涨水,生活在左河湾的孩子,都知道这个时间点不能到处乱跑,他既然说是在院子里玩蜗牛,那肯定就不会乱跑。

郑娟:“找过了,没瞅到人。”

卫子英紧着小眉头,问:“自留地那边呢,莫不是到自留地那边去玩了?”

周桂:“对呀,你找过自留地那片吗?”

郑娟:“没找过,我现在去找找。”

卫子英:“我也去瞅瞅,不定是躲在哪儿睡着了。”

说着,卫子英小腿一迈,就往冯家跑去,她一动,潘玉华和杨志标还有裴平安自然就动了。

两个大人加两个小孩,开始满山坡找起人来,滩子这边几户人家,也帮忙屋前屋后地喊冯大宝。

找了大概半个小时,大伙依旧没能找到人。

一群人聚到了冯家,久找不到孩子,冯大宝的娘眼睛都开始泛红。

“郑娟,你家大宝,不会……掉河里了吧?”旁边,一个媳妇说出自己心里的猜测。

这找来找去都见不到人,除了左河,大伙再想不到其它……

这媳妇话一出,郑娟心里一个咯噔,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茫然道:“不,不会吧,我天天都给大宝说,让他别去河边的。”

“郑大娘,你家大宝好像是被人带走的。”院墙边,卫子英盯着墙角泥土上的脚印,紧着眉头,脆声道。

墙角这儿有几个错乱的脚印,这印子不大,不是大人的,如果她没猜错,这脚印子的主人应该只有十二三岁,从脚印的深浅来看,有人进过冯家院子,并且是从院墙这儿跳进来的。

跳进来后,又从院子里走了出去。因为院子里,也有好些沾了泥的脚印。

不过不明显,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被人带走的?”卫子英话一出,院子里的人顿时疑惑了。

旁边,杨志标和裴平安也发现了脚印,进院子的人鞋子沾了泥,这泥从院子中央,一路走到院门口……

杨志标和裴平安对望了一眼,然后神情一倏,果断跟着这脚印,慢慢往院子外面走去。

卫子英看了眼两个叔叔,转头,给院子里的人说:“这里有脚印,肯定有人翻墙进过院子,大宝应该就是被他带走的。”

“人在这……”

院子里,卫子英话刚落下,跟着脚印走出院子的裴平安,就突然朝院子里大喊了一声。

杨志标和裴平安都不是一般的兵,卫子英一指出脚印,两人就跟着脚印,找到了脚印最后出现的地方。

冯家院子后面的屋檐下,一排堆好的干柴占满了整个屋檐。一群听到喊声的人,呼啦啦从院子外跑了过来,一跑到后面屋檐,就见卫家带回来的两个亲戚,一人拿着根棍子,神情严肃地盯着前面的柴堆。

冯家大人看杨志标他们这样,心里一个咯噔,忙不迭将杨志标他们盯着那堆柴搬了开。

一搬开,大伙就见靠墙壁那儿,一个小小的身影,被绑了手,堵着嘴,像睡着了一样睡在地上,而旁边,则是那个吕家那烂了半边脸的报应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