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4/5页)

周桂虚惊一场,放心了,话一转,就问卫子英怎么在城里住了这么久,还有,这咋一个人回来了,她妈怎么没有送她,还有潘玉华呢。

卫子英乖乖巧巧的,她奶问啥,她就答啥。当听到苏若楠回江省后,周桂道:“今年暑假你外公没来,你妈肯定是回去看你外公了。”

苏步青这几年暑假,都会来左河湾住上两个月,一是教卫志勇和卫志辉习武,二则是来看卫子英。

可今年春节他是在这边过的,所以,暑假就没再过来。

“奶,奶,天气热了,我给你背了把风扇回来,咱快回家,把风扇插电试试。”说了一会儿话,卫子英揪着她奶的衣服,就想回家了。

天气热,黄角树这儿虽然晒不着,但空气中依旧散着热气,还没家里呆着舒服。

“哎呦,还买风扇了,这玩意,得多少钱啊……”

风扇这东西,镇上供销社也有卖了,但卖得很贵,一般人都舍不得买。这东西是稀奇玩意,周桂一说,大家就把话转到了风扇上。

卫子英是诚实的娃,她奶一问价,她就直接说了:“一百多块。”

“这么贵……”周桂有点心疼了。

“贵啥呢,你们家永华和若楠出息,一把风扇难道还买不起。”

“可不就是,二婶子你后福还在后头呢,儿子儿媳妇出息,三个孙子也出息,我上次听说,卫勇和志辉考上市里一中,都要进城里读书了。”

“对啊,两个大的会读书,英子就更别说了,宏军那天去城里,回来后不是说了吗,英子和他家闺女,都跳级可以上初中了。”

说到卫子英和潘玉华跳级进初中,大伙就羡慕得不行。都是一口井水养大的娃,咋相差就那么大呢。

差不多大的周二柱和冯勇还在上二年级,这两个闺女,却直接跑进初中了。

长了几岁,卫子英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很喜欢别人夸她,她笑眯眯的,特别高兴。

在黄角树这儿坐了一会儿,周桂去了卫良忠那儿,装了满满一大罐子醪糟酒,然后带着卫子英回了滩子那边。

卫志勇和卫志辉今儿没在家,他们去卫永红那儿帮忙掰玉米去了。刘大山不久前被斧头砍到了脚,农忙下不了地。刘家他是主要劳力,脚受伤了,农忙自然是干不了活。

土地还没下放,良山大队这边,依旧还和以前一样,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农忙期间的工分最高,要是错过了,分粮食都要少分一点。担心女儿少分粮食,所以周桂干脆把两个孙子叫去凤平庄,让他们帮姑姑和姑爷挣工分。

今年玉米熟得早,比往年足足早了快半个月,左河湾这边明儿也要开始掰玉米了,卫子英回来的刚刚好。

“英子,快吃饭,吃完了,跟奶一起去趟你姨婆家。”

回到家,周桂和钱二媳妇跟看稀奇似的,在堂屋里摆弄了一阵风扇,然后煎了两个鸡蛋,盛了碗稀饭,让卫子英赶紧吃。

周桂不知道卫子英今儿要回来,所以没有弄菜,她本想是想从泡菜坛子里,抓点酸豇豆配稀饭的,可见卫子英都瘦成那样了,又生火,给煎了两个鸡蛋给她配饭。

卫子英哦了一声,爬上高高的八仙桌吃起了饭。

午饭后,周桂都没休息,给卫子英带个遮阳的草帽,把从卫良忠家拿来的醪糟酒装进小背篓里,然后再数了十个鸡蛋出来,就带着卫子英往浑山走了去。

“奶,今年姨婆没煮醪糟吗?”卫子英瞅着她奶把醪糟都给放背篓了,歪头,问。

“煮了,但不够两个人吃,我给她送点过去。”周桂背上背篓,叹气道:“你姨婆以前一个人,怎么过都成,但你表姨回来了。你姨婆亏了她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找回来,不能再亏她了,我给送点吃的过去。”

卫子英一楞:“啊……表姨?”

旋即震惊问:“姨婆家的表姨找回来了,怎么找回来的?”

她不过就进城半个月,咋就错过了这么多事?

表姨长啥样,是从哪儿打听到消息,回来的?

嗳,早知道表姨回来了,她就不在城里呆那么久了。

周桂看着惊讶的孙女,说:“你妈回去后,没给你说啊?”

卫子英:“没啊。”

她做好定位器第二天,妈妈就去江省了,啥也没给她说,莫不是妈妈上次回村,没及时赶回城里,就是因为这事?

说起这事,还真怪不得苏若楠。

苏若楠上次赶回左河湾,一回来就赶上老姨婆和失散的女儿抱头痛哭,因为这,她在村里耽搁了两天,等再回城,卫子英已经关起门,在做定位器了。

等卫子英做好定位器出屋子,她所有心神,都被定位器吸引了去,哪还想得起来,老卫家又多了一个亲戚的事啊。

“你进城考试那天,你表姨就回来了,这世上的缘份啊,谁也说不清楚的,是自己家的,哪怕走得再久,也会回来的。你表姨就是那天在咱家住过一晚的周敏。”

“周敏阿姨?”卫子英惊了。

完全没想到,周敏竟会是她老姨婆当年弄丢的那个女儿。

周桂点点头,一脸唏嘘:“对啊,那天晚上,我瞥见她儿子,就觉得,可能是她回来了。她早上走的时候,我还问过一下,但她没承认,没想到过了半年后,她又找回来了。”

卫子英:“……??”

这缘份,怎就这么奇妙呢。

她表哥出任务,护送的竟然是她表姨。

兜兜转转都是亲戚,太巧了。

想到这,卫子英有丢丢庆幸了。还好护送表姨的是表哥,这要换成别人,表姨怕就永远都回不来了。

“奶,咱们快走,我想去看看表姨。”卫子英回神,催促她奶快些去浑山。

两祖孙出了沟子,一路说着话,去了浑山生产队。

这会儿才中午一两点,太阳还是很毒,浑山生产队这儿除了一群不知道啥叫热的小孩子,还在外面玩,连狗都躲到了阴凉的树下。

走过村子,祖孙俩来到山脚处那独门独院的房子前。

刚到,就看到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在坝子外大声叫嚣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都丢了几十年了,一回来就想占房子,世上没这道理的,付桃,你给老子出来……”

这个年头,农村人普遍长得精瘦,极少有人能长出一身横肉的,偏站在坝子上骂的男人,就楞是长了身肥肉。

男人嘴里喊的付桃不是别人,正是老姨婆找回来的女儿。

周敏原名叫付桃,之所以会用周敏这个名字,是当年被捡到时她只记得这个名字,现在回来了,她就恢复了自己的原名。

毕竟母女俩同用一个名字,说起来,有些不好听。

坝子上叫骂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大伙挂在嘴上,老姨婆那娶了媳妇就忘了娘的报应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