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4/5页)

说起卖冰粉,今年开春的时候,卫子英带着她外公,又在自留地那边种了几窝冰粉,准备等夏天的时候,继续搓冰粉去卖。不过今年应该不怎么好卖了,因为……今年好多人家都种了冰粉,看样子,是要和她抢生意了。

不过没事,能卖一点是一点,卖不掉,那就搓出来给统统和家人吃。

还有便是,今年她其实也有打鞋的,只是打得不如去年多,只偶尔打一打,等攒到了十几二十双后,就让她爷背去街上卖,所以,七七八八,她还是有钱进账,只是进得没有去年多。

今年卫子英也不叫潘宏军帮她卖鞋了,因为,潘家好像开始专注做帽子了,一家人只要不是农忙都在做,卖帽子,已经成了潘家独有的生意。

人家那边一家子都这么忙,卫子英不好意思再去麻烦别人,所以,只能让她爷一瘸一瘸的帮她卖鞋。

收拾完行李,卫子英就揪着眉,琢磨着该给她外婆和大姨带什么土特产,然而,条件有限,想了半天,她也想不出来该带啥。

不过这种事,不需要卫子英去想,周桂自然会安排。

周桂知道老亲家明儿要走,天还没黑,她就忙起来了。先把坛子里的一些干货,拿出来穿了一袋子,又厚着脸皮去了一趟卫良海和卫良峰家,找两家拿了两只熏的兔子,说是送给江省那没来的老亲家,三兄弟关系好着,平时打到猎物,不用周桂开口都会送一些,更别提这会儿是要当礼送出去,这不,周桂一开口,两家不但各给了一只熏兔子,卫良海还把自己弄的蜂蜜,给装了一小罐给周桂,让她拿回去。

回了家,周桂又把自家灶上面吊着的腊肉取了一块下来,用张报纸包着,装进了袋子里,准备让苏步青带回去。

这七七八八一收拾,要带走的东西,楞是装了满满一背。

除此之外,周桂还煮了一锅鸡蛋,做了一盒子饭团子,给苏步青带上,让他们在火车上吃。

收拾完这些东西,天就已完全黑下了,一家子人吃完饭,围在一个洗脚盆边,一边洗脚一边说着话。苏若楠洗完脚,看了一眼沟子那边,准备过去一趟,告诉三丫,让她大姐和二姐准备一下,明天中午和她们一起坐车去市里,然后坐傍晚那趟火车离开西口市。

至于火车票,她已经给大丫二丫买好了。

她爹现在虽然只是个闲散老头,但一身功勋却是有优待的,这一趟回去,老的老,少的少,苏若楠为了让她爹和闺女住的安逸点,拿着她爹的退伍证,买了最好的四人间软卧。

四张票是连着的,一个软卧间刚好能住他们四个人。

在此之前,她也已经和她爹商量过大丫二丫的事,他爹在左河湾呆了几个月,也是清楚吕家那几个丫的情况,说到了江省,他会安排。

“娘,我去沟子里一趟,一会儿回来。”苏若楠准备去通知三丫,起身,朝周桂说了一句。

周桂疑惑:“这么晚了,去那边干啥?”

苏若楠虽然要送走大丫和二丫,但知道这事的人,却只有苏步青和卫永华,左河湾这边她一个人都没有告诉过,这其中就包括周桂。

毕竟村子里极难有什么秘密,她若是告诉了婆婆,不定什么时候婆婆就说漏嘴了,要是让吕家那几个大人知道,他们家大的两个,是被她弄走的,肯定会找老两口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她一直没说。

苏若楠一笑:“去找大娘说点事,我一会儿就回来。”

说着苏若楠便出了屋子,往河滩竹林走去。

这会儿天已彻底暗下,老卫家因着明儿苏步青要走,所以忙得比较晚,这个时间点,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关了门上了床。

走到竹林处,苏若楠视线一展开,便见竹林口边的一笼竹子里站了一个人,她眼力好,一看到那人,便知道那是吕三丫。

看到吕三丫,苏若楠手一抬,让她过来。

吕三丫见状,走出竹笼子,大步奔向她:“若楠姨,我姐她们能走吗?”

苏若楠一笑,摸了摸三丫的头:“能,我票都买好了,你回去让你大姐和二姐,明天去镇上,坐中午那班去市里的车。我和你永华叔到时候也会在那班车上。”

吕三丫一听,赶忙点头,感激地道:“谢谢若楠姨,若楠姨你放心,我会叮嘱姐姐们,让她们听话的。”

苏若楠:“三丫,你大姐二姐走后,你有什么打算?”

吕三丫眼睛仿佛点了星,道:“大姐二姐走,他们几个肯定会爆发一次,我会借这次机会,带着四丫和五丫分出来过。”

苏若楠听后,心里松了口气,道:“你有成算就好,等你大姐二姐走后,你别和他们硬杠,去找你钱二婶,你钱二婶心热,她肯定会想办法把你们分出来。”

有些人情,该用就要用。

三丫初二那天,救的是钱二媳妇和她儿子的命,以钱二媳妇的性子,这份恩,她必会记一辈子,只要三丫要求不过份,钱二媳妇必都会帮忙。

所以,三丫找钱二媳妇是最好的。

吕三丫点头:“嗯,我知道该怎么办。”

苏若楠:“你回去吧,让你姐姐明儿带套换洗衣服就成,吃的就别准备了,免得被他们发现,记住,一定要坐上明天中午那班去西口市的车,错过了,就有可能走不掉了。”

吕三丫郑重点头,手一伸,从兜里摸出三张大团结塞给苏若楠:“若楠姨,这钱你收下,就当大姐二姐的车费,他们进城的花销,就劳烦苏爷爷了,以后大姐挣钱了,她一定会还。”

苏若楠看着三张大团结,楞了楞,没要三丫的:“你留着,后面你用钱的地方不少,成了,天色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说罢,苏若楠抬步,便准备回去了,自始至终她都没问三丫的钱是哪来的。

说起来,三丫手上这钱,还是天黑后她去找潘玉华借的,借来给姐姐们当路费。

两个同样重生的人,有些话不用明说,对方也明白。三丫一开口,潘玉华便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了她,并问三丫,要不要找条谋生的路,说马上就要改革开放了,只要能吃苦,就能谋生。

三丫把潘玉华的话听了进去,不过她眼前要做的,是先脱离吕家,只有脱离了吕家,她才有心思去干别的。

三丫看着离开的苏若楠,抹了一把眼睛,然后转身,走向了黑暗中。

次日。

吃过早饭后,在家里又坐了一会儿,卫子英就趴在她爸背上,跟着妈妈和外公去了镇上。走得时候,周桂舍不得的很,楞是抱着她,一路送到了出村的路口。

甘华镇第一趟去市里的车,是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这个时间段开的,没有固定时间,端看车上坐的人多不多,多就早点开,少就晚点开,下午的那趟也同样,最早三点出发,最晚四点走。卫家一家子人是十一点过到的镇上,等来到汽车停靠的路边时,大丫和二丫已经等在了那里。