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5页)

处理那么多工作,偏人家的处理器却能很好的运转,而且储存量也比国外计算机那一兆的储值量,大了不知多少。

这台计算的现世,让国外搞计算机研发的人,惊掉了下巴。

因为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紧紧抓在手里。华国根本就没有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他们想不明白华国是怎么自主造出微型计算机的。

不但造出来了,而且一现世,各方面都比他们先进,这让那些傲慢自大的外国人心里特别不舒服。

第一台自主微型计算机刚一出世,上头文件立即就下达了下来,让各省的无线电厂,投入微型计算机的零件生产中。

生产微型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集成电路与晶体管,还有刻蚀工艺。

华国有自己的刻蚀工艺,虽然比不上国外,但是也够用,再加上卫子英在送出那份处理器图纸时,配套大赠送,提供了一份刻蚀工艺技术。

这份技术能稍微改良刻蚀机,刻蚀机改良后,已足够刻蚀计算机所需要的集成处理器。

一整套的技术提供,华国工艺又怎么造不出自己的计算机?

上层的风云交锋,卫子英一概不知。

她在忙着读书,忙着卷死自己的同学,忙着如何搭建网络……

在这期间卫子英又被请家长了。

不过后面请家长跟上次打架不一样,这次请家长是因为她上课开小差看课外书,并且看的课外书,还是老师们看不太懂的书……

老师们觉得,小丫头看书是没问题,但看这种超越她这个年纪的书,就有些不好了。

每个学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该阶段的知识点,五个老师一共收缴卫子英六七本书后,一致决定,是该找卫子英家长谈谈了。

卫子英小同学那么聪明,按部就班去学就成,打好基础再去学这些更深奥的知识,会比拔苗助长的好。

于是,苏若楠就又被叫去了吴慧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吴慧严肃地看着苏若楠,道:“卫子英家长,我知道你们望子成龙,但是卫子英同学已经足够认真努力了。拔苗助长,会打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积极性,这些书,你拿回去吧,等卫子英同学大一些,再给她看。”

吴慧说的委婉,但只要带耳朵的就能听得出,她这是在说苏若楠这当家长的太过份了,一个七岁半的小同学,再聪明也是小孩,把她逼太紧了,万一以后不爱读书了怎么办。

“……??”苏若楠看着吴慧推过来的书,楞得不行。

这个问题,苏若楠觉得自己解决不清楚。

没办法,她只能去找任经略,让他把任文翰叫来一趟,因为卫子英的书都是任文翰推荐的,只有这位中科院的教授亲自来一趟,怕才能解释的清楚。

而卫子英……

别提了,卫子英现在沮丧死了。

任经略总共才给她找了十几本书过来,但现在这些书就被收了六七本了,她能不沮丧才怪。

卫子英给老师说,书是她要自己看的,和妈妈没关系,但老师都不太相信,看她妈被老师喊进了办公室,她吊着他妈妈的手,就差没撒泼打滚,让她妈妈她书给要拿回来了。

这个误会闹得有点大。

当任文翰急急忙忙赶到市一中,和教卫子英的五个老师长谈了一番后,几个老师就再也不管卫子英上课看什么书了。

不但不管,还学起了以前甘华镇的校长张贵荣和林国栋,开始偷偷摸摸找书给卫子英看……

卫子英就喜欢看书,不管哪方面的书她都喜欢,因为通过看书,她能更快的开发左脑,左脑开发代表着她知道的信息又多了。

时间慢吞吞,眨眼就到了寒冬腊月。

卫子英想搞的网络,依旧没有搭建起来,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工程,就一个网络世界的概念,她就推翻重来,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多月。

卫子英要的是一个能够通过通讯协议组成的计算机网络,这个原理是建在局域网基础上的,让计算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互相连起来,让计算机能远程完成工作,并共享信息、数据、与文件。【注②】

关于网络这方面的知识,卫子英目前接触到的都只是最简单的基础。

很少很少……

她左脑里面倒是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挖掘出来,因为国内没有太多网络方面的知识供她吸收。这一个工程,完全是她凭着星际网络理念,一点一点的设想出来的。

卫子英是个有恒心的,完全不觉得自己会被一个网络世界难倒,正在慢慢的研究中……

在卫子英忙着搭建网络世界的时候,卫志飞辞职了,并接手了潘玉华的帽子厂,而潘玉华也终于空出手,能认真读书学习了。

卫志飞到底没在齿轮厂干多久,那边呆着太尴尬了,他又不愿意跟着卫永华或是他爸卫永治干,辞掉工作后,就找到了潘玉华,问潘玉华厂子还要人不。

潘玉华一直想找人帮忙管理厂子,但却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中间她其实请过人,但请来的人欺她年少,趁她忙着读书,没功夫管理厂子的时候,吃她厂里的货,私下交易给别人,偏潘宏军和张荷花对这方面都不熟,天天呆在厂里,都楞是没发觉自家货,被人偷了。

那人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潘玉华报警抓走了。

后面潘玉华就再没请过人,卫志飞一来问潘玉华,潘玉华想都没想,就用了卫志飞。并明说,这个厂子有卫子英的份,让他看紧点,别让底下的员工忽悠了,并且,工资也开得特别高,比他在在齿轮厂的工资高了一倍。

潘玉华、卫志飞、吕秀,三个人配合默契,帽子厂逐步走向正轨,产量也越来越大。

卫子英都在潘玉华的手上拿过三次分成了,不过这个分成她暂时没取出来,让潘玉华继续注入厂子,让厂子能够做得更大。

而苏凌云所管理的西汽,也在年底的时候推出了一款国产新车,这款车和前些年北汽产出来的吉普车很相似,车身比较大,能载七个人,避震效果比吉普好,挡力较强,最重要的是这款车上面,装了一个电子导航系统。

电子导航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好多人听都没有听过,汽车刚出厂的时候,除了专业人士,好多人都没弄明白电子导航是啥意思。

还是西汽解释了好几遍,大家才听明白,原来这款车上面装了东西,那东西可厉害了,能为车主引路,就是走到山沟沟里也不会迷路,并且特别适合走烂路。

国内很多不懂导航,但国外发达国家,却是好多都懂。这新鲜出炉的汽车一现世,汽车行业就兴起了轩然大波。

特别是海上面那个主产汽车的太阳国国家,他们想都没想到,第一款电子导航汽车竟然被隔壁华国给研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